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百零五章:暗流涌动,风雨欲来 (第2/2页)
城百姓仍是不可避免地因这一消息而大感恐慌。 归根结底。 无人知晓此时聚拢于汝南郡境内的数十万白莲教叛军日后究竟会走向何方。 是如先前百余年的那些白莲教叛乱般很快便会在朝廷大军的强势镇压下昙花一现? 亦或者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地壮大自身实力。 最终成为一令人绝不敢直视的超级庞然大物? 一切的一切皆是未知。 而未知恰恰又是最容易令人深感恐惧之事。 除此之外。 相较于大周其他郡县百姓而言。 生活在天子脚下的长安城百姓平日里所能接触到的各种秘闻无疑更多。 如大周沿海各郡县百姓因不堪朝廷重赋等缘故。 从而不断地聚众公然扯起造反大旗。 且大周沿海各郡县的叛乱战火在足足持续了近两年之久后。 非但未有丝毫平息之势,反而逐渐显露出愈演愈烈的姿态。 原本仅局限于沿海各郡县的叛乱战火现如今已然朝着他处扩散开来。 如原大散关守将、现讨贼将军的夏侯栋亲率万两千大散关精锐铁骑。 以及各边军精锐步卒三万!并、凉、幽、冀四州十万民夫。 携大量粮草、辎重驰援被围困于漠北鸣狐山长达半年之久的司马大将军李光利部。 结果却方一行军至漠北鸣狐山方圆百里内便突遭大败,损兵折将无算。 后来更是与司马大将军李光利部一同被匈奴围困于漠北之地寸步难行。 如匈奴单于伊稚斜、匈奴左贤王乌帷亲率大军奔赴西域切断丝绸之路。 如西域焉耆、姑墨两国叛周归匈,联合匈奴大军一同围攻西域都护城。 这一件件、一桩桩足以撼动整个天下大势之事。 于大周其他郡县百姓而言或许仍是一天大秘密。 但于生活在天子脚下的长安城百姓而言。 这一件件、一桩桩足以撼动整个天下大势之事。 早已是往日里大街小巷间茶余饭后的谈资。 常言道: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倚。 有时候知道的太多,并不见得是一件好事。 现如今的长安城百姓便是因为知晓的太多。 方才会在得知白莲教自汝南郡聚拢起数十万叛军。 且短短两三日的时间里便接连攻破汝南郡十余座城池这一消息后。 所感受的彻骨寒意远超关中其他百姓数倍乃至数十倍。 ...... ...... 午时过半。 烈日高悬,万物恹恹。 随着白莲教自汝南郡聚拢起数十万叛军。 且于短短两三日间便接连攻破汝南郡十余座城池一事。 不断地自长安城大街小巷间持续发酵。 在三人成虎这一亘古不变的定律之下。 不知自何时起。 传言便已然从白莲教自汝南郡聚拢起数十万叛军。 并于短短两三日间便接连攻破汝南郡十余座城池。 逐渐演变成了白莲教彻底占据颍川、汝南、东郡、济阴等中原数郡。 并自颍川、汝南、东郡、济阴等中原数郡聚兵多达百万之巨。 只待秋收过后。 白莲教叛军粮草充足之时。 便会挥师百万浩浩荡荡地朝着京师长安城杀来。 此传言方一经流传。 顷刻间便自长安城大街小巷间引起莫大的恐慌。 数之不尽的长安城百姓更是因此纷纷放下手头事务。 宛若着了魔般争先恐后地涌入米面粮油等铺子之中。 极其疯狂地大肆抢购起米面粮油等生活基础物资。 一时间。 长安城一百零八坊内。 凡是售卖米面粮油等生活基础物资的铺子前。 皆被蜂拥而至的长安城百姓给围的水泄不通。 长安城内的米面粮油等生活基础物资的价格。 更是不由得因此一涨再涨。 到最后短短一两个时辰的时间里。 长安城内的米面粮油等基础生活物资的售价。 相较于昨日便已然足足翻了两三番且尚有余。 申时前后。 眼见此事颇有愈演愈烈之势。 太子许雍、六部尚书以及内阁一众辅臣们不得不紧急入宫求见正德帝。 盘膝打坐于大道殿神像前默诵祈福经文的正德帝听闻此事后亦是不由得紧锁了眉头。 正德帝虽未走出大道殿亲自面见太子许雍、内阁一众辅臣以及六部尚书等人。 但却令随侍在身旁的司礼监掌印太监詹竹传出一道口谕。 而此口谕的内容则赫然为勒令户部尚书田易初务必于最短的时间内抑制住长安城内的物价。 勒令刑部尚书王成林调集刑部一众官吏即刻着手调查此事背后有无推手。 勒令靖安司司丞李必、京兆府府尹张开源即刻张贴告示辟谣并安抚百姓。 勒令五军都督府京师守备司加强京师巡查。 伴随着正德帝口谕自太极宫大道殿内传出。 以及户部、刑部靖安司、京兆府以及五军都督府京师守备司等官署联合行动。 长安城内愈演愈烈的物价风波总算是得到些许抑制。 然而。 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 长安城内愈演愈烈的物价风波。 虽在户部、刑部、靖安司、京兆府以及京师守备司等官署的联合行动下得到些许有效抑制。 但流传于长安城大街小巷间的谣言却依旧在持续发酵。 并对长安城百姓产生一定的影响。 ...... ...... 正德三十一年七月十一日。 亦是正德帝降下口谕连续三日不上朝的最后一日。 就在户部官吏忙于抑制长安城内米面粮油等生活基础物资价格。 刑部官吏忙于调查谣言一事背后是否有幕后推手。 五军都督府京师守备司忙于加强长安城巡防之事。 以及靖安司、京兆府官吏忙于为辟谣之事跑断腿之际。 午时前后。 长安城芳林门、通化门、春明门、延兴门等数座城门。 忽然相继迎来自颍川、汝南、东郡、济阴等中原数郡奔袭而至的驿卒。 且那些奔袭而至的驿卒无一例外皆身背一杆赤红色的八百里加急旌旗。 原本随着户部、刑部、靖安司、京兆府以及五军都督府京师守备司等官署联合出动。 从而表面上渐渐归于以往平静的京师长安城。 随着这些驿卒的到来,不由得再度掀起层层波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