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七章好人阿德 (第2/2页)
「不瞒您,新米一斗八十文,您要吗?」 「红米呢?」 「一百文,最低价了,不然掌柜的该骂我了!」这般,他就买了一斗红米而去。 在之后,他又去了布街。 早在天津开关之后,大量的海船云集,不知不觉就形成了一片产业链。 不只有粮街,还有铁街,船街,以及眼前的麻布街。 此麻布街专门贩卖的是麻布品类,还有大量的麻绳。 盖因为制船业盛行,穿上所用到的麻布帆,水手的透气麻衣,以及麻袋,绳索等,都需要麻,故而就因为形成了一条街。 天津府的普通百姓,更愿意逛这物美价廉的麻布街,淘换到便宜的夏衣穿。 阿德自然是想着衣物,买了一件贴身的细麻衣,想象着女人的丰满,比手划脚地让伙计买来。 在这一刻,他面红耳赤。 片刻后,他左拐右绕,来到了一处偏僻巷中,找到了一户大杂院。 他走近左厢房,耳朵中传来了机杼声。 打开半掩的门,阳光透射进来,照在了一个身姿丰腴的身影上。 她坐在板凳上,丰臀挺巧,婀娜的腰肢让人垂涎,一股熟美扑面而来。 虽然她相貌平平,但是一股妇人特有的味道,让他难以释怀。 「玉娘!」 「阿德,你来了!」 二人相视一笑。 一个憨,一个痴! 就在这时,哭泣声响起。 床榻上,一个三岁大孩童醒来,瞪着眼珠子,看着母亲,又看了一眼陌生的大汉,忽然就哭了。 阿德只能暗骂一句,然后就不言语,任由女子安抚孩子。 片刻后,煮着红米粥,两大一小就吃了起来。 「玉娘,嫁给我吧!」 阿德鼓起勇气道。 玉娘闻言,浑身一怔,然后低头道:「阿德,我是有夫之妇,你是个好男子,应该找一个比我更好的才是。」 「不,你是最好的!」阿德强调道。 「我不能嫁给你!」玉娘为难道: 「陈二狗去了海外,不知是死是活!」 「他一定是死了!」阿德强调道: 「不然的话早就回来了,玉娘,我来养活你,这不比你每天忙活到天黑来的强?」 「这个家需要一个男人!」…. 「不行!」 二人挣扎着。 忽然,阿德好似了下定了决心:「既然你不愿意,那么我们一起去找二狗!」 「到时候就能知道他是死是活了!」 「如果死了,咱们就留在那里,继续生活,反正我也不想当水手了,天天提心吊胆的!」 这下,立马就让女人眼眶红了,含泪应下。 辞掉了水手的工作,带着存下来的五十块钱,阿德带着女人和孩子,坐上了去往金山城的远洋船只。 由于那里不断地招人,对于拖家带口最是热衷,故而就免去了船费。 船上的小吏不断地介绍着: 「只要去矿场挖金矿,每个月就有三块钱,包吃住,干上三年,就分十亩地,这可不比家里来的痛快?」 「而且,那里的地肥美多了,鹿就跟傻的似的,稍微挥动拳头就能把他们打晕!」 「而且那里就跟江南一样,温暖舒适,比北方暖,比南洋舒服,是移民的好去处,据我所知,今年就已经走了好几千人了……」 一路上听着啰嗦,阿德坐上了船。 海路上颠颠簸簸,倒是比南洋来的太平,一个多月的工地,他们一家三口就来到了金山城。 传说中这里有一座金山,朝廷广招人手去挖掘。 去了就给十块钱安家费,三五年就能回家。 玉娘的丈夫陈二狗就是这样,他忍受不了家里的贫穷,不顾怀孕的妻子,毅然决然的踏上了挖金 山的路途。 阿德愿意来此,也是因为听说这里有金山,再怎么也饿不死人。 而且在朝廷的讲述中,这里只比黑龙江远一点,跟去南洋差不多的距离。 抵达金山城时,阿德大失所望。 这里的码头极其狭窄,栈桥都只有一条,比不上任何一个海关港口。 登上陆地之后,才松了口气。 这里气候温暖,比江南还好一些,至少没那么湿热。 遍地都是树林就让人不舒服了。 「放心,我会帮你找到的!」 阿德心里七上八下,安抚起了玉娘。 他顺着人群来到了金山城。 这里仿佛内地的一处县城,若是说繁华谈不上,但是却修得坚固无比,比府城还要高大。 在城外,一望无际的原野上种植着大量的农作物,黄绿色的小麦让人心旷神怡。 阿德这才松了口气:「能种小麦,也就是说这里能活人,饿不死人!」 待到城内时,官吏和颜悦色道: 「到这里放宽心,有很多的房屋,任你们选,这是朝廷的福利,在别的地方可没有哦!」 虽然搞不懂为什么那么好,但阿德却问道:「老爷,我想找一个人!」 「他叫陈二狗,是我的好朋友,我这次来的原因,也是为了找他。」 女人紧紧抱着孩子,闭上了眼睛,生怕听到一个坏消息。 而阿德心里更是打颤,他生怕听到一个令自己伤心的消息。 「陈二狗?」 官吏疑惑了一句,然后扭头道:「你们先住下,明天应该就能找到了。」 「只要来到咱金城,谁的名字都会登记在册,怎么也不会没的。」 「就算是死了,也会记录的。」 三人这才回到了分配的房屋,买了锅,米,菜,柴,做起了第一顿饭。 炊烟升起的时候,两人满脸的疲惫。 这时候,邻居走上门,送来了两个大馒头。 「新邻上门,没有什么好送的,将就着吃吧!」 「谢谢,谢谢!」 黄白的馒头,让阿德胃口大开。 他忍不住攀谈起来,来到陌生的地方,他需要尽快的了解情况。 「来到这里,就别想着走了,谁也走不了!」 邻居叹道:「这是朝廷的政策啊!」 一时间,阿德浑身不是滋味。 感情那么大方,原来是因为这个。 翌日,阿德终于在破败的地方,找到了躺在床上的陈二狗。 他下半瘫痪,骨瘦如柴,全靠邻居隔三差五的投喂。 一家三口,变成了一家四口。 「阿德,你是一个好人!」 玉娘,陈二狗,以及街邻四舍都这样说着。 39314447.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