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九章改良 (第2/2页)
对地主阶级。 但凡租赁给佃户的土地,租金一年不得超过收获三成,但凡超过三成,地主赔以十倍利,本人不得参与科举,再犯,全家三代限制科举。 可以预料到,这项政策毫不亚于一条鞭法,只是更缓和了一些。 毕竟一条鞭法是在挖rou,而双减则是套上紧箍咒,限制土地兼并,缓和社会矛盾。 也更容易被开明士绅阶级接受。 这就相当于,你可以增加契税,但不能直接没收我的房产。 说实话,这项政策不过是封建社会内部的改良罢了,只能缓和矛盾,而不能解决矛盾。 但没办法,总不可能挖自己的根基,成全别人吧? 朱谊汐没有那些所谓无私圣人的穿越者那么高尚,一生不婚不育,就为了与自己什么关系都没有的普通人付出一生。 即使是兄弟姐妹,他也做不到如此,更何况是陌生人了。 “啪——” 将双减政策放下,朱谊汐扭过头道:“让阁老们过来。” 很快,内阁大臣们聚集而来。 一场小范围的御前会议,就此展开。 朱谊汐直接将双减的奏章传递下去,端起手边的茶水,慢慢地饮用了起来。 就是他观察着众人的反应。 内阁四人之中,表现各不一样。 首辅赵舒微微点头;深沉的张慎言难得露出笑容;阎崇信面露错愕;吕大器则抚手大笑。 “陛……” 话音过半,吕大器看到了众人的脸色,立马反应过来,这边的话立马收了下去。 “首辅觉得如何?” 皇帝问道。 “启禀陛下,此乃仁政也。”赵舒瞬间热泪盈眶,他自然知道这是皇帝的手笔。 但也正是因为如此,他才感觉今上不愧是皇帝,想他人所不能想。 “不损士绅之利而利万民,百姓欢腾,万民膜拜。” 这一句赞叹,深刻的道出了双减政策的根本——不损士绅之利。 相较于用刀子割rou,紧箍咒显得更容易让人接受。 谁都能看得出来,这项政策更利于社会的稳定,也更容易获得四民的支持。 须知,虽然士绅阶级有种种陋习,种种缺点,但开明人士也不再少数。 双减政策,就是对士绅们进行分化拉拢,让开明士绅和土豪劣绅斗,获得一派士绅们的支持,政策的推行将会更加顺利。 到时候不仅官场上有人支持,民间也有大把的人士赞同。 这才是真正的国策。 张慎言也抚须叹道:“民生多艰,如此仁政,百姓具会开颜,老臣不得不赞同,豁出了这条老命,也要支持。” 阎崇信、吕大器二人还能说什么? 只能一窝蜂的赞同支持,顺便对皇帝大夸过夸。 “此策可通与北方各省,待到南方官场干净之后,在推行到天下各处。” 皇帝一锤定音,声音极其洪亮:“到时候,天下何不太平?” 一时间,内阁大臣们皆顺从。 可以预料到,此策如果真切实行,对于国朝的稳固,是极其有效的。 “甘肃兵马汇聚,漠西蒙古诸部臣服,骑兵众多,如今又与罗刹国,正是抽出空来。” 吕大器终于得到了发言的机会,立马说道:“通过吐鲁番一战,叶尔羌不堪一击,畏我王师如虎,朝廷可攻伐之,必然一路顺畅。” 赵舒也赞同:“听闻其沙漠地区,遍地都是绿洲,也离不开绿洲。” “叶尔羌人根本就逃不了,只能在绿洲坐等王师,而漠西蒙古诸部则骑兵众多,一旦战事不利,纵马奔驰,徒劳的收获一些土地也无多大效果。” “不如打叶尔羌。” “好!”皇帝虽然心中也支持叶尔羌,但却不能明面上说出来,得由下面的人提出来。 而他来充当这个裁判,处于超然位置。 就像是双减政策,也借故是他人提出,而非是皇帝亲口述说,留存一些缓和的余地,对大臣和皇帝来说都有好处。 于是,到了年底封衙前,除了双减外,西北攻略上,也有了决断。 所有人都明白,朝廷只有两个选择,卫拉特蒙在古诸部,以及叶尔羌国。 卫拉特蒙古,即北疆地区,天山南北附近,进行游牧的漠西蒙古,也就是当年制造土木堡之变的鞑靼人。 而叶尔羌汗国,顾名思义,信仰和平教的回部民众,维吾尔人。 卫拉特蒙古攻略的目标一直是哈萨克汗国,叶尼塞河流域;叶尔羌则向南,朝着阿富汗,巴基斯坦境内进发。 可以毫不迟疑的说,如果论富裕程度,占据天山南北,尹犁河谷的卫拉特蒙古,绝对是第一。 毕竟南疆地区除了沙漠就是沙漠,最大的特产只是和田玉而已,要不是把控南疆丝绸之路,叶尔羌早就穷困潦倒了。 西北地方,一弱一强,百官们倾向各不同。 最终,得知内阁决定先易后难,将目标对准了叶尔羌时,朝廷内外一片哗然。 不过,与文官们意见相反,勋贵们则认同内阁的决定。 相较于已经接触火器,并且拥有数万骑兵的卫拉特蒙古,一直陶醉于葡萄美酒夜光杯的叶尔羌国更容易征服。 再者说,吐鲁番地区已经得罪其人了,如今彻底地消灭隐患,就再适合不过了。 只要叶尔羌被拿下,北疆地区也就不远了。 漠西蒙古虽然功勋更多,但不及叶尔羌功勋来得安稳,手到擒来。 此时安乐城。 “看来,朝廷已经有了决断。” 高一功抬起头,望着前方。 此时的吐鲁番地区,驻扎着三万明军。 其中有骑兵两万,步兵加火器营一万,可谓是整个西北的精华所在。 “总兵,是哪里?”众人纷纷问道。 “南边,叶尔羌汗国。” 剑指西南,高一功面露得色。 “兄弟们,建功立业的机会就在前方。” 高一功举起剑,说道:“朝廷已经带来谕旨,许下四点功勋,只要攻灭此国,此次封侯进伯者必然不再少数。” “朝廷绝不会吝啬爵位封赏。” “杀,杀,杀——” 在杀气腾腾的叫喊声中,大军向西而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