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八十八章  (第1/2页)
    张举子名张奇生家是贫寒之家,能供出个读书人,已经是掏空了家里的老底。哪有多的银钱置办聘礼。    一向以正直敢言著称的言官安米禄欣赏张奇生的才华,动过把自己的女儿下嫁给张奇生的念头,后来知道张奇生定了婚约这才作罢。    这样一来,安米禄更欣赏张奇生的品行。不为权势富贵所迷眼。知道张奇生家里拮据,便赠了张奇生百两银子。    张奇生的母亲便拿出了五十两用作聘礼的银子。    勉勉强强凑了聘礼,在平常人家,还算是不错的。    可顺娘眼界高的很,自然是看不上眼,心里嫌弃寒酸。静姐儿的嫁妆算的上丰厚。    顺娘开了那么多年的杂货铺攒的银子加上最后把铺子卖掉得到的银两共有一千两多。留了一半在家里,带了六百两来了京城。    京城物价高,蔬菜瓜果也不能摘自家田里的了,都需要掏银子买。顺娘身边的银子却是只多不少。    月明轩算的上是日进斗金,顺娘几个月的工钱也拿了近百两的银子。这还不是大头,那些个夫人太太每每给的赏钱可是顺娘一个人拿的。都是富贵人家的夫人,讲究的就是派头,金银锞子怎么会少?    这样一来,顺娘身边竟有了一千五百两之多的银子。    顺娘只拿下了二百两银子傍身,一百两办酒席等。其余的一千二百两全给了静姐儿做嫁妆。    便是那些小官家里头,都不舍得给姑娘千两银子做嫁妆。    新郎骑着高头大马来迎新娘。    静姐儿在闺房里扭捏的盖上红盖头,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别哭花了妆。”顺娘说道。自己的声音却也是哽咽了。    丫头和其他差不多岁数的姑娘在一旁说着话。    咦?怎么静姐儿嫁人,只有顺娘一个人在?    “诶?怎么这么一圈没见着静姐儿的奶奶啊?”丫头拉了个眼睛圆溜溜。脸蛋圆溜溜的姑娘问道。    “静姐儿有奶奶吗?不知道啊。我听我娘说顺娘不是个寡妇吗?”。那姑娘反问道。    “啊?”丫头差点惊呼起来。    顺娘怎么可能是个寡妇呢?    圆脸姑娘笑道:“你不知道啊,静姐儿的爹说是贵山县县丞的女儿。她爹在她小时候得了暴病死了。她娘一个寡妇把她带大也不容易,今儿嫁了好人家,她娘也遂了心意了。”    家里有个做小吏的夫妻,即便是死了,也比个杂货铺老板强。    这大概是顺娘的想法吧。    只是这做爹爹,做奶奶的,静姐儿要嫁人,居然都不知晓。真是可悲。    顺娘只是写了封信给了静姐儿的爹,轻飘飘的写了句。静姐儿嫁人了,路途遥远,你们就别来了。    这可把家里的两个人气坏了。    七十多岁的老太太逼着儿子带他来京城找孙女,顺便教训教训那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儿媳!    圆脸姑娘拉住丫头的手:“你叫什么名字,怎么没见过你?”    “哦,我叫罗衫,和静姐儿是老乡。”丫头说道。    “我叫季圆圆。”圆脸姑娘笑道,两只眼睛眯成了一条缝。果然是人如其名。    “花轿来了!花轿来了!”六七岁的小孩童最爱这种热闹的喜事,糖。点心什么的根本堵不住他们的嘴。一个个嚷嚷着堵到了门口。    张奇生笑眯眯的从白马上下来,从同来的同窗手里拿过红包分给了小孩子们。红包里头有包了八文的,有包了十八文的。    “哦~~娶媳妇儿喽,接新娘子喽!”小孩子拿了红包就散了开。    顺娘抹了抹眼角的泪。    喜娘背着静姐儿出了门。静姐儿坐上了喜轿。    “顺娘,大喜的事,你哭什么。该笑。”旁的婶子笑着对顺娘说道,“静姐儿嫁了个那么好的夫君。以后就是享福了。我们做爹娘的,可不就盼着孩子能有个好归宿嘛。”    “走。去院子里吃喜酒去。小心去晚了没位子!”顺娘收拾好自己的声音说道。    院子里也是热闹的很。    张奇生只见过静姐儿几面。漂亮温柔有气质,真的是不能再好的妻子人选。    两情相悦从来都只存在于戏文当中。娶个能给自己带来助力的妻子,而她又恰好是漂亮的温柔的,那真算是不错了。    坐在白马上的张奇生不自觉的摸了摸自己的胸口,那里有一块劣质的玉佩,是他曾经以为会相守一生的人送他的。而现在是他辜负了她。    吹吹打打到了张奇生住的地方。    巷子也有繁华和偏僻简陋之分。张奇生住的巷子已经近乎于是贫民窟的感觉了。    一大家子十多个人住一间屋子的有许多,没地方住,直接倒在别人屋檐下的也不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