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明_第706章 朕是皇帝,没有人比朕更强! 【求月票!】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06章 朕是皇帝,没有人比朕更强! 【求月票!】 (第2/3页)

疏……”

    王承恩小心翼翼的说道。

    “又弹劾哪个?”

    崇祯很不耐烦的说道。

    一听是弹劾的奏章,崇祯的心情,就更加的不痛快。他最恨的就是大臣们斗来斗去,弹劾来弹劾去,将朝政搞得一片混乱,乌烟瘴气。他每天收到的奏章里面,至少有一半是贴着黑色的标签的。黑色的标签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就是专门弹劾人,找人麻烦的。

    对于这类奏章,崇祯一般都是有时间的时候才看,要是没有时间,干脆就不看了。因为,看与不看,差别真的不是很大。即使不看奏章,上朝的时候,也能知道大概。每天上朝,大臣们都是你弹劾我,我弹劾你,一点解决正事的办法都没有,攻击起其他人来,却是十分的起劲。

    他现在仿佛有点明白,为什么当初的嘉靖皇帝和万历皇帝,都不愿意上朝了。哪个皇帝愿意每天上朝,就听到那些大臣们吵来吵去,弹劾来弹劾去的啊?特别是那些言官,就跟嗡嗡嗡的无头苍蝇一样,逮住谁就咬谁。你要是出言喝斥,他们反而更加的嚣张。因为,他们最喜欢咬的人就是皇帝了。

    以前的皇帝暂且不说,崇祯几乎每做一件事情,无论大小,都要被言官们拿来批驳一番。最近闹得比较沸腾的一件事,就和崇祯有关。田贵妃的老子,也就是国丈田弘遇,最近不知道和太仆寺的人有什么关系,弄了一些战马出来贩卖,最后也不知道贩卖到哪里去了。

    东厂和锦衣卫将事情报上来,不知就里的崇祯,下令彻查。结果,查到了国丈的头上。田贵妃可怜兮兮的在崇祯的面前哭了两场,崇祯觉得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不过是一两千匹的战马而已,价值不大,看田贵妃哭得可怜,心有不忍,就让东厂和锦衣卫,不要继续追查了。

    言官们不知道从哪里得知了这个消息,几十封的弹劾奏疏马上就上来了,纷纷要求彻查,要给大家一个交代。结果,愣是被崇祯给压住了。否则,田弘遇就算是被五马分尸,都无法满足这些言官们的要求。话说,无论是谁,只要心理承受能力要是稍微差点,都要被这些言官们逼死。

    是的,崇祯从来都没有反省过,自己有什么责任,他将所有的责任,都推到了大臣们的身上。要是大臣们,特别是那些言官,不三天两头就弹劾谁谁谁的话,朝廷不知道要安宁多少。但是,要是真的没有弹劾奏疏,他又要疑神疑鬼了,觉得下面的大臣,可能是抱起团来,一起对付他。

    “老奴不敢看。”

    王承恩恭恭敬敬的说道。

    “你拆开来念。”

    崇祯不耐烦的说道。

    王承恩将奏疏打开,发现乃是弹劾杨嗣昌的,内心顿时微微一惊。话说,杨嗣昌自从总督天下勤王兵马一来,还是第一次被人弹劾。这可是一件非常严重的事情。崇祯对杨嗣昌给予了厚望,努力栽培,殷切期待杨嗣昌立功,而别人却上书弹劾他。这根本不是弹劾杨嗣昌,而是直接弹劾皇帝本人啊。

    再一看弹劾者的名字,王承恩感觉更加的不妙。弹劾杨嗣昌的这个人,乃是翰林院编修兼东宫讲官杨廷麟。翰林院编修是芝麻绿豆官,无关重要,但是这东宫讲官,却是有点来头的。王承恩不由得把眉头一皱,心想,这个大胡子的杨翰林,在这个时候弹劾杨嗣昌,难道是要学当年的杨继盛?

    在宫中的这么多太监里面,王承恩的心地,可以说是最善良的,对崇祯也是最忠心的,也是最少过问政事的。但是,这并不代表他对朝中的局势就不了解,对朝中的大臣,就不熟悉。事实上,王承恩对朝政是无比的熟悉。比如说,这个杨廷麟,王承恩就是知道得比较清楚的。

    所谓的东宫,就是太子。因为两个儿子年纪还小,崇祯一直没有指定太子,两个孩子都在东宫一起上学。崇祯觉得自己还年轻,没有必要那么快指定太子。但是,作为未来的国祚继承人,外人不能不关心。因此,一切和东宫有关的官员,都是比较吃香的。

    杨廷麟是崇祯四年的进士,勤学好古,在翰林院是有名的才子,他和黄道周、倪鸿宝合称是三翰林。因为文章十分的出色,崇祯于是将他选到了东宫,给自己的孩子讲课。这么一个人,居然带头上书弹劾得宠的杨嗣昌,这可不是一件好事。王承恩简直可以想到,崇祯一怒之下,这个杨廷麟,极有可能又要被撵出京城了。

    果然,当王承恩拿起来杨廷麟的奏疏,朗朗地宣读起来,崇祯的脸色,越来越不好看。本来因为高起潜的事情,崇祯已经憋着一肚子的火,现在这个杨廷麟又来凑热闹,简直是逼着他发飙。听着听着,崇祯的火气就上来了,不由得打断王承恩,硬邦邦的说道:“他怎么说?把刚才那句话重读一遍”

    王承恩暗自为杨廷麟祈祷一句,然后规规矩矩的念道:“陛下有挞伐之志,大臣无御侮之才。谋之不臧,以国为戏”

    崇祯恼怒的说道:“这叫什么话?书生之见下边呢?”

    王承恩接着念:“杨嗣昌与辽东监军高起潜内外扶同,朋谋误国,虫蛀国库,武备顿忘,以至于此……”

    “停”

    “停”

    崇祯从椅子上跳起来,脸色铁青,用指头敲着御案,凶巴巴的吼叫起来:“什么内外扶同,朋谋误国,尽是胡扯你知道,这个杨廷麟是否同什么人朋比为好,故意攻讦大臣?”

    王承恩感觉崇祯是真的发火了,急忙说道:“奴婢不知道。”

    崇祯想一想,也想不出杨廷麟在朝中同什么人朋比为jianian。这个人的,的确是好的,性子是有些高傲。他和黄道周、倪鸿宝两人的关系,也不算很好。之前,倪鸿宝还上书弹劾过他,杨廷麟也上书弹劾过黄道周,暗指黄道周沽名钓誉。想了想,崇祯悻悻的说:“好,念下去”

    王承恩稳定心神,规规矩矩的念道:“总理卢象升以祸国责枢臣,言之痛心。夫南仲在内,李纲无功;潜善秉成,宗泽殒命……”

    崇祯把脚一顿,哼了一声,吓得王承恩的手一抖,不敢再往下念。崇祯突然走到王承恩的面前,一把将奏疏抢过来,直接撕成碎片,然后狠狠的一甩手,甩在门口的附近。门口的宫女太监,都被崇祯的这个剧烈动作吓坏了,急忙跪下来,不敢发出任何声音。

    “太不象话竟是肆口诋毁”崇祯在屋里走来走去,眼睛有点发绿,好像是黑夜里的饿狼。忽然间,他在王承恩的面前站定,绿幽幽的眼睛盯着王承恩,好像王承恩就是杨廷麟似的,忿忿地问道:“你说你说谁是李纲和宗泽?谁是耿南仲和黄潜善?何不说秦桧在朝?难道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