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百七十七章:京师秘闻,刀指卢屠 (第2/2页)
下杀手。 届时。 有着晋王许镇为内应且自身手握陷阵营三千兵马的许奕亦不至于毫无抵抗之力。 更甚至于。 倘若形势已然到了毫无回转的余地时。 许奕定然毫不犹豫地选择先发制人! 哪怕明知自身毫无胜算的情况下亦是如此。 幸而。 苦心人天不负。 就在许奕潜心蛰伏于宗正寺幽宁院这座囚笼的第二年。 许奕终是迎来了一梦寐以求许久许久许久的天赐良机。 正德二十九年。 一场即将席卷大半个关中地区的天灾骤然降临。 天灾人祸,天灾人祸,天灾已至,人祸岂远矣? 短短数月时间里。 足足百余万关中百姓因这场骤然降临的天灾人祸而不得不拖家带口地踏上逃亡之路。 更有数之不尽的关中百姓因这场骤然降临的天灾人祸家破人亡甚至于死无葬身之地。 为应对愈演愈烈的天灾人祸,朝廷曾先后三次换将。 但怎奈何。 屡屡换将非但未能遏制住愈演愈烈的天灾人祸,反而使本就愈演愈烈的天灾人祸愈发地猛烈。 与此同时。 显然有着能够遏制这场已然愈演愈烈的天灾人祸能力的第三任京兆尹周启平。 亦因种种不可与他人言及的缘故,而最终落得个身首异处、家破人亡的凄惨下场。 正德二十九年冬。 随着这场足足席卷了大半个关中地区的天灾人祸不断地愈演愈烈。 坊间渐渐流传出诸多对许奕极其不利的传言。 且在有心人的暗中cao控下坊间流传而出的诸多对许奕极其不利的传言亦随之愈演愈烈。 而得知此事后的许奕虽看似平静如常,但实则却已然做足了鱼死网破的准备。 届时。 但凡朝中出现哪怕一丝一毫欲以许奕性命平息传言的苗头。 藏身于东莱郡境内群山之中的陷阵营三千将士定然乔装打扮后火速奔赴京师。 而到了那时。 事态则必然将会朝着许奕最不愿看到的方向发展。 但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在晋王许镇不懈斡旋下。 许奕终是因祸得福迎来了一线生机。 亦正因如此。 许奕方才会在明知关中大灾牵扯甚广,一不小心便会粉身碎骨的前提下。 仍是毫不犹豫地主动请缨赈灾关中一事,所图所谋不过是竭尽全力抓住那一线生机罢了。 赈灾关中一事虽牵扯甚广且危险重重,但这却已然是许奕可遇而不可求的一场泼天机遇。 许奕又岂会因此事牵扯甚广且危险重重,从而患得患失地错失这一可遇不可求的泼天机遇? 相较于率领陷阵营三千将士十死无生的先发制人而言。 赈灾关中一事所带来的那些危险又算得了什么? 正德三十年春。 许奕呕心沥血数月有余。 终是得以有惊无险地彻底平复了那场席卷了大半个关中地区的天灾人祸。 而其自身亦终是因赈灾关中之功,从而得以彻底摆脱宗正寺幽宁院这座囚笼。 彼时。 赈灾关中之事彻毕。 而当许奕再度折返京师长安时。 等待许奕的则是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 其一:凭借赈灾关中之功,就藩如陈留郡等富饶之郡,安安分分地做一个闲散郡王。 其二:联合晋王许镇谋求那早已空悬足足长达二十余年之久的燕王爵。 究竟是选择就藩燕地,自此手握兵权戍边一地。 从而暗中壮大自身,积蓄自保实力甚至于反攻实力,以此来应对极有可能到来的灭顶之灾。 还是选择就藩陈留郡等一众富饶之郡,从而安安分分地做一个闲散王爷。 进而待有朝一日正德帝驾崩,新君即位后挥来屠刀时主动引颈自戮? 两种截然不同的选择,势必将会导向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 手握兵权的燕王爵与衣食无忧的陈留郡王爵两者之间应当如何抉择许奕自是比任何人都要清楚。 许奕尚被正德帝囚禁于宗正寺幽宁院方寸之地时,便不乏先发制人甚至于鱼死网破的勇气。 其又岂会是那心甘情愿坐以待毙之人? 亦正因如此。 许奕方才会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联合晋王许镇谋求那早已空悬足足长达二十余年之久的燕王爵。 为消耗太子许雍实力,亦为了就藩燕地后能够更快地积攒出足以自保的家底。 许奕赈灾事毕再度折返京师长安后更是不惜煞费苦心地自太子许雍手中谋来诸多钱货、粮草等物。 正德三十年五月。 自太子许雍手中谋来诸多钱货、粮草等物以及自正德帝手中谋来部分战马、甲胄、军械等物的许奕。 终是得偿所愿地远离了京师长安城这座偌大的囚笼,就此踏上了通往自由的就藩之路。 然而。 许奕心中亦知远离京师长安城这座偌大的囚笼并不意味着自身便可以松懈。 常言皆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常言又道:德不匹位,必有灾殃;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 简而言之。 许奕身为正德帝嫡次子,这一身份本就为太子许雍亦或者其他即位大统之人的眼中钉、rou中刺。 而许奕现如今更是摘取燕王爵,自此摇身一变成了大周朝手握兵权戍边的六大藩王之一。 如此一来。 倘若有朝一日正德帝驾崩,即位大统者无论是那太子许雍也好,亦或者其他皇子也罢。 势必皆会不顾一切地先行拔出许奕这么一眼中钉、rou中刺,从而将危险彻底消除于萌芽之中。 亦正因此。 倘若许奕因逃离京师长安城这座偌大的囚笼而心生懈怠从而不思进取的话。 那么等待许奕的必然将会是一极其凄惨的下场。 亦正因许奕心中比任何人都要明白此理。 故而。 许奕自就藩燕地后从未有过哪怕一丝一毫的懈怠之意。 更甚至于。 为了能够更快地积攒出足以自保的家底。 为了能够更好的练兵以及为了能够练出更为精锐的兵马。 许奕私底下曾先后数次变卖家财,燕王府内的宝库甚至因此一度空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