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卷八 怛罗斯 第二百三十五章 攻取石国(上) (第1/2页)
枝城,在粟特九姓胡中,它处于最东方,是九姓胡中仅次于康国的第二大国,因其国内多鹅卵型巨石而取国名为石,尤其在都城拓枝城附近有一块叫“法尔哈德”巨大的岩石,更是拓枝城的标志。 唐显庆三年唐廷正式确立石国都城拓枝城为大宛府,以其国王屈昭穆为大宛都督。 石国对于李庆安有一种特殊的意义,第一次攻打碎叶时,那支不堪一击的石**队,还有那两个争夺王个的石国王子,甚至还有更早以前,那具被黄沙掩埋的石国人骨骸,在它身下,他现了那颗燃烧着火焰的宝石,燃烧着的火焰却让李庆安想到了石俱兰那热情奔放的笑容,仿佛还在他眼前晃动,一次偶然的避遁,如飘落在唇间淡淡的紫丁香花瓣,佳人已去,却让李庆安一直难以忘怀。 河中的盛夏季节酷热难当,浩浩荡荡的唐军队伍在一望无际的原野上行军,士兵们骑在马上,脸庞已被晒得黝黑,马背上有他们行军的革囊,每一名唐军都配备着长矛、横刀、圆盾和弓箭,他们背着水壶,不时手搭在眉头上向四周眺望,这片陌生的土地让唐军们充满了好奇。 在队伍的后面则是抬重大车,由数千辆平板大车组成,每一辆大车由三匹骆驼拉拽,车上满载着粮草和各种军用物资,三千唐军骑兵护卫左右,这些抬重由宁远国派来的一万军队负责运送。这时远方一队骑兵飞驰而来,为斥候校尉对李庆安高声禀报道:“禀报大将军,石国使者求见!” “人在哪里?” “在十里外,未经大将军许可,他们不敢近前 “他们?。李庆安问道:“来了多少人?” “来了一百余人,并带来一万头羊,说是搞劳唐军。” 李庆安嘴角露出了一丝嘲讽的笑意,事到临头了,才赶来烧香,自召在碎叶整顿兵马一个月,他们却不来。以为自己就止步于碎叶吗? “带他们上来!” 斥候校尉答应一声,调头向草原尽头而去,李庆安调头问向导道:“拓枝城离这里还有多远 向导是名长年在丝绸之路上奔波的突厥商人,起了个汉名叫马万里。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 见李庆安问他,他便指着远处一块巨大的圆形岩石笑道:“大将军看见那块岩石没有,它叫“法尔哈德”就是石国的标志,离拓枝城还有约五十里,岩石旁边便有一条河,叫金雀河,河水清澈甘甜,夏天时,我们一般都会在河边宿营,天黑后趁凉爽赶路,明天天亮时正好抵达拓枝城。” 此时已快到中午,正是一天中最炎热之时,李庆安听他说得有道理,便下令道:“在前面河边宿营,天黑后行军!” 唐军们一介。个都晒得无精打采,听主帅下达了宿营的命令,众人立复来了精神,加快度向前方小河赶去。 李庆安骑马经过这块叫“法尔哈德,的大圆石,足足有后世的十几层楼高,占地二十几亩,走近了才现,它原来是一块巨大无比的鹅卵石,而旁边不到百步便是一条清澈的小河,看得出这里原来是一条巨大河流的河床,经沧海桑田的变迁,河流已经消失,只剩下一条宽不足十丈的小河。 事实上李庆安并不知道,一千多年后。他的脚下便是乌兹别克斯坦的都,著名的中亚大城塔什干。 唐军已经开始在河边休息,他们在河边只休息半天,因此没有扎营帐,只是就地休息,河边挤满了饮水的人马,人喊马嘶,热闹喧天,数十名骑兵则在上游巡视两岸的情况,这是在河边驻营的要点,防止有人投毒和拦截河水。 就在这时,远方出现大片白色的羊群,羊群两边有骑手挥舞长鞭驱赶,在羊群后面跟着数十名穿着黑色长袍的粟特胡人,这是求和的石国使者来了。 