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红花满地】第九章【1部分】  (第1/1页)
    清德宗光绪26年,1900年。中国南部沿海省份:    【宗姓家族成员,生一男孩。取名:宗聚金】    宗聚金的母亲,娘家姓施:    【清德宗光绪34年,1908年。沿海百姓自发组建,同海盗血战】    施姓、宗姓家族男丁,基本自幼习武:    【2个家族男性,不论辈份…凡能提刀上阵的,统统参战。之后,各姓族人或留家乡,或去各处都有】    1908年,宗聚金随父母、部分亲戚:    【前往中部偏南,长江中游省份。地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宗家经商很有信用,平易近人,当地大户】    说到此间,表一段旧话:    【清文宗咸丰年间,19世纪50年代。早期粗加工银元,也叫‘银饼’。商业往来流通,理论上每个硬币5钱银子。后来外邦银元传入我国,有个鹰图案,称‘鹰洋’】    外邦人机器加工,鹰洋很均匀:    【图案挺漂亮,每个7钱3分。若去哪里潇洒,口袋掏10个鹰洋,来一句:我结帐。放心,肯定满满一片恭维。红颜美眉最爱看,啥呀?自古美女爱大方,哪里都一样】    清德宗光绪15年,1889年:    【中国南部沿海省份,官府铸造银元。7钱3分每个硬币。不知为何,官府再下令改作7钱2分】    7钱2分大硬币,9成足银:    【上有龙形图案,民间也叫‘龙洋’。均匀齐整,看着就痛快,活儿漂亮。别看1个硬币,有购买力。找钱?铸小的】    7钱2分的国产龙洋,或7钱3分的鹰洋:    【在民间大规格。往下小规格,俗称‘银角子’】    3钱6分每个大硬币,俗称5角:    【含银比例86%。别看1个硬币,照样购买力】    1钱4分4厘规格,俗称2角。还不够:    【再铸7分2厘,俗称1角。再有3分6厘,俗称半角。此3种,含银80%】    国家发行龙洋,花纹漂亮有场面:    【那叫身份的象征。走亲戚串门,抓一把簇新龙洋出来。再跟一句:难得见面,馆子摆桌。放心,那威望‘嗖’地窜上高空】    不论龙洋,鹰洋,哪怕过去粗加工银饼:    【口袋揣2个,出门有底气。口袋揣10个,会误认自己很有钱。弄50个银元装布口袋,街上逛逛。麻烦了,为啥呢?入戏了。以为自己中国首富,出不来戏】    不说笑话。绝对比例平头百姓:    【没见过黄金大元宝。喜欢,朝思暮想!但是,只能想想。幻想一番,抓几个铜板买菜】    不是谁都能见着银元宝,或银元:    【许多清朝末年穷百姓,终其一生,最多瞧过大铜子儿,或干脆俗称‘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