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五章 三封书信观局势 (第2/2页)
怕不简单。 想到这里,他伸手取出了第二封书信。一看内容,正是王允写给他的。信中提及的内容和貂蝉所言基本相同,不过在结尾的地方,对长安沦陷,说的要详细许多。 长安城竟是被大量石俑攻陷的,此外,但凡战死的己方军士都纷纷复活,变作了敌人。令长安守军心胆具丧,最终城门大开不战而逃。 “亡灵复生!”周启脑海中瞬间出现了这个技能。紧接着便想起了冀州城外伏击自己的慕容嫣那一队人。这大胸妹子队伍里不是正好有个亡灵法师吗?难道攻陷长安的会是他们? 一想还真有这可能,石俑?应该是兵马俑吧。这几个人恐怕是先掘了秦皇陵,复活兵马俑后再进攻的长安。真是好大的手笔!技术含量忒高了。 不但如此,王允还提到,在涿郡,徐州,汝南,和梓潼几个地方都先后遭受到了不明的进攻。而涿郡已经得到确切的消息,在信发当天便已经被攻陷!想起刚进任务时收到的提示。这几个地方出现的变故,十有**和契约者脱离不了关系。 “动作都蛮快的嘛!” 这样看来,恐怕南中这边的事情还真得加快速度进行了。 第三封信出乎他的意料,写信的人不是何进,也不是美艳的何皇后,而是袁绍! 袁绍在信中,字里行间,言辞恳切地向周启进行了一番感谢。并隐隐透露出了一丝拉拢的含义。这显然是自己留在锦囊中的计策产生了效果。袁绍应该是从董卓那里取走了一块不错的地盘。 三国演义中十八路诸侯讨董卓,如今变成了两股势力PK。北方怕是要热闹一阵子了。 周启看着书案上摆放城三堆的信纸。思索了片刻,提笔回信。他自幼喜欢古诗词,对毛笔字也多有练习。虽然西汉时候流行的汉隶写的一般,可也勉强能看。 对于袁绍,他自然是呵呵哈哈,虚以为蛇,暧昧其词,先吊着再说。特别友情提醒了这位四世三公出生的官二代。在和董大胖对掐的时候,一定要小心曹cao。既然王允替他送信,那这回信必然会传回他的手中。 王允那里周启斟酌再三,言辞恳切地建议这位中御史大人,将拥护少帝的决心贯彻到底。时机成熟的时候,一定要大力促进袁绍与何进的关系。有了河北与河南两地最大的两股军阀做保障。至少这汉室江山还能维稳一段时间。 而回给貂蝉妹子的信,周启微微一笑。手中毛笔一挥,以词牌临时写就了一首词。想必这来自千年之后的文体又会让这位大美女惊讶一番。 既然要撩,那就撩出高度,撩出内涵嘛。 当晚送走信使朱贵,第二天一早,周启点齐了蛮兵。召唤出尼科尔斯,将这群蛮兵往异度空间里一放。当即展开飞翼,一路疾飞南中。 就在他动身前往南中的时候。 由于走时,又封了一百两白银的缘故,朱贵一路快马加鞭,不敢耽搁。中途连换两匹马,奔行两日,将信送到了洛阳。 王允收到信后急不可耐地将之打开一观。他本是保皇派,周启所提的建议正挠中了他心中的痒处。看罢整篇,王允忍不住拍案叫绝。 “此子隔岸观火,事无巨细,洞彻分明。真乃奇才啊!” “何人当得义父如此评价?”貂蝉听到禀告说朱贵已经返回,匆匆往内堂中赶来,却远远听到王允突然感慨,忍不住好奇出声询问。 “呵呵,除了那靖南侯外还能有谁。吾儿一看便知。” 貂蝉接过信从头到位详读一遍,越读越是惊讶。这靖南侯根据袁绍的为人,将人心算的死死的。果然当得起义父这般称赞。心中佩服,瑶鼻却是轻轻一哼。 “尽弄些鬼域人心的伎俩。岂是大丈夫所为。” “哈哈,吾儿需知,这世上最凶险莫过人心。若能于险恶之处行走于刀尖,比那战场上只知一味好勇斗狠的武夫可要不知高明多少倍。何况此人武艺精熟,文武全才更是难得。切莫小看于他。对了此处还有一封他与你的信函。” 貂蝉便是为此而来,闻言心中暗喜,脸上却装作一片淡然。接过信件打开一看。 只见洁白的信笺上,上书几行文字。右首当头写着“定风波”三字。禁不住循着字迹轻声念出声来。 “莫问青篱掩俗尘,絮缠丝柳院前纷。 荷伴夏蝉歌悦耳,听否,风悠池水月撩人。 欲探西窗依烛影,犹醒,尚余残酒驻腮唇。 何日琅璜归信雁,谁盼,凝徊朝晚寄来春。” 念罢貂蝉双颊微红,一双美眸凝注这从未见过的语句,久久无语。 “好一个定风波,好一句风悠池水月撩人。” PS:本文诗词,除引用唐诗宋词之句,皆老猫原创,如喜欢诗词的朋友可多交流。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