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九十七章 撤府 (第1/2页)
第四百九十七章撤府 面对李世民的谢字,唐瑛却只是笑笑,她有她的目的,而这些,却是不会告诉眼前这两个人的:“唐瑛还是天策府的人,又承诺过太子,这些都是尽力之事,当不得太子一个谢字。” “孤……” “太子事务繁忙,唐瑛就不再打扰了。”把话说完,唐瑛站起要走,大晚上的,还是早点回去为好。 李世民眼看着唐瑛要离开,满眼里不舍,却说不出挽留的话。唐瑛装作没看见李世民挽留的目光,向他和长孙无垢行了一个中规中矩的礼后,转向外走去。 长孙无垢看懂了李世民的渴望,马上赶上唐瑛,笑着就去拉她的手:“meimei,今夜不要走,好吗?” 唐瑛站住,定定地看向李世民,见对方满眼炙地看着她,她不说话,过了一会儿,笑了:“jiejie,唐瑛眼下什么都没了,倒是无所谓。不过,请太子您给唐瑛的家人留点面子,成不?毕竟,李世大总管还是我的义兄,毕竟,陛下说过,我要嫁人,他要下旨。” 长孙无垢拉住唐瑛的手一下子放开了,而李世民的脸色也瞬间变了。 望望不再说话的两人,唐瑛轻笑一声往外就走:“下,太子妃,半年而已。” 等唐瑛的影走的看不见了,长孙无垢才轻轻走到李世民的边,取过一旁的披风给李世民披上,嘴里劝道:“下,唐瑛说的也在理,是得给她一个体面的仪式。再说,她一直沉浸在郑氏他们的影里,下得多给她一些时间,她毕竟与我们不一样呀” 李世民缓缓地点了点头,心中虽有些不舒服,到底不好强求什么,转一把搂住长孙无垢的腰,往内走去:“时辰不早了……” 武德九年六月十四,皇帝下诏,命中书令封伦和尚书令陈叔达趋东宫辅助太子处理常事务,同时,将边侍候数年的太极总管高无庸派去东宫,服侍太子,不得怠慢。太子李世民感怀皇帝的一片苦心,当携太子妃与子,亲赴太极与皇帝共进晚膳,父子唏嘘感怀中渡过了玄武门事件后的第一次正常家庭小聚。 武德九年六月十六,就在皇帝和太子李世民第一次做出和好姿态后的两天,皇帝李渊将原边的几个重臣就叫到了两仪,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退位的想法,并交给裴寂一纸手书的“朕当加尊号为太上皇”的诏书。 太子李世民得裴寂等人传话后,惶恐不安,亲自到太极请见皇帝,再三劝阻皇帝让贤之心。皇帝但笑不语,留太子用膳后,太子方辞去,皇帝亲送至外。这是玄武门事件后,皇帝和太子第一次一起出现在众臣面前。 武德九年六月十七,幽州大都督庐江王李媛打出为前太子建成报仇的旗号,起兵叛乱,未等朝廷派兵镇压,时任幽州右领军将军的王君廓设计将李媛斩杀,传首长安。 武德九年六月二十六,就在庐江王的首级被送到长安后的第二天,皇帝突下诏书,撤消天策府,免去太子李世民天策上将的官衔,同时免去天策府各司任命的官员,也包括了郡主李瑛的天策女将之职务。 承乾里,唐瑛笑着接过了免职诏书,顺手递给灵云,命她保管起来。 望着唐瑛笑盈盈的神色,灵云很是不解,在她看来,唐瑛应该是宁愿做天策女将,也不喜当什么郡主:“郡主,你很高兴吗” 唐瑛点头:“说不上高兴,不过,这总归是好事。” “好事?灵云不懂。” “你自然不懂,这一纸诏书,可是大有讲究,与我倒是罢了,太子那边,可高兴着呢。” 灵云更不懂了:“啊?太子下的天策上将都被免了,天策府也没了,怎么会高兴呢?” 唐瑛笑道:“你笨呀你见过当皇帝的人,还当什么将军吗?见过当皇帝的人还在外面开府设衙吗?” “没见过。可是,太子……”灵云猛地反应过来了:“郡主,你的意思是,太子要,要当皇帝了?” 灵云虽然刻意压低了嗓门,唐瑛却没一丝顾忌:“哈,灵云,你怕什么。皇上的这道诏书,就是这个意思,皇上有心要在近期要把帝位传给太子了。你说,太子那边是不是该高兴呀?” “唔,就是郡主说过的,皇上要去做太上皇了。那,郡主,如果你要……嫁给太子的话,是不是也要先取了这郡主的名份呀?” 唐瑛缓缓点头:“你说的没错。” “那……皇上什么时候下这道旨意呀?” 望着灵云迫不及待的样子,唐瑛淡淡地摇摇头:“我哪儿知道皇上的事。不过,你提醒的对,我是该找皇上谈谈这事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