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一章 (第2/2页)
去吧,呵!”话音刚落,一身粉衣的女孩双手叉腰,眼中鄙夷更重,显然十分瞧不上面前男孩的哭闹行径。 清晏发自内心想给眼前这个小女孩鼓掌,她竟然说出了自己所有的想法。 眼见被一个小女孩如此嘲讽,男孩顿时咽不下这口气,大声哭喊道:“你竟敢如此!你可知我是......” 然而他还没说完,粉衣小女孩早已是满眼不耐烦地打断他:“又!又来!这句话我简直要听到耳朵长茧了。我要是你们这种人的爹,真觉得你这不孝子丢光了我的脸!” 如此霸气侧漏的一番话,不仅震住了旁边的清晏和其他考生,还直接吓呆了那名男孩,只见他张了张嘴,甚至忘记了继续哭喊,脸上渐渐涨红,最后却只是干巴巴地吐出了一句话: “你...你这样的女孩,长大可是没人娶的......” 听到这句话,原本强势的粉衣小女孩不知为何却没能立刻反驳,脸上怒气涌动,眼眶却有些微微红了。 见到这一幕,男孩眼中闪过一丝得意,然而下一刻,还不等他开口—— “可我觉得,更不会有人喜欢你。” “你看起来很丑,透明的鼻涕液和眼泪全混在脸上,十分恶心。” “刚刚你在哭喊时,口中的唾沫星子全部喷在了桌前和纸上,特别的倒胃口。” “综上所述,我就很不喜欢你。” 清晏十分认真地说着,没带任何脏字,却刀刀直扎男孩心上。 看着另一个更加漂亮精致如同人偶娃娃般的女孩如此一字一句地描述他的模样,还言之凿凿的说不喜欢他,简直让他抬不起头,无比羞愤。 男孩瞬间便双脸羞红,掩面大步冲出厅堂,很快便跑得没了影子,竟是连试卷也不管了。 一场闹剧在短短几分钟内结束,众人纷纷回神,皆是面色有些奇异地望向两名开了口的女孩。旁边面容和蔼的先生也是饶有兴趣地看完了这一幕,才挥挥手道:“请各位考生暂时离开此处,在外面稍等片刻。” 见此,所有人都开始慢慢离开厅堂,向外面走去。兴许是刚刚关键时刻清晏出言相帮,替她挡下了一场难堪,粉衣小女孩顺手牵起清晏,一同拉上她往外走去,口中还低声念道:“刚刚...姑且谢谢你了。” 姑且......好吧,清晏大概也知道面前的女孩是什么性子了,有些骄蛮,但却并不惹人厌。 至少她是不讨厌的。清晏在心中默默补上了一句。 两人一同出了楼阁,在旁边等候的书荷与另一名书僮便看到了她们二人,走上前来行了一礼。见状,女孩松开了清晏,就此同她道别:“我先回去找下我爹爹,不管怎样刚刚那件事还是要和他说的,免得以后真被那家伙找上门来哭哭啼啼,啧,那可太麻烦了......”似乎是想到了那一幕,眼前的女孩脸上都带起了一抹嫌弃。 但是,她显然比表面上看起来的要更加细心谨慎。 “希望还能再见到你。” 说完这句话,粉衣小女孩微微勾唇朝清晏笑了笑,便转身离开,连同她身侧的书僮在人群中渐渐走远。 目送她离去后,清晏这才回头看向书荷:“如今考核已经结束,不过刚刚监考的先生让我们在此等候,是很快就会出结果吗?” 书荷点点头,解释道:“如小姐这般年龄的考生人数并不多,试题内容也并不算繁杂,因此半个时辰内便能阅完。且书院知道年纪较小的人来此一趟并不容易,稍后还有第二场当面考核,便安排在一起了。” “是院中的先生亲自来此?”清晏有些好奇。 “正是如此。”清冽地声音响起,却并不是来自身旁的书荷。 声音似乎有些耳熟。 清晏脑中只来得及闪过这丝念头,眼中便映入了一道雍容的男子身影。 来人全身着白色华服,上面绣金色纹线,有些柔和却又颇显稳重,腰间一枚玉佩隐约可见。 看着眼前俊逸却清冷淡漠的男子,清晏瞬间便想起了他的身份。 是她在生辰宴上遇见的二皇子殿下洛少倾。 识出来人身份,清晏立刻行礼,轻声说道:“臣女李清晏见过二皇子殿下。”因着她有些怕晒,之前出来后便站在了阁楼旁一处树荫下,离聚集的人群还稍微有些距离,而这位二皇子殿下带着一名侍从明显是朝着她的方向而来,因此除了她附近暂时还没人认出了眼前之人。 洛少倾微微颔首,平静的眼眸在触及面前的小女孩时,隐隐划过了一丝笑意。 他还记得这位忠武将军府的三小姐,却没想到第二次见到她会是在这里。她的年纪还如此之小,今日却能来参加考核,不知她的双亲对此是何想法。是想要同许多世家贵族一般抱着子女虽不能通过、却能借考核之事宣扬名声的想法,还是确有真才实学、想来此尝试一回? 只是思及她的父母,一位是朝中将军,另一位更是书院中曾经的学生,而眼前的小女孩又实有几分聪慧机敏,那便是后者的可能性大些? 他对眼前小女孩的考核结果,有不少兴趣。 “你今日参加的第一项考核,应是在二十题中答对十六题即可,过此测试之人便会进入第二项考核,即由院中夫子亲自提问面试,如果再次通过...”说到这里,洛少倾的唇边微微有了一丝弧度,“往后,我便也能算是你的同窗了。” 皇子殿下当同窗?清晏觉得这句话听听就好了,更何况,她一个五岁的孩子如今能否通过还是两说。想到这里,犹豫了一下,清晏还是开了口: “不知...第二项考核可有题目范围?” 然而,这位二皇子的答案有些出乎意料。 “此项实则并不难,只为得知一份态度。” 听到这个回答,清晏不自觉地想起了二哥李逸辰曾经同自己说过的事情:京城之中,不少世家贵族与这所书院的理念实则并不一致。再联想到“态度”二字,她心中隐隐有了几分猜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