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15章 曲艺之乡的韵味  (第1/2页)
    下午。    一辆白色宝马轿车,驶离村子,朝镇上而去。    胡炎看着开车动作娴熟的女司机,心里有些奇怪。    当然不是奇怪柳清雨,为什么开车技术这么好?    而是她为了给自己老爸玩个大的,准备震一震他,这几天都猫在家里写综艺策划案。    谁料,午饭后的胡炎,一说自己上街买东西,她竟然二话不说就跟来了。    “姐,你的策划案写完了?”    “没呢,改改改,一直改,就是不满意,唉,炎炎,你说我是不是太笨了?”柳清雨苦着脸扭头看着胡炎。    胡炎的眼睛却赶紧看向前方,有些紧张道:“对,你是挺笨的,聪明人开车都知道看路。”    柳清雨赶紧回头,认真开车。    “哈哈哈,炎炎,你说你学什么不好,偏学相声,说话都不正经。”    看着路开车的柳清雨,还是让人信得过的。    胡炎笑道:“逗人开心,不是挺好的吗?”    “可是你小时候的老实样子,半点都不见了,真是学坏了!”    胡炎一愣,无话可答。    确实,说相声的没有老实人,因为早被饿死了。    村在镇边,十几分钟不到,俩人驱车来到了镇上,停在超市门口。    男人逛街,不能称之为逛街,因为根本就不逛。    逛一遍超市,再逛了旁边两家小店,转眼不到半个小时,胡炎把所有东西全部买完。    “好了,咱回家吧!”    跟在后面打下手的柳清雨顿时傻眼:“啊,这就回去啦?”    “呃,好吧,逛逛!”胡炎挠头尴尬道。    柳清雨顿时乐了:“这还差不多!”    东西放好,锁好车,俩人并肩走在街上,这回才算真正的逛街。    上回急着回家,胡炎匆匆而过。    这回倒是有时间,边走边看。    不时,胡炎发现,宁镇还是那个宁镇。    尽管很多地方已经大变模样,但是曲艺之乡的韵味还在。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对比。    其他城市的乐器店内,吉他、钢琴、架子鼓之类的西洋玩意儿居多。    但宁镇的乐器店内,那些西洋乐器少,反而像锣鼓、唢呐、快板、二胡、笛子等物更多。    还有路边的老戏台,屋檐下的彩谱雕文,带扮相的红色剪纸,京剧脸谱玩具……    打眼望去,视线之内,总能看到曲艺的影子。    甚至他还看到了一家快板加工作坊。    前店后厂,原料就是后山上成片的毛竹。    当然,也不可否认,所有东西都在明显淡化,逐渐走向消失。    可惜,也无奈。    也许几十年之后,出生在这里的孩子,便再也没机会感受到这种韵味了。    是进步,还是退步?    胡炎在感慨,柳清雨则不管这些。    杨柳青年画、抖空竹、陀螺、蝈蝈笼子、鸭油包、冰糖葫芦、小宝栗子……    小时候玩过的物件,吃过的小吃,逛到哪里买到哪里,乐得跟个孩子似的。    当然,买归买,拿肯定是不拿的。    等胡炎醒过攒来,怀里已经被某人塞得满满当当。    回车卸货,一人一串冰糖葫芦,换个方向继续逛。    胡炎突然在想,以后是不是得找个不爱逛街的媳妇才行。    只是,这世上有不爱逛街的女人吗?    不时,俩人越走越偏。    突然,柳清雨惊喜道:“炎炎,快看,那里竟然有个算卦铺子,我们过去看看。”    胡炎顺指一瞧,果然看到巷内的一家铺面上,垂着一杆飘旗,上书一个大大的“相”字。    “姐,你这传媒大学的高材生,还信这个?”    “好玩嘛,哈哈,走走走!”    柳清雨来了兴致,说完便朝相铺而去。    胡炎摇头,只能抬步跟上,别让这脑子时灵时不灵的家伙给人骗了。    腿走得长,见识就广,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