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处置(三)  (第2/3页)
 每天开采的黑石。    都会有专门的大企业来收取。    文家村也不采购什么高新仪器。    更不打算发展黑石产业链。    对他们来说。    开采一吨黑石。    基本上花费不了什么成本。    要知道,抛去上交国库的百分之三十收益。    给予地方官府的百分之二十收益。    剩下的打发各路牛鬼蛇神。    这一吨黑石,差不多到手百分之二十利润就是他们的纯收益。    别看听上去利润一分配下来。    就没有多少了。    但是架不住这基数大。    文家村这黑石矿官方数据是年产值八十万吨。    那么一年下来,文家村会有一亿银元的纯收益。    换算成金元的话。    就是十万金元一年的收益。    要知晓。    就算是京城各部尚书,他们官阶是正二品。    他们不算赏赐。    一年的俸禄也就一百五十二枚金元。    当然,本朝的官俸是历朝历代出了名的低薄。    那些尚书们哪个不是修为通天的大修士。    他们的奢侈生活也绝对不是区区法定的俸禄可以维持的。    逢年过节。    各省的总督巡抚的馈赠礼品。    一次可能就是他们俸禄的十数倍。    更别提很多大人很多本身就出自一些高门大户。    他们的家族产业和底蕴,足够让这些大人们干干净净做一个清官。    不说那些大能修士。    就说任浮萍这样的天门境修士。    出一趟悬赏。    价格也就八百枚银元。    忙活一年。    不出啥意外。    可能也就赚个七八个金元。    一年给五个金元。    可以雇佣一个不错的天门境修士来做一些保家护院的工作了。    从这个价格,也可以看出为什么平阳王氏族地里。    这么多非王氏的人对他们这么衷心爱戴了。    要知道。    王安之他家聘用了几个照顾的仆役。    一年就要六七枚金元。    这个价格放在外面。    都可以聘用修士了。    当然,这样的价格,也只是在太平年间的太平地段。    要知道。    放在前几年。    那个刘氏兄弟作乱的那个年代。    一位保家护院的修士价格得翻上几翻。    那时候,荒野之外多少日夜小游神(一种监控机器,能够第一时间把画面上报给最近官府的一种巡逻器具)被那些贼寇捣毁。    甚至北地的天际卫星,都不敢把目光投下来。    生怕被刘氏兄弟队伍里那几位大修士发现给击落下来。    那个年代。    很多修士趁乱是发了一笔横财。    而像文家村这样的钱多而没什么高阶修士的,正是最好的对象。    在那个年代,文家村大部分的利润都花在了请几名高阶的修士上面了。    文家当时当家的老爷子每年过年光景给钱的时候都心疼的把牙齿给咬碎了。    只不过年岁光景一转好。    老爷子也就拿出了大红包。    一个一个把这些修士客客气气的请出了家门。    要是当年那些个修士还在。    今天那位县丞恐怕也不会这么轻易得手。    甚至很有可能。    老爷子还能到这场合上发言几句。    这也算的上是有得有失。    当然这也不能说当年老爷子做的不对。    毕竟这出去的可是真真实实的金元啊。    到了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