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97章 朱元璋的震惊 (第1/2页)
大明:混在北平当知县正文卷第397章朱元璋的震惊一向面着数万蒙古大军都是面不改色,天崩不惊的朱棣,这会的声音,居然有些微微发颤。 不过。 朱元璋却是没有任何嘲笑的心思。 在听完朱棣的话,朱元璋也是不可置信,随之又是混身激动的发颤。 “北平府百姓家中的存粮,已经足够在灾荒之年,一年的吃食?” 朱棣:“回父皇,儿臣虽没有仔细了解过,但每一家所囤的粮食,都足够他们半年吃食!” 朱元璋脸色一沉,“还有半年呢?” 朱棣连忙回道:“父皇,北平府的百姓们,他们每年都会将粮食售卖给儿臣所组建粮铺。 儿臣将那些粮食都储存起来,哪怕是到了灾荒之年,也可再次稍微溢价,在儿臣不赔钱的情况下,卖给那些百姓们。 再加上北平府还有诸多广积仓、预备仓,还有义仓等粮仓。 足够那些百姓们,吃食一年之久!” 朱元璋两眼发光,他对粮食这些东西,最是敏感。 朱棣这么一说,朱元璋已经可以想象到,北平府是有多么不缺粮! 因为。 朱元璋心中,更为震撼。 北平府还有赈灾粮,还有周边各个州府粮商会运粮过去。 这种盛况,哪怕是一向以富饶之称的扬州苏州都不如。 朱元璋再次问道:“灾荒之年,北平府的百姓们何来钱财购买粮食?” 朱棣回道:“父皇,北平府的百姓们个个也都有钱。他们售卖粮食、棉花、棉布、辣椒,便赚到不少钱财。 而且,到了农闲之时,北平府还有足够的工坊与工程,可让北平府所有青壮,都去干活赚钱……” “仅仅这两年下来,北平府一众百姓之中,便已经有三成,建起来青砖水泥房屋!” 朱元璋不由瞪大眼睛,满脸不敢置信,“有那么多的百姓,都建了青砖水泥房子?” “正是!” 朱棣缓缓点头。 “甚好,甚好啊!” 朱元璋瞬间激动起来,在乡村,只有建造房屋,此能最是体现那些百姓们的家中钱财状况。 尤其是,还是建造价格极贵的青砖水泥房屋。 想着,朱元璋再次问道:“北平府百姓们那般富裕,北平府的士绅官吏们,可有盘剥压榨现象?” 朱棣淡淡一笑,便说道:“回父皇,之前倒是有过。 不过,郭卿给那些士绅们,都指点出新的赚钱道路。 比如,那些百姓们建造房屋的青砖,便是那些士绅们砖窑烧制出来的; 孩儿还允许那些士绅,可参与北平府与高丽燕国的商贸……” “有很多士绅,并不是天生的劣绅,相反很多士绅,都希望与乡邻和睦,当一个良善之家。 再加上,他们家中的子弟,想要参加科举,或是进入北平府书院学习,都由咱燕王府控制着。 哪怕是有些士绅想要盘剥百姓,也不敢行动!” “至于那些官吏,没有士绅给他们遮掩,他们只要敢生出什么坏心思,立马会有百姓向咱燕王府禀报。 咱能向朝堂奏告弹劾……” 朱元璋一脸激动的问道:“如此,北平府吏治已经这般清明了?” 朱棣自豪道:“回父皇,此事千真万确!” “甚好,甚好啊,咱没想到,咱的大明,居然还有这么一处大同之地……” 朱元璋激动的浑身微微颤抖,但很快却是想起什么,脸色一沉。 “那为何没有人向咱奏报这些?” 朱棣一愣,“父皇恕罪,孩儿以为此事会有巡察御史,或是北平府布政使司,按察使司一众官吏向父皇奏禀呢!” “一群贼官!” 朱元璋眯着眼睛,寒声道。 朱棣也想明白了什么,有些不屑的嗤笑一声。 朱元璋瞪了一眼朱棣,便又朝着郭安问道:“咱记得,咱沿着长江、黄河、长城布置的那三条藩王防线,就是被你给看破的。 那你说说,咱这三条防线如何?” 听此,朱棣与朱高炽两人急忙看向郭安,眼中满是急色。 郭安也是心中一惊,连忙恭恭敬敬说道:“回禀陛下,此三条防线可外防北方异族,内可抵御藩王作乱,可固大明数百年江山社稷。 陛下长算远略,天下无人能及!” 朱元璋眼中闪过一丝自得,这三条防线,他可是研究了数年,根据汉唐宋元的历史,才想出来的。 他相信,哪怕是后世大明的君王如同赵宋朝那般昏庸无能,只要有这三条防线在,也能给他的大明延续国运。 突然,想起什么,朱元璋再次问道:“但是,如果后世之君想要削藩,破坏咱这三条防线,又该如何预防呢?” 一旁,朱棣心头再次一惊。 “这……” 郭安一愣,连忙拱手行礼,“还请陛下恕罪,微臣无能,只会赚钱,或是研究一些工匠之物,这般长远策略,实在是不知如何去思索。” 朱元璋静静的看着郭安半晌,有些不悦道:“你当知,咱自打大明建立起,就戒奢崇俭。 哪怕是强如盛唐,唐玄宗开创开元盛世,但到了最后,也是因为纵情声色,导致唐朝走上衰败!” 听此,朱棣与朱高炽两脸色顿时一变,他们二人确实已经习惯奢侈了! 郭安心中一禀,他居然忘记了这茬,老朱最是痛恶贪污与奢侈。 “陛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