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98章 朱元璋:你二人联合起来诓咱开海? (第1/2页)
大明:混在北平当知县正文卷第398章朱元璋:你二人联合起来诓咱开海?一旁,朱高炽在心中惊憾之时,也不由跟着满脸讪笑。 同时,对他爹与老师肃然起敬。 这么大的家底,他爹居然能瞒这么久! 就连他这个燕王世子,居然一点都不知情! 朱元璋冷哼一声,“一个个都长大了,知道对咱蹭着藏着了!” 朱棣得意道:“孩儿要是不藏着,朱允炆与那些朝臣知道真实情况,还不天天上奏爹,让爹派兵将倭国给占了!” 朱元璋:“……” 不用那些朝臣与朱允炆上奏,他现在就已经忍不住,想要往倭国派兵了! 一个月便可开采出一百万两银子! 可以开采两三百年,那能给大明开采出多少两银子啊! 看到朱元璋的神情,朱棣脸色一僵,顿时感觉到不妙,连忙说道。 “爹,郭安还没开始说他准备如何抢别的蛮夷呢!” “嗯?” 朱元璋回过神,再次狠狠瞪了一眼朱棣。 “你是土匪头子?整日就知道抢抢的?那是我大明不忍那些海外蛮夷整日浑浑噩噩,贫瘠不堪,不知忠孝礼义廉耻,不知君臣之节。 而你朱棣身为我大明皇太子,天朝上国,心怀仁慈之心。 欲派出我大明兵将、商队与官员,教化海外蛮夷!” “……” 朱棣不由一脸古怪,这种话语,比郭安还要…… “爹说极是,教化海外蛮夷,让他们知道礼义廉耻,让他们明白君臣之节,让他们也富裕起来,享受咱大明的奢侈物件,是咱大明身为天朝上国之责!” “哼,还算有些聪明!” 朱元璋瞪了一眼朱棣,便再次看向郭安。 “郭卿,海外哪个蛮夷还有如同倭国那般,那么大的银矿?” “陛下恕罪,微臣也不知!” 郭安连忙说道。 “你也不知?” 朱元璋脸上的笑容,顿时消失不见。 一旁,朱棣连忙解释道:“爹,海外番邦太多,郭卿也没接触过那些番邦使臣,自是不太清楚!” 朱元璋神色稍缓。 郭安道:“不过,微臣曾读过《南齐书》,南夷林邑国林邑有金山,金汁流出于浦。事尼乾道,铸金银人像,大十围!” “金山?” 朱元璋与朱棣两人眼神之中,顿时冒出金光。 “《梁书》也记载,其国有金山,石皆赤色,其中生金。金夜则出飞,状如萤火。又出玳瑁、贝齿、吉贝、沉木香。” “陛下,不仅仅是金山,玳瑁、贝齿、吉贝、沉木香这些物件,要是从林邑运来我大明,卖给那些士绅商贾们,也价值千金!” 郭安继续说道:“《旧唐书》中也记载,林邑国,汉日南象林之地,在交州南千余里。其国延袤数千里……其王,王妃皆喜,首戴金花,身饰以金锁真珠璎珞! 而且,其地稻岁再熟。自此以南,草木冬荣,四时皆食生菜…… 陛下,微臣在北平之时,还根据一些史书记载,林邑之国,稻谷一年三熟,那些林邑百姓们哪怕是不去专心耕种水稻,他们一年也都是大丰收,根本不知饥饿为何!” “什么?” 这下,朱元璋一惊,瞬间两眼放光的看向郭安。 “你是说,林邑不缺粮食?” “嗯!” 郭安微微点头,“微臣之意,林邑是一块宝地,他们不仅有金山,还有玳瑁、贝齿、吉贝、沉木香这些奢侈之物。 最重要的是,他们那边草木冬荣,四季如春,无论何时都可种植水稻!” 朱元璋眼睛再次瞪大,满脸惊诧道:“这般宝地,为何自古却是从未有人知晓?” 郭安连忙回道:“启禀陛下,可能是林邑国太过偏僻,那边还蛮荒至极,所以历朝历代都不重视此地!” “嗯!” 朱元璋缓缓点头,又道:“咱记得,林邑国好像已经被安南国给灭了!” “好像是如此!” 一旁,朱棣缓声回道。 朱元璋微微眯着起眼睛,缓声说道:“安南王室一向对咱大明礼待有加,此事需从长计议!” “爹,等到后那安南国派出使臣前来大明,咱可让安南每年给咱大明上贡百万石粮食!” 朱棣说道。 “嗯!” 朱元璋微微点头,也并未反对。 郭安又道:“陛下,微臣查阅古籍,好像在爪哇国,也藏有大量的黄金!” “爪哇?” 朱元璋神情再次一凝,紧紧盯着郭安。 “你可确定?” 郭安连忙满脸惶恐回道:“还请陛下恕罪,微臣并未去过爪哇,不敢保证!” 不等朱元璋说话,朱棣连忙说道:“爹,郭安说的话,尤其是关于钱财方面之事,一向很准!” 朱元璋眉头微皱,“忽必烈曾派遣一千艘战船攻打过爪哇,但被爪哇岛上的蛮夷给打退。” 朱棣一脸自信,“爹,您尽管放心,爪哇尽是一群海岛,上面土著蛮夷不堪。 我大明兵强马壮,若是我大明攻打他爪哇,自是如易如反掌!” “区区一个爪哇,我大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