在河下游约两里处有一座木桥,很快,羊群塞满了木桥,纷涌而至,数百名唐军骑兵飞驰着迎了上去,片刻,将十几名黑袍男子带到李庆安面前。 一名年长的白老者在李庆安面前跪了下来,后面全部跟着跪下,老者将一只放有石国泥土的金盘高高举起,用汉语高声道:“大唐敕封顺义王、石国吐屯特勒进献石国土地予安西李大将军。” 李庆安愣住了,他打量了老者一眼,问道:“你就是石国正王特勒?。 粟特诸国皆实行正副双王制,也就是一国内有两个国王,这种制度的起源不详,石国也不例外,正王被称为吐屯,而副王被称为伊捺吐屯,伊捺在突厥语是小的意思,因此副王又叫小吐屯,目前石国的现状是正王亲大食,副王亲唐,但今天来的却是正王。 其实在大食东扩之前,石国无论正王还是副王都是忠于大唐,开元初年,石国正王莫贺咄跟随北庭节度使盖嘉运共击突骑施苏禄之子吐火仙,在碎叶大败敌军,立下功勋,被唐廷封为石国王,加特进,赐旌节,次年又册封为顺义王,现在的正王特勒便是莫贺咄之子,继承了他父亲的封号顺义王。 事实上,特勒今天不过五十余岁,,“土了场大病几乎死尖,身体自虚弱,再加卫唐干四,随时会找他们清算大食旧账,巨大的压力使特勒不到一个月便须尽白,今天他是亲自来向唐军请罪。 “奴就是正王特勒,无颜见天可汗节度使大将军,请大将军治罪”。 说完他将金盘放在地上。脱去黑袍,袒露着上身,背上插着荆条,这却不是石国的传统,而是特勒年轻时在长安时学来的汉人规矩,“负荆请罪”他脱去衣服,后面的随从都一齐脱去了黑袍,跟国外一样袒露着上身。 李庆安并不因为他插几根柳条在背上就把他扶起来,也不因为他是石俱兰的父亲就优待他,他冷哼了一声,厉声道:“因为大食人不在你身边,所以你带柳条和土地来请降,可如果大食人在你身边,那你带来的将是长矛和刀箭,是不是!” 特勒吓得连连磕头,含泪道:“奴就算有一万个胆子,也不敢与天朝为敌,实在是奴被大食人胁迫,被逼出兵,事实上石**队已经被大食人控制,出兵进攻碎叶都是大食人自己做出的决策,奴根本就没有插手的余地。” 如果李庆安没有汉唐会的情报,他或许会相信特勒之言,但汉唐会的情报已经很清晰地告诉他。北庭第一次攻打碎叶时,石国并没有受大食人胁迫,相反,当时大食正处于内战,对遥远的石国控制得并不严,当时大食只有一支孤军驻防在北方的阿史不来城和担罗斯城,由朱迪尔率领,无论是阿史不来城还是恒罗斯城,离拓枝城都较远,当时的石国是完全自主的,但正王特勒却派出一万军队支援朱迫尔,而这一万军队由他儿子远恩率领,便是由他做出决策的铁证。 李庆安望着这个满脸泪水、外貌诚恳地老国王,他忽然想起了历史上高仙芝曾经做过的事,高仙芝和今天他一样,率军来讨伐石国,以和谈为名,将石国国王特勒及其贵族骗出城,全部虏获,然后纵兵洗劫了拓枝城,至于高仙芝为什么要这么做的原因,历史上却没有交代,现在李庆安明白了,高仙芝一定是和自己一样。看透了石国国王的虚伪。 他淡淡一笑道:“事情不是一两句话便能说得清楚,也不是你把土地象征似的给我,我就能控制石国,这次我来石国,是要彻底解决一些遗留问题,不过有一点你放心,我手下的唐军不会屠杀普通平民。具体该怎样处置你,进都城后再说。” 说完,李庆安一挥手,“把他们带下去!” 康国都城撒马尔罕,河中地区最大的袄教神庙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