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宗正寺走出来的千古一帝_第五百零六章:指引明路,朝会重启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零六章:指引明路,朝会重启 (第1/2页)

    正德三十一年。

    七月一十二日。

    寅时初刻。

    破晓未至,夜色依旧。

    就在整座长安城仍笼罩于nongnong夜色中之际。

    一辆辆或古色古香、又或简朴至极的马车。

    络绎不绝地自长安城一座座高墙大院中驶出。

    随即踏着夜色浩浩荡荡地朝着皇城所在行去。

    晋王府三辕青篷马车车厢内。

    许镇面带些许倦意地斜靠于车厢软榻之上。

    目光稍显无神地透过半挑的车帘静静地望着窗外夜色。

    自七月八日许奕所遣信使携捷报奏章抵京并入宫面圣。

    以及正德帝随后忽然降下口谕连续三日不上朝之事传出后。

    原本尚且还算平静的京师长安城。

    好似顷刻间便笼罩上厚厚一层无形阴霾般。

    直压的朝中一众官吏以及部分京中世家大族、豪强乡绅们无不惴惴不安。

    此后短短两三日的时间里。

    随着一件件足以影响整个天下大势之事的接踵而至。

    原本便因许奕所书捷报奏章以及正德帝极其反常地降下口谕连续三日不上朝之事。

    而暗地里暗流涌动不止休的京师长安城。

    好似刹那间便已然置身于滔天骇浪最中心处。

    稍有不慎。

    等待众人的便会是粉身碎骨。

    甚至于死无葬身之地的下场。

    也正因此。

    短短两三日的时间里。

    数之不尽的朝中官吏以及京中世家大族、豪强乡绅乃至富甲商贾们。

    近乎无不纷纷使出浑身解数,行那未雨绸缪之举。

    而这其中则尤以自颍川、汝南、东郡、济阴等中原数郡。

    举家迁徙至京师长安城的一众世家大族、豪强乡绅乃至富甲商贾们最为惶恐。

    许是七月九日那天数之不尽的长安城百姓、书生学子们自发地聚集于京兆府所在的光德坊。

    随后默默席地而坐为远在漠北草原之上生死未卜的许奕默诵祈福经文。

    甚至于当五军都督府将士前来驱赶时。

    更是无不赤红着双眼与五军都督府将士拳脚相搏等发生于光德坊内的诸事渐渐传出。

    自颍川、汝南、东郡、济阴等中原数郡举家迁徙至京师长安城的一名门望族们。

    好似于此事中看到了一条不一样的道路,亦或者更好的选择般。

    自七月九日发生于光德坊内的诸事于长安城内彻底传播开来后。

    数之不尽的颍川、汝南、东郡、济阴等中原数郡的名门望族们。

    打着各式各样的幌子在一众老牌王公贵族的引荐下寻到晋王府。

    明里暗里、话里话外的深意无外乎借助晋王许镇之手押宝许奕。

    至于那些出身于颍川、汝南、东郡、济阴等中原数郡的名门望族们。

    究竟是真心押宝许奕,还是借此试探许镇、许奕二人。

    那便当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之事了。

    也正因此。

    自七月九日至今。

    短短两三日的时间里。

    许镇近乎无时无刻不在疲于应对那群颍川、汝南、东郡、济阴等中原数郡的名门望族。

    而在这期间。

    许镇亦不动声色地自颍川、汝南、东郡、济阴等中原数郡的一众名门望族中。

    为许奕物色到些许日后或可成为其入主中原时助力的部分名门望族。

    至于那些暗中被其选中的颍川、汝南、东郡、济阴等中原数郡的部分名门望族。

    究竟是否诚心押宝以及日后究竟合用不合用。

    则只能交给许奕由其自行判断。

    以及交给时间由时间逐一验证。

    ......

    ......

    寅时过半。

    破晓将至,夜色渐退。

    晋王府三辕青篷马车内。

    就在许镇仍面带些许倦意地斜靠于车厢软榻之上。

    目光略显空洞地透过半挑的车帘望着窗外夜色愣愣出神之际。

    原本不徐不疾地行驶于长安城朱雀大道之上的晋王府三辕青篷马车。

    随着时间的推移不由得渐渐减缓了马速,最后更是直接停靠于路旁。

    “王爷。”

    “至承天门了。”

    待将三辕青篷马车彻底停靠妥当后。

    晋王府车夫连忙跳下马车行至车厢旁。

    随即面朝三辕青篷马车车厢深深俯身拱手禀报道。

    三辕青篷马车车厢内。

    许镇闻言不由得渐渐自万千思绪中回过神来。

    随即不由得深呼吸数次,似欲借助此举彻底抚平心中万千思绪般。

    十余息后。

    许镇略作定神随即不徐不疾地自三辕青篷马车中走出。

    方一走出三辕青篷马车车厢。

    目之所及。

    赫然可见十三王爷等数位老牌王公贵族身影。

    正自前方朝着自身所在徐徐折返而来。

    见此情形。

    许镇不由得略正衣衫,随即迈步朝着十三王爷等人迎去。

    “见过十三王叔。”

    许镇迈步行至近前,随即微微俯身拱手见礼道。

    “使不得,使不得,使不得。”

    十三王爷见状照旧连忙侧身避开许镇一拜。

    简短寒暄数句过后。

    十三王爷等数位老牌王公贵族们。

    遂一同簇拥着身为宗正寺大宗正的晋王许镇不徐不疾地朝着承天门行去。

    待许镇一行人穿过巍峨庄严的承天门行至宫城午门前时。

    偌大的午门广场上已然站满了身着各色朝服的文武官吏。

    细细望去。

    目之所及。

    赫然可见立身于午门广场之上的一众文武官吏的脸上几乎无不面露疲倦之色。

    ......

    ......

    卯时初刻。

    破晓初至,霞光渐显。

    伴随着数道声势浩大的朝鼓声。

    渐渐地响彻于午门广场上空中。

    原本稍显嘈杂的午门广场瞬间安静的落针可闻。

    不多时。

    数道声势浩大的朝鼓声渐渐消散于午门广场上空之中。

    与此同时。

    数名身着大红色宦官袍的司礼监引礼宦官不徐不疾地自午门走出。

    “卯时已至~!”

    “百官入朝~!”

    为首一名身着大红色宦官袍的司礼监引礼宦官一甩手中浮尘。

    随即面朝立身于午门广场之上的文武百官们朗声而道。

    话音落罢。

    数名身着大红色宦官袍的司礼监引礼宦官默默转身于前引路。

    随后引领着一众文武百官不疾不徐地朝着太极宫太极殿行去。

    而所谓的太极殿赫然便是大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