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904.边城武将不造反,是赵匡胤的运气好吗?(4200字求订阅) (第2/2页)
中,只有经过残酷的竞争,最后脱颖而出的胜利者,才是那个时代真正的人杰!” “曹cao就是这样的。” ……………… 刘备撇了撇嘴,你赢了吗? 你是死了吧! 怎么这么会给脸上贴金呢? 但刘备此刻也是对宋太祖赵匡胤有了很大的好感,你必须承认宋太宗赵匡胤的能力。 因为如果他处在赵匡胤的位置上,也只能选择像赵匡胤一样的做法。 男人哭吧哭吧不是罪: “不得不说,赵匡胤在宏观战略上,在国策的制定上,让我看出了大师的手笔。” “这样的治国能力以及局势分析能力,然后选择应对之策的政治能力,那在炎黄的皇帝中绝对是排得上号的。” ……………… 李世民此刻心里非常难受,每一个皇帝对赵匡胤的肯定,那就犹如一把尖刀,扎在了李世民的心脏上。 当时谈论他的国策,谈论他的贞观之治时,从来没有皇帝这么夸他。 更多的是嘲笑他无法改革,嘲笑他没有自己的东西。 李世民现在心里很难受,不创新的人难道就真的不值得被尊敬吗? 创新可是会死人的! 杨广就是例子呀,步子迈得太大,是真会扯着蛋的。 他觉得这件事情必须要好好的掰扯一下,不然宋太祖赵匡胤真会骑在他的头上。 千古李二: “你们都在吹赵匡胤的战略,你们都在吹他的国策。” “但你们不觉得赵匡胤这么做真的很脑残吗?” “给了边城武将这么大的权利,让边城武将可以用1万的军队来防守10万的契丹人。” “这比唐朝末期的藩镇割据还可怕!” “这些边城武将拥有的权力财势和兵力,那就远远超过了朱温,黄巢等人。” “赵匡胤这就是埋下了定时炸弹,他都不怕这些人造反吗?” “一旦任何一方起兵造反,赵匡胤不死也得脱层皮!” “所以我觉得赵匡胤这么做根本就是错的!” “他之所以能够维持这种局面,那全部靠的就是运气。” ……………… 靠运气吗? 朱棣皱了皱眉,其实他也想过这个问题,觉得赵匡胤是不是给了边城武将过大的权利? 可是这些边城武将还真没有人造反呀。 这就是他想不通的问题。 诛你十族: “其实我现在也纳闷,这些边城武将为什么就不造反呢?” “如果造反的话,那宋太祖赵匡胤的这个国策是不是就是错的呢?” ………… 这时候,聊天群中很多皇帝都摇了摇头,眼中满是嘲讽。 刘邦当时就很不客气,劈头盖脸就教训。 杀白蛇的不都是许仙: “我说李二呀,这就是你的政治水平吗?” “朱老四看不懂,那是正常的。” “毕竟这家伙主职业就是打仗的,对于这里面的弯弯绕绕,他肯定是没有时间研究。” “但你就不一样,你不是吹自己很牛吗?” “连这个都看不出来?” “赵匡胤这么干就是运气?” “一个武将不造反那叫运气,一年他们不造反那叫运气,所有武将都不造反,过了这么多年,这些武将还不造反。” “这能叫运气?” “我运你妹!” “你这才叫真的外行!” ……………… 刘备此刻也对李世民十分失望,就这种水平,那还好意思叫千古一帝? 你要这种水平的话,你放在三国时代,你就是秒跪的结局! 不管是你那种拼消耗的战斗思维,或者打仗的时候只会无脑吗? 那你放在三国时代,你能干得过谁? 吕布都能打得你叫爷爷。 男人哭吧哭吧不是罪: “很多人总是喜欢把别人的成功归功于运气。” “但却从来没有考虑过人家成功的底层逻辑。” “赵匡胤的这种做法怎么可能让边城武将造反呢?” “这脑子是被什么样的驴踢过,他才有这种想法?” “你的制衡之道,帝王心术,到底是怎么学的?” ……………… 秦始皇也是连连摇头,看来很多人的水平那就是流于表面,只能看到浅显的东西。 一旦涉及比较深奥的地方,立刻就会露出马脚来。 在他们这些大佬的眼中,一眼就可以看出,这些边城武将根本就不会造反。 或者说他们大概率是不会造反的。 怎么到了低水平人的眼中,就能笃定这些人一定会造反? 大秦真龙: “这就是思维层次的差距。” “很多水平低的人,他无法理解高水平人的思维层次。” “我只能说一句,某人的专业简直太差了。” ………… 李世民只感觉到脸上火辣辣的疼,陈通都没喷他呢,结果被刘备,刘邦还有秦始皇给喷了。 最关键的是,他到现在都不明白自己错在哪里。 为什么这些人如此笃定,那些边城武将不会造反呢? 这是他无论如何都想不通的。 ………… 比李世民更茫然的,那就是崇祯。 李世民都看不懂的东西,他就更看不懂了。 自挂东南枝: “你们真的把我绕晕了。” “五代十国为什么会造反?那不就是给你的藩镇太大的权利吗?” “所以他们才要一个接着一个造反。” “可现在你给我说:赵匡胤给了边城武将更大的权利,他们却不会造反,这到底是什么逻辑呢?” ………… 朱棣此刻也想这么问,因为他真的是不懂。 岳飞也是一头雾水,难道治国就真的这么深奥吗? 为什么总是反常识的? 陈通叹了口气,其实在治国的某些方面,那跟常识就是违背的。 因为要考虑了太多的人性因素,人性那是极度复杂的,而且人性又是多变的。 在某一个程度上,人性会表现出截然相反的情况。 看来他必须把这个问题说清楚。 陈通: “为什么那些边城武将不会造反呢?” “原因很简单呀,就是因为赵匡胤给了他们太多的权利。” “你可以理解为赵匡胤给他们的越多,他们的实力越强大,他们就越不可能造反!” ……………… 这! 朱棣此刻都想骂娘了,你这分明是胡说八道呀! 五代十国时期,就是因为给藩镇太多的权利,他们才会造反的。 你现在反过来给我说,赵匡胤给边城武将的权力越大,他们反而越不会造反。 我tmd都快裂开了! 求订阅,求支持,求月票! 今天的最后一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