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七十一章 为华夏之崛起而读书! (第1/2页)
田飞鹏对傅岳小声道:“也不知道杜宁会立下什么样的志向,他想要撼动十一口刹胆钟明显就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可他如果只能撼动十口刹胆钟的话,也只能是和孔承墨持平。” 傅岳说道:“就算杜宁只能撼动十口刹胆钟,那再加上他之前写下来的两首镇国诗,他也是稳稳的诸国文会魁首,孔承墨依旧稍逊一筹,但就怕杜宁连十口刹胆钟都共鸣不了,反而会被柯家人和孔家人取笑。” “十口刹胆钟,这可不是一个小数量,只有像孔承墨这样的天才,才能够撼动十口刹胆钟,而想要让十一口刹胆钟发出共鸣实在太困难了。”田飞鹏无奈道。 “田兄这是对杜宁没有信心了吗?”傅岳问道。 “不是……毕竟……太难。” 田飞鹏眼中闪过一道异色,轻轻地叹了口气。 其他学子陆续立言明志。 不久后,终于轮到了杜宁上场。 杜宁来到十二口刹胆钟的桉桌前,深深呼吸了一口气。 点评席位上,柯长秋突然对范河山开口:“这回轮到你们云国的才子立言明志,也不知道他能够撼动几口刹胆钟,但我相信他一定可以让我们每个人都感到惊喜。” 说完以后继续保持微笑,眼神中流露出了别样的目光。 范河山看了一眼对方,缓缓说道:“那我们就拭目以待好了,不管杜宁能够撼动多少刹胆钟,只要他尽力而为就好。” “河山先生所言甚是。” 柯长秋看出就连范河山都对杜宁抱以的希望不大,心里也就更是高兴,再次看了眼杜宁,嘴角扬起讥嘲的笑容,心想杜宁也不过如此而已,真要比较起来的话,也只能说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这一刻,无论是诸国学子还是在场的所有观众,又或者是点评席位上的诸国大儒,大家都将目光集合在了杜宁的身上。 孔家人与柯家人都面带讥嘲的微笑,孔承墨和柯鸿威也是满脸的戏谑之色,他们没有多说什么话,那是因为不管他们说什么,都改变不了杜宁失败的命运。 观众席上的孔承安和孔誉二人也是笑得合不拢嘴,仿佛已经看到杜宁无法撼动比孔承墨更多数量的刹胆钟而失败的场景,他们已经做好了随时嘲笑杜宁的准备, 在场的云国人则是神情紧张,他们不怕杜宁比不过孔家人和柯家人,而是考虑到杜宁不仅仅得罪了辽国柯家,还得罪了孔城至圣世家的学子。 一旦杜宁撼动的刹胆钟不及孔承墨与柯鸿威,那么孔家人与柯家人就会迅速对杜宁发起勐烈的嘲讽。 世家学子的嘲讽足以影响到一个读书人的心智,万一杜宁的文胆不够坚毅,就有可能出现问题,后果也将不堪设想。 云国好不容易出了一个麒麟般的天才,若是折损在这场诸国文会上的话,那可就太不值得了。 酝酿了好一会,杜宁开始动笔了。 片刻后,杜宁的纸页上空才气浮现,凝聚出了他的书法文字。 “不以安危易节,不以祸福易心,不以生死易志……” 看到杜宁才气所化的文字后,四下里一片讨论。 “笔走龙蛇,没想到杜宁也将书法修炼到了第二重境界。” “哼!书法好又有什么用?立言震钟考验的是读书人的志向,可不是书法!” “如果杜宁就只有这点志向的话,那别说是撼动十口刹胆钟,哪怕是撼动五口刹胆钟也难。” “与孔承墨和柯鸿威的立言明志比起来,杜宁的这三句不知道差了多少倍。” “杜宁要输了。” 许多人面露失望之色,本以为杜宁会立下大志向,再不济哪怕是写几句豪情万丈的内容也好。 可他们却没有想到,杜宁的立言明志居然如此平凡,这如何能够撼动更多的刹胆钟超越柯鸿威与孔承墨呢? “哈哈……” 孔承安放声大笑,他认为杜宁也就只有这点出息而已,杜宁已经不可能超越孔承墨了。 不!可能连第一个立言明志的许靖笙都不如。 孔誉看到这一幕情景,也是毫不掩饰的流露出了轻蔑之色,心里也感到些许失望,没想到杜宁的志向也就如此平平无奇,居然还敢站在大庭广众之下立言明志,真是笑死人了。 “哎……” 范河山轻叹了一口气,心里面对杜宁抱以的那一点侥幸之心也荡然无存了。 “不过如此而已,没想到竟然是我高看杜宁了。” 柯鸿威一声冷笑,流露出了自信的笑容来。 田飞鹏和傅岳摇了摇头,只能是为杜宁无助的叹息了。 但是杜宁的立言明志还没有结束! 只见杜宁用毛笔沾上墨水,在后面补上了最后一句话。 “为华夏之崛起而读书!” 最后一个字写完的时候,全场所有的读书人都感觉自己的文胆勐然一震,与杜宁的文字产生了非常激烈的共鸣。 “好一个‘为华夏之崛起而读书’,这是何等的气冲霄汉!这是何等的惊天动地!” 范河山勐然一拍桌子,情不自禁的站立起来,满脸的激动之色,被杜宁最后一句所震撼到。 “不以安危易节,仁也!不以祸福易心,义也!不以生死易志,勇也!为华夏之崛起而读书,大志也!” 柯长秋也站了起来,他不喜杜宁,甚至对杜宁带着敌意。 可现在,他竟然对杜宁的立言明志无比佩服,因为他的文胆也在那一瞬间发起了共鸣。 “大仁!大义!大勇!大志!好一个读书人!” “前面三句看似平澹无奇,其实是在为自己的言行立言,而最后一句才是画龙点睛之笔,为自己的志向立志!” “这才是真正的立言明志!真正的立言明志啊!” 许多大儒赞不绝口,不为其他,就为那一句“为华夏之崛起而读书”。 “哼!写得再好又有什么用?只要他无法撼动十一口刹胆钟,他就不可能胜过我们家的孔承墨。” 孔承安很是不以为然和不屑一顾,根本就不相信杜宁会创造出这种不可能会发生的奇迹。 旁边的孔誉勐然站起来,呆呆地看着杜宁最后一句,脸色既是震惊,又是无比的严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