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一章 选择  (第1/2页)
    一推进大门。    王安之就看到自己的便宜师尊翘着脚坐在客厅里的紫檀木沙上。    手中正拿着天仪刷着什么。    边看边乐。    王安之敷衍地行了一个礼,表示问好。    元元子却连头都没有抬起来。    挖苦道,“这不是要镇住为师的逆徒吗?怎么过这么久才是个明法境呀。”    王安之对于元元子的挖苦一声也是不吭。    或许对于别人来说,十三岁的明法境算得上是天才了。    但是这个速度说实话,放在太原王氏,也算不上最优秀的几个人。    更别说放在整个天下了。    其他的不说,面前的这位元元子,面容身材就和王安之同龄一般。    要知晓。    这世间科技发展到今日,别说换头换手了,就算是整个身躯的零件全部换掉都是轻而易举的。    那些在上古存在的侏儒症这样的疾病,也在岁月之中被攻克了。    而元元子之所以这幅面貌示人。    只可能是两种情况。    第一,他在修炼功法的时候,出现了一些故障,就比如王安之在前世看的武侠书中,有一位女子就是在修炼武功的时候走火入魔,每过一段时间都会返回年少时候的样子。    但是这一点却也被王安之排除了。    原因很简单。    元元子修炼的功法是《东方乙木长春功》,此功法或许在攻伐之术上比不上别的顶尖经法,但是在中正品和这一点上,是天下间都有名的正道功法。    王安之在闲暇之时也查过《东方乙木长春功》的相关介绍。    对于这门功法的不良反应也了解的算是详细。    其中并没有会返老还童这样的副作用。    第二种情况则是,元元子在修行《东方乙木长春功》时,只在十几岁时候就达成了无数人梦寐以求的圣婴状态。    何谓圣婴?    圣婴其实就是道家所说的圣胎状态。    其实圣胎、圣婴都是比喻,是形容返回到未生之前的赤子状态。所以也有龙门派祖师伍冲虚真人说:“胎即神气耳,非真有婴儿,非有形有象有也”。    在道门的说法之中,一个凡人变成圣人境界,叫做长养圣胎。    可以说,结成圣胎就是修行者踏入最高深境界的最开始一步。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圣胎这个境界对于整个修行的重要意义。    而儒释道三大修行显宗各位大能对此的描述,也可以看出圣胎的重要与特殊。    记录释迦牟尼佛事迹的《佛本行集经·树下诞圣品上》中写到,如我所知,我女摩耶王大夫人怀藏圣胎,威德既大,若彼产出,我女命短,不久必终。    而盛唐之时,有第一剑仙美誉的纯阳子对此也有记载,他曾说:“药返便为真道士,丹还本是圣胎仙。”    大明帝国当代第一人,对于儒门的圣胎也曾写道,只念念要存天理,即是立志;能不忘乎此,久即自然心中凝聚,犹道家所谓结圣胎也。    古丹经说:“乾坤交媾罢,一点落黄庭。”    这一点就是圣胎。    所以圣胎养成后,神通广大,变化莫测,修士容貌再也不改,岁月再也不会在他们的脸上变换颜色。    因此元元子如此评价王安之,王安之是一点脾气都没有,只能说对对对。    元元子看到王安之这种态度,也不多说其他,只是挑了挑眉头。    “明法之事,想来学堂之中教习说得够多了,我也不多说了。只问你一句,究竟选好了吗?”    王安之听了,只是苦谈,“弟子愚钝,实在是没有方向。”    元元子抬头微微瞧了一下王安之,嗤笑道,“你不是太愚钝,而是太聪明。说吧,到底想什么?”    王安之看自己心思瞒不过他,也正好心有疑惑,便问道,“明法之道究竟为何如此重要?”    元元子对于这类问题,倒是一本正经起来了。    “因为明法的前身是筑基,至于筑基为什么重要,这要从亘古出发,古人没有现在的视野和经验,他们只发现一个事实,筑基得时候越顺畅,之后修行的道路就越通畅。而到了现在,人们就发现,明法之境的时候,修士越强,之后的道途就越远。”    “至于此,各家各派万载以来,花了大力气来研究一样东西,那就是如何提高筑基的质量。甚至到了现在,明法之境早就已经深入人心,一些古宗大门还是常常用筑基的名字来形容明法境,为何,就是明法太过重要罢了。这些高门大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