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明_第687章 教学之路,从职业技校开始!王府变学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87章 教学之路,从职业技校开始!王府变学堂! (第2/3页)

”好吧”张准承认”自己的悄是有些本来*置了。在正常的情况下,应该是先学文化理论知识,然居才动手实践。现在张准的说法”是先动手实践,然后再学习文化理论知识。甚至,文化理论知识这一块”有可能被直接取消。

    但是,在这么多的工匠里面”总会有一些人,能够接受文化理论知识,然后逆推”从而对数学、物理、化学等产生兴趣。要是在别的时候,这一点或许很难做到。但是”在虎贲军这里,有张准的有意识的引导”这是完全有可能的。

    这正是张准的目的所在。他就是要让一部分的人,对数学、物理、化学这类的知识,产生一定的兴趣。只有产生了兴趣,才会有时间,有心思投入到这方面的学习中来,才会积极的进行钻研。要是强迫他们学习,反而不美。再说”强迫他们学习,他们是否能够理解,也是个巨大的问题。

    要让他们产生兴趣,其实很简单,一些简单的诱导技巧就可以。比如说,虎贲军士兵有技能等级”工匠当然也要有技能等级。工匠等级越高”获得酬劳就越高。这个工匠等级”就好像是后世的工程师等级,全国通用的。

    对于一个工匠来说,你知道要这样做还不够”还要知道为什么必须这样做,能解释清楚其中的原理。这就很不简单了。一百个工匠里面,可能没有一个人能解释清楚。比如说”鹧鸪湾的造船厂,那么多的工匠,每天都有上千人的在干活。但是,懂得造船原理的,才有几个?

    想要成为人上人,想要在这么多的工匠里面脱颖而出,有志气的工匠,必然会努力的学习更多的科技文化知识。这时候,数学、物理、化学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就有用处了。这样的人不需要多,在一百个人里面”有三四个人愿意去钻研“有关的数学、物理、化学等知识”就会慢慢的渗透到所有工匠的心目中。

    随着时间的推移,必然会有更多的人主动的去学习更多的知识。因为,工匠技能比赛的等级,会越来越高”越来越瞩目。谁不想出人头地?谁不想居高临下?工匠们同样有这样的思想。而要做到这一点,他们就要比别人更加的出色。

    张准坚持说道:“我现在需要的是有技术的人,尽快的充实我们的技术队伍,就算是本末倒置,也必须迎难而上……”

    高弘图沉吟着说道:“,玉麟,你这是逆天而行啊!”

    张准期待的说道:“老师”你觉得可行吗?”,高弘图思索片刻,缓缓的说道:“,这个法子虽然逆天,看似不可行,但是实际cao作起来,或许有几分的希望……”

    张准自信的说道:“我认为是可行的。”,高弘图缓缓的说道:“玉麟,不能那么乐观。这个所谓的技工学校要开办起来”有几个先决的条件……”

    张准急忙说道:“,老师请讲。”

    高弘图清清自己的嗓子,有各不紊的讲述起来。他毕竟是见多识广的老油条了”张准提出来的建议,他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很快就能找到其中的难点和问题所在。他原来就是监察御史。监察御史是做什么的?就是专门挑人毛病的!

    第一个先决条件,当然是要提高工匠的地位。

    张准要让更多的人投身到工匠这个行当。贡献自己的毕生精力,就必须提升工匠的地位。因为以前,匠户是属于贱民范畴的,这让很多人都不愿意去做工匠。再说,所谓的奇技yin巧,还是有很多人抵触的”觉得这是不务正业。这思想的转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可是”这工匠的地位,怎么提高?政务部发文?当然不行。虎贲军早就颁布过,取消了所有的户籍。无论原来是什么身份,现在都是普通的民户。无论做什么,都不应该受到任何的限制。但是”在实际的生活中,若有若无的歧视,还是能感觉到的。这种歧视”绝对不是一纸命令就能解决的。

    要让大家感觉到工匠们的地位提升”最常用的办法,还是要让他们经常露脸,经常出现在公众的面前”让大家感受到他们的存在,让大家感受到他们的惊人变化这一点,和后世的每天宣传有异曲同工之妙。

    其实,虎贲军治下,工匠的地位已经有很大的提高。以前的工匠”连生活都无法保证。现在的工匠”收入还是相当不错的。尤其是工匠中的核心骨干”每个月的平均收入,都在三两银子以上。甚至有的工匠可以超过十两一个月。明朝的一个知县”每年的薪水,也不过是四十五两银子”平均分摊下来,每个月还不到四两。

    但是,光有钱还不行,还要让大家都觉得,去做工匠是光荣的。而做一个出色的工匠,更是光荣中的光荣。这个所谓的工匠,就好像是后世的技术人员,是应该得到所有人的尊重的。科学家,很多时候就是从技术人员中诞生的。

    遗憾的是,在明朝的时候,科学家并不是令人尊敬的一个词语。

    无论是徐光启还是孙元化”他们发明了不少的东西,都从来不会主动的提起。因为”他们并不觉得”这些发明,有什么光彩的。甚至”在某些时候,还因为这些发明有奇技yin巧的嫌疑,遭受到政敌的攻击。

    比如说,徐正明开始的时候”就是一个木匠。要是没有扎实的木匠基础,他也无法将“,直升机”,的各个部件都加工出来。历史证明”所有的发明家”都走动手能力很强的。学习成绩再好”动手能力不行,也成不了大气候。

    张准沉吟着说道:“搞一次公开的技能比赛吧!再搞一次大发明评选!我来亲自组织!”,举行大型的活动,是提升工匠地位的最好办法。就好像是后世各种各样的运垩动会一样,每隔一段时间,就给运垩动员露脸的机会。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