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92章 雨夜** (第1/2页)
“这个很简单,就照你们现在挖的这种方法,在院中找一个地方挖坑,不过这坑要挖的深些,最好是长方体的。【】要挖一人多高,里面垫上干土,然后把红薯码放进去,在地面上用玉米秸或者别的植物干草盖一个盖子,再在上面压上土。在一头留下一个口子,用一块木板盖上就行。要吃时就打开盖子让一人下去捡一筐提上来就行,然后再盖上。” “这种法子能保鲜?” “当然能何鲜,我们家乡的农民都是这么保存红薯的,可以保存到春天。” “这样真是太好了,”老头有些激动,“原先我们收了红薯因为保鲜时间短,我们就天天吃红薯,直到红薯有些发芽了才又每天挖出一些来切成块,晒晾一下去霉味再接着吃。虽然是饱了肚子,可天天吃红薯实在是受不了。现在有了这方法,那就好办了,不必天天吃红薯了,中间可以吃些别的杂粮交错着吃。有了鲜红薯每天吃剩下的还可以喂猪。” “对,再放些干红薯叶子和藤就能喂猪了。”汤小小点头。这种喂猪的法子农村是很普遍的。 “到过年就有年猪杀了,自家吃不完再卖些也能给孩子买件新衣裳穿了。”老头子旁边的老婆婆欢喜的说,“把麦子留下过年吃馍。” “怎么不能吃馍吗?”汤小小记得在燕国为奴时吃的是野菜粥和硬玉米面野菜窝窝头。 “因为要把红薯吃了,麦子交了官粮就剩不了多少不舍得吃馍。”老婆婆不好意思地说。 “红薯也能做成馍吃啊?”汤小小不解。 “红薯怎么能做成馍呢,都是水物件。”老婆婆吃惊。 “把红薯用搜子搜成片,晒干收起来磨成面不就能做成红薯馍吗?” “搜子是什么东西?我们村里也有人把坏些的红薯切开晒一下好保存,可是哪里能磨成面,太湿了。” 汤小小实在没有想到战国竟然是没有红薯片子的,那么红薯粉条就更没有了。 “你们村有没有木匠?”这句话是汤小小问绿客家的。 “公子是想?”绿管家有些欢喜。如果这位公子能想出好办法把红薯变成馍,那可真是一件大喜事。“村里自然是有,如果公子不嫌累,我们——” “走,回去,我让木匠做一些搜子教村人搜红薯片子。”汤小小兴冲冲地回了绿野别墅。姬哙并没有多话,一路跟着回去。 一进碧竹轩,汤小小就对姬哙说:“齐人竟不知红薯还能做成粉条,那才是好菜呢?竟天天啃着煮红薯真是想不明白。” “姬哙坐下,看了汤小小一眼说:“为人不可全抛一片心,你不必把所有的法子都教给他们。教这些就对得起他们的招待了。” 汤小小笑了,“怎么快大哥这么小气,不会想着要我把这些法子全留给燕国,别让齐国人学了去吧。” “你说对了。我正有此意。燕国地处北方,奴隶甚多如果这法子可行,扩大红薯种植面积,对百姓实是一件福事。”汤小小只是开玩笑,没想到姬哙这么痛快就承认了,反而不好再说什么。 快风让内侍端上茶,两人才喝一口绿管家就已经带着两个木匠进来了。 汤小小用毛笔在罗纸上画了一副搜子的草图。其实这是一种极简单的工具,就是一块长方形木板,靠前头中间挖一个细长方形口子,在里面装上一副铁制刀片。工作时把搜子放到凳子上人坐在上面压着,然后一手从地上拿红薯,一手就势在刀口上来回按着搓动,红薯就从口子中落到地上,变成一片片的薄片。 按照汤小小画的草图,不多时两个木匠就做成了两个搜子,绿管家让人提一篮子红薯进来,汤小小给众人演示一遍搜子的使用方法。大家看着一片片红薯从搜子上掉下来,一会堆成一个小山。绿管家拿起一片看时,薄的很。 “用这样的工具一家两三个,在地里直接搜好,把薄片撒地里晾晒干了再拾起来装袋就行了。” 这方法极是简单方便,绿管家大喜,木头村里到处都是,用不着花钱。刀片使得铁不多,村里买些铁来让铁匠打成刀片就成了。 绿管家感激的看了一眼姬哙,心说驸马就是不一样,这是真心爱护公主封地的百姓来。当然他们以后也是驸马的百姓。 木匠一回去就说驸马是好驸马,和公主一样是个为百姓着想的驸马,专门带了朋友来为百姓解困。 消息传开了,村里的百姓都非常高兴,纷纷提了鸡蛋和时鲜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