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年之大土匪_第232章 警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32章 警觉 (第1/2页)

    新式转轮骑枪不过半个月就造出来了,为了解决气密性和安全问题,帝国的科研人员专门制造了一个可以板起的盖子,刚好把转轮弹仓和枪管后膛的结合部包裹起来,使之射击的时候不会喷出硝烟和火花伤害射手眼见,装弹的时候那个盖子必须板起。

    不过****虽然制造出来了,可是用于实战还需要一段时间,而且该枪还存在威力不大的问题,并没有批量生产,正在不断的改进当中。

    由于是骑枪,不能造的太长,科研人员改变了把柄的角度,使之枪柄与枪身成八十度,看起来有些像后世的冲锋枪,而且初步估计,该枪的造价将达到100银元一支,这个数字是以前火枪的两倍多,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不过在江涛的承受范围之内,不过为了更加安全可靠,最近一段时间是装备不上了。

    不过最近,帝国的科研中心却根据大明的火箭技术研制出了一种新型火箭车。

    该车其实就是以前的战车改装的,侧面拥有四十个独立而又排列整齐的81毫米的炮孔,可发射直径80毫米的火箭弹,而且几乎可同时发射,此车被江涛命名为火箭车,整个车重三千斤,需要四匹战拉拽。

    该火箭弹长1.5米,通体用铁皮包裹,前半截装有颗粒黑火药和铁弹珠,后半截是用来驱动的,根据延迟火引,可在火箭弹失去动力之后的1秒钟之内发生爆炸,对建筑和密集人员都拥有巨大的摧毁力。

    不过的作战距离只有1000米,也就是说最好用来对付固定的目标,而且由于延迟火引半路可能熄火,有时会出现哑弹,不过由于帝国对质量要求比较高,哑弹的概率为百分之1。

    最大的缺陷就是造价高昂,一枚火箭弹价值两百银元,火箭车一次性发射,就消耗8000银元。

    所以帝国并没有大肆装备,只是装备了特战一师,该师是最近一年新组建的,主将便是精通特种战的钱宗,此师只有1万人,却个个是精锐,不管是单兵搏斗,还是野外生存战、丛林战,或是夜袭战,都是帝国最精锐的部队。

    此部队是帝国皇帝的直属部队,拥有一百门火箭车、三百门虎蹲炮、一百门100毫米步兵炮,而且人人拥有长短两支枪,一直被江涛雪藏,此次对满清作战,江涛准备把他们派上战场。

    …….

    大雪纷飞迎来了华兴元年,经过新年的放松,整个帝国又开始急速运转起来。

    这一年面临迁都的巨大盛事,北方诸省亦喜亦忧。

    相对于其他省份,帝国对北方诸省的控制力稍差一些,不过当帝国都城迁到北京之后,将又是一个光景。

    帝国的重工业正在发展之中,铁的产量已有剩余,以至于现在帝国开始流行四轮铁制马车。

    而钢材除了满足于帝国的武器制造和机器制造,只盈余些许,江涛一直眼馋于军火贸易的利润,也就动了心思。

    向其他国家出口先进的火枪,江涛是绝对不容许的,不过出口一些钢制刀具却问题不大,在帝国的插手之下,用纯钢制成了戚家刀也就列入了贸易的项目。

    而输入的国家,江涛也经过筛选,首先瞄准了朝鲜,一万把军用戚家刀运到了朝鲜,一把的价格竟然卖到了200银元以上,翻了将近十倍,还是供不应求。

    主要原因还是该刀不仅锋利坚固,而且大方美观,一般的日本长刀和军用戚家刀对砍时,断的一定是日本长刀。

    对于想要在日本捞钱的朝鲜士兵来说肯定想要拥有此刀,不过江涛只是向朝鲜出售了三万柄军用戚家刀,又向老挝、安南等国各出售了五千柄军用戚家刀,赚了一些小钱。

    不过帝国的轻工业发展的势头太猛,国内根本消化不了这么多货物,造成货物堆压,引起了一连窜的不良后果。

    工业的发展最怕生产出来的货物销售不出去,由于帝国的轻工业运用了蒸汽机技术,节约了劳力,货物的成本远远低于世界上的所有国家,其中有皮鞋、棉布、服装、各种酒水、镜子、日用品和工艺品等等。

    可是帝国的殖民地只有朝鲜和日本,日本油盐不进,朝鲜国小,也销售不了多少,江涛只好派出使者去威胁安南、老挝、暹罗等国,这些国家以前都是中国的藩属,如今西方殖民主义势力逐渐渗入这些国家,可是中国的影响力和威慑力还是远远大于西方的。

    一个个派出使臣重新对大华帝国称臣纳贡,唯独缅甸没有来,大华皇帝大怒,命众藩属国回去组建联军打倒缅甸,并平分缅甸的土地和人口,否者就是和大华帝国过不去。

    这些藩属国的国王对此喜忧参半,对于土地和人口人人都有野心,可是缅甸的新国王吴世璠也不是好惹的,强大的暹罗都被打得溃不成军,不过更厉害的大华帝国更不是他们敢违抗的,忙整兵备战,一时整个东南亚草木皆兵。

    在一个月的时间安南、占城、老挝、暹罗等组成四国联军,刚安定下来的缅甸立刻又战乱起来。

    而在此期间,帝国的商人悄悄的把货物倾销到这些国家,这些国家当地的小作坊那是对手,大多经营不下去破产。

    而大华帝国为了提高四国联军的战斗力,出售了一批从满清手里缉获的鸟枪,这些国家虽然喜欢西方生产的火枪,可是大华皇帝的面子不能不给,只好苦着脸买下。

    江涛很满意诸国的态度,赠送了四国国王一小部分上等丝绸,毕竟战乱的诸国对于帝国是有好处的,特别是帝国将要进行大规模的灭清战争。

    而且能够使之成为帝国的商品倾销地,还能够压制吴世璠的实力,使之腾不出手侵扰帝国的南疆,这才是江涛最大的目的。

    此时这四国就数暹罗领土最大,实力也最强盛。

    其实16世纪以后,西方殖民主义势力就逐渐渗入暹罗。1516年葡萄牙和阿瑜陀耶王朝签订了第一个条约,规定葡萄牙人可以在阿瑜陀耶城、丹那沙林、墨吉、北大年、六坤等地居住、经商和传教。1598年西班牙和暹罗签订通商条约。1612年英国被允许在北大年开设商馆。1617年荷暹签订通商条约。特别是在纳雷王统治时期(1656~1688),希腊人C.华尔康担负了阿瑜陀耶王朝的外贸总监和财政大臣的重要职务,他利用职权,与法国殖民主义者勾结,使法国军队进驻暹罗,取得了对曼谷和墨吉的控制权。

    也就是说荷兰对这些国家控制力并不多强,他们已经感受到了日益紧张的海上形势,对于大华帝国违反约定插手东南亚事务,他们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过他们老早就向威廉三世申请扣押大华帝国的工匠和海军将士,就是为了抓住大华帝国的把柄。

    以至于到此时大华帝国派遣到荷兰学习造船技术的人员和海军将士到此时还没有出海返航。

    江无伤和龚凯军心中憋了一肚子的火,此时荷兰方明显放慢了造舰速度,以至于去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