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晏传_第十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章 (第3/3页)

接着还派了身边的贴身侍女去确认马车是否准备妥当,今日她也陪着清晏一同出行,务必要准备一辆大些的马车,好将所需的全部物品搬上去。

    最后,吩咐完各项事宜,王氏本人则马不停蹄地赶往清晏的烟缈居,亲自去打理自己的小女儿。无论今日结果如何,她的清儿都得是那里最可爱的孩子。

    李恒因着要上早朝,原也跟着王氏一同早早起了身,但出了房间之后才发现已经没有他能做的事情了,自己的夫人显然太过能干。他只得颇有些郁闷地等在和薇院,想着平日里清晏一贯不喜早起,今日自己难得能同女儿一起吃顿早饭也是好的。

    并未等太久,王氏便重新回了和薇院,左手还牵着个一身淡橙色衣裙的可爱小女孩,正是清晏。

    今日在她的精心打理下,清晏的发丝用淡黄发带绑成了两只娇俏的马尾高束头顶,长长的黑发时不时轻扫后背。衣裙则由淡橙的细纱同薄棉布所制,略长的衣摆下看似是裙,实则却藏着一双灯笼短裤。

    这套精致却不失清爽的打扮让清晏看起来格外活泼可人,未施粉黛的小脸上,一双晶莹的黑眸同样满是期待。

    不知书院会是何等景象?今日的考核又会难倒自己吗?

    然而想到后者,清晏心中顿时一阵微虚,她连忙轻拍了拍自己的脸蛋。晦气!这必不可能!

    一家人不急不缓地在和薇院用完早餐后,清晏便与王氏一起上了马车,因着有一截顺路,李恒也跟着上马同行出府,打算护送母女二人一程。而此刻,距离考核正式开始还有约莫一个多时辰。

    借着在马车上,王氏便同清晏讲起了京城的大致布局。整个京城里,皇城坐落于东侧,而鹿鸿书院则建在城南,距离城中西侧的将军府约莫有十多公里远,上次清晏与二哥李逸辰出行时,便是朝着东南方向的商街而去。

    清晏心中暗暗记下,只坐在马车内听王氏讲述,并没有同上次一般往帘布外偷瞄,也没有尝试掀开那层帘布,此次并非和二哥一起,爹爹刚才也已经离开往皇城而去,只有娘亲在车内与自己一同出行,若是随意掀开车帘惹出sao乱冲撞了娘亲,她可没办法原谅自己。

    只是,想起sao乱,清晏听着外面街道上传来的阵阵喧哗声,无一不表明着半个月前自己在街上经历的那场动荡,现在已没有对周边百姓造成太大影响了。

    毕竟,平民百姓、达官贵族的日子都在继续,哪怕当今圣上也亦是如此,一个人的消失,掀起的浪花终会归于平静。

    没有什么是永存的。

    不过,那位七皇子的死,到底是成全了谁?

    想到这里,清晏忽然觉得,一位皇子的性命似乎也没那么珍贵。就像普通的物件一般,能被利用,也能被毁坏。

    就这样不知不觉间,马车行了大半个时辰后,终于驶到了城南处。

    待其停稳后,清晏有些迫不及待地跳下马车,不过是刚站稳,抬首映入眼帘的景色便瞬间占据了她的双眸。

    四周熙熙攘攘的人群身后,是一大片连绵的亭台楼阁坐落在远处,并非是那等雄伟壮观之景,那些楼阁反而透着些古朴淡雅、宁静致远的感觉,其中,隐约还能看到些高大门楼以及来往的人影。

    世间若有神仙,约莫便会住在此处了。

    这般奇特的想法,忽然在她脑中不自觉地闪过。

    目光稍稍往回些,清晏立刻便看到了正门前一块显眼的青石大匾,竟是并没有想象中的奢华金贵、闪光夺目,反而透着些稳重大气、古朴低调,上面刻印着四个黑色的字体,龙飞凤舞、笔锋劲道,与自己那手仅是勉强够看的字相比,两者简直犹如云泥之别。

    那四个大字赫然便是:鹿鸿书院。

    清晏偏偏觉得这样的字匾,于这所书院而言,才是再适合不过的。

    注意到了一旁小女儿的目光,王氏柔声开口为她解释道:“清儿,这四个字便是当年书院的第一任创建者,乾元帝洛时明亲手所题,再由人刻下悬于此处,这块牌匾与书院乃是同岁,年年都有人专门打磨维护,这才保存至今。”

    看着这块年龄四百余岁,比自己大了近百倍的字匾,清晏心中有些不自觉的敬意涌现。

    若问有何物能得永存,约莫,便是它了。

    随即,她后退一步,微提衣摆,轻轻躬身朝这古老的字匾行了一礼。

    它与这书院,当得起这一礼。

    王氏见到这一幕,眼中闪过了一抹莫名的情绪,微微张口想说些什么,却最终沉默下来,静静看着这一切。

    待清晏起身,王氏轻轻摸了摸她的头,眼中微微有些赞赏。

    随后,母女二人与身后的侍从便一同随着四周的人往书院大门口缓缓行去,到了门口,就看到了书院中负责接待的人。早在考核十日前,王氏便已将自家女儿的名字递去了鹿鸿书院,如今接待之人手上的名册里,必定会有清晏的名字。

    果不其然,在八岁以下的考核名单中,接待人很快就找到了她的名字,同时,王氏从袖中取出了一枚带着奇特印章的帖子递过去,前者接过确认无误后,清晏的身份总算就此确定了。

    “考核场需小姐您独自前往,不可带上侍从,但在书院中会有人为您带路。”这般说着,他身后立刻便有一位约莫十三四岁的的少女上前,行了一礼。

    回头向自己的娘亲略作示意后,清晏跟上眼前的少女,踏入了书院的白石大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