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四章 你们好吗  (第1/1页)
    穿过拥挤的人群,周知坐上了地铁。    他去的是这几年一直唱歌的地方。    那里人虽然不是很多,可是风景很好,希望他的歌声能让大家多一些驻足的理由吧。    这个最后一夜,就当他最后一场演唱会了。    到站了。    该来的还是要来的。    他终究要收起他的一切幻想。    但是在此之前,他要尽情的挥洒他最后的青春!    哪能无悔。    不后悔。    明朗的吉他声中传来的是那些被岁月、被现实、被环境催的成熟、沙哑的声音。    有人停下脚步,看了一眼,然后离开。    有人倚在桥墩旁,不时的点着头。    夜晚,走在路上的大多都是为了生活而奔波的人。    他们走的匆忙,走得迅速,他们已经融入了城市的节奏。    周知在那儿一首一首的唱着。    就好像电影里快进一般。    路过的人,来来往往的人,就好像光影,就好像时间,从他身边流去。    他是这片风景中唯一不动的人。    他并没有摊开吉他包。    也没有喝水。    寒风冻僵了他的手指,打断了他的节奏,他停了下来。    没有保温杯,出门时带的热水应该凉了吧。    嘴唇干了,嗓子干了,还是喝口水吧。    虽然可能是透心凉。    不早了。    再唱最后一首歌。    就用这一封家书来问候他的父母吧。    虽然没有什么路人。    穿透心灵的口琴声传来。    这声音好似从旷野传来,空旷、悠扬,有着nongnong的乡土气息。    然后经过每一个路过的人的身边,从他们的身边路过,给他们以问候。    ......    声音一出来,就让人怀念起家乡来。    这个城市中,又有多少人是真正属于这儿的?    前奏的口琴声比原版要长的很多。    越来越动听。    他看到了一家三口站在了他的身旁。    爸爸mama中间牵的是一个小女孩儿,小姑娘的大眼睛在望着他。    他好像看到了自己的小时候。    又重复了一遍前奏。    然后放下口琴,稍微暖和些的手弹起了吉他。    这是最后一首歌,他们是最后的观众了吧。    他闭上了眼睛。    周知不知道的是大家听到了口琴声之后,听到那种让心灵颤栗的声音之后都不由自主的停下了脚步,然后不约而同的聚了过来。    周知没有看四周,因为他第一句开口之后眼泪就忍不住流了下来。    他闭眼,是想忍住,可是止不住。    这一句“你们好吗”的问候让他的声音之中都有了哭腔。    当他唱到他在这儿挺好的之后,他终于抬起头来环顾了四周,看到了这么多人过来,他的鼻音更重了。    他其实过得一点都不好。    天大地大,梦想没有家。    低沉、沙哑的声音中是依旧明朗的木吉他声,简答的问候中是纯粹的感情。    当周知唱到“其实我很想家”的时候,路边的人很多人的眼睛里已经泛起了泪光。    不仅是因为前面那些他们经常做的问候,不仅仅是因为他们的报喜不报忧,更是因为他们真的很想家了。    漂泊在外的人,在夜深人静,在团圆的节日中又怎么会不想家呢。    尤其是这么真挚的歌曲。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