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朱元璋求我教他做皇帝_第二百三十章 辽东叛军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三十章 辽东叛军 (第3/5页)

两个也不小了,当年咱和你们老子打天下的时候,还没有你们呢!

    “现在太平盛世的,不是当初啃树皮的时候了,打仗还是少打的好,但也不能堕了大明的威风,让四周番邦以为大明好欺负。”

    “咱也没什么要求,咱终究是要走的,徐氏,常氏,都是与国同休的!”朱元璋说完这些,话锋一转道:“你们先回去吧,咱也老了,累了,先歇着了!”

    常茂和徐辉祖微微错愕,朱元璋这说话说一半,真的是要人命呢。

    二人连忙躬身,离开了武英殿。

    出了宫廷,过了午门,常茂看了眼徐辉祖道:“你听明白陛下的意思了吗?”

    “怎么?你会听不明白?”徐辉祖嗤笑道

    常茂叹息道:“当然听明白了,只是我感觉,这事情好像没那么简单。”

    “如何说?”徐辉祖直接出声询问道。

    “我感觉,皇帝这是要杀人了,他一直在重复自己老了,又敲打我们给天雷王效力,这不是要帮天雷王最后铺路了吗?”

    常茂心中越想越乱,确实,常家和徐家,都可以算作是与国同休的豪门大族,而且无论常家还是徐家,他们在五军都督府,都是身居高位。

    是整个帝国的军队长官,领了圣旨就可以带兵出征的。

    “别问我,回家自己想吧,我已经和五军都督府那边说了,这个冬天,我要冬眠。”徐辉祖并非没有给常茂透露消息。

    至于常茂能不能理解,就看常茂的造化了。

    毕竟,很多事情,他们也不好琢磨的那么透彻,便是琢磨透彻了,也要藏在自己心里,不能分享给任何人。

    常茂点了点头道:“知道了。”

    人在离皇宫二百余米的地方,一左一右,回自己的家去

    而这个时候,方世玉在东宫,思虑良久,也没想明白,老朱头问了自己这么多的,到底是什么意思!

    “想什么呢?”朱紫怡走到方世玉面前,开口询问着。

    “女真叛乱。老爷子让我想办法,解决这帮女真人的问题!!”方世玉神色疑虑道。

    朱紫怡笑着道:“女真叛乱?情况怎么样了?”

    “怎么样了?他们前脚叛乱,没用两天,就被围堵投降了!”方世玉毫不在意的说着,大明朝的军力,还是非常强盛的。

    北方的卫所根本没有动过,朱元璋似乎也不知是怕招募的新兵蛋子去边防会出乱子,还是他认为,边关的卫所,可以一点点蚕食草原地区,闲时可牧,战时可胜!

    朱紫怡挺着肚子,在方世玉面前晃了一圈道:“刚才太医来了!”

    “院正怎么说?”方世玉邹着眉头,这朱紫怡倒是真特么争气,他和朱紫怡也不过同房三次罢了,其他人也差不多,倒是这朱紫怡直接就跟着怀孕了。

    “还能怎么说,让我少动怒,少生气,别上火,吃些有营养的东西,保准生个大胖小子!”

    朱紫怡丝毫没有一点的羞涩之意,整个大厅,也只有他和方世玉两个人罢了,至于两旁服侍的宫娥,直接被朱紫怡给无视了!

    “大胖小子?我比较喜欢女儿!”

    方世玉正和朱紫怡说话间,一名小太监紧忙跑了过来,躬身在方世玉的身边道:“殿下,殿下!”

    “怎么了?”方世玉疑惑道。

    “有人敲响了登闻鼓!!人已经被带进宫了,陛下的意思是让殿下先询问缘由,自行决断后去养心殿见驾!”

    小太监语气平缓,不急不躁的说着。

    方世玉愣了愣,登闻鼓哎,别的王朝设立登闻鼓,就是给老百姓看的,朱元璋这个登闻鼓是真的特么好用。

    只要敲了登闻鼓,在洪武一朝,是肯定能得到皇帝的召见,最差,那也是皇太子朱标处理,然后上报老爷子。

    如果朱元璋对朱标的处理方式和结果不满意,还是会亲自出面处理。

    在洪武朝,登闻鼓就是贪官污吏的警钟。

    什么狗屁的僭越,民不告官,在洪武朝不存在这种事。

    “那快去吧,老百姓的事情,才是最重要的!”朱紫怡连忙开口说道。

    反倒是方世玉微微停顿,看了看身上的衣服,开口道:“来,换常服!”刚刚从詹事府罢工,去了一趟武英殿。方世玉还穿着一身赤红色的莽龙袍,穿这样去见老百姓,虽然可以彰显皇家威仪,但方世玉反倒认为,这种威仪,不要也罢。

    脚步急促,一众宫娥翻箱倒柜的找出一套常服给方世玉换上。

    看着朴素的妆容,方世玉照着铜镜道:“人带到那里了?”

    “就在金水桥等着。”小太监连忙开口说道。

    方世玉点了点头,迈开步子,快速向着金水桥的方向走去

    十余个小太监跟在方世玉的身后,毕竟外人进宫,虽然经过了层层检查,身上不会有什么危险的东西。

    但安全还是要保障的,让人打一拳头也不舒服不是。

    常言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当方世玉出现在金水桥时,两男一女,站在金水桥上看着内河,心中万丈宏情。

    原来,他们也是可以进到皇帝老子住的地方。

    “老乡,哪里来的?”方世玉上前躬身作揖。

    那老者倒是有点见识,认出了身后的太监,而方世玉虽是作揖,但弯腰的程度却不大,铁定是个主人。

    老者名叫李顺,拉着儿子和外孙女跪在地上道:“陛下啊!!!”

    “老伯,可不能这样叫,我是天雷王,并非是皇帝,陛下将政务交到我的手里,今天听到老伯敲击登闻鼓,想必是有什么冤情要说,你们有什么事情,跟我说就可以了,我可以为你们做主!”

    “冤情,对,我们有冤情,您是天雷王殿下?”李顺一脸凝重的看着方世玉道。

    “老伯年岁不小,怕是比陛下还大一点了,快起来,坐着说!”方世玉上前扶起了李顺,身后的小太监也是颇有眼色的,赶忙快步上前,拉着李顺的儿子以及外孙女起身。

    “老人家,有什么事情,现在可以说了!”方世玉直接席地而坐,一群太监站在身后,遮挡住了阳光,方世玉开口道:“都坐下来!”

    “诺~”小太监们哪里还敢迟疑,如果他们有权力坐着,谁又愿意站着呢。

    二十余人两相对望的坐在金水桥上,方世玉道:“老伯,哪里人啊?”

    “老朽,呜呜,老朽是西安府,蓝田县人士。”李顺说话时,颇有些泣不成声,也不知是因为感受到了大明皇家的对民亲情,还是怎的,泪眼婆娑的看着方世玉。

    “蓝田县人士,你们蓝田的官员有问题?那你们应该直接捆了他,押到陛下面前,当面对质啊!”

    方世玉没有丝毫犹豫,直接开口说道。

    欧阳伦的事情,方世玉督办的,但方世玉还真的不知道,蓝田县令被拉下马,送进了锦衣卫诏狱。

    这个蓝田县的县令,充其量只是个八品官,甚至蓝田县的任免,都不需要朱元璋同意,吏部可以直接调任。

    而捆绑官员到朱元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