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七章 诚意 (第1/2页)
话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江湖,就有不会止息的叮叶! 大唐已经初见雏形。斗争绝不会因为战事的平息而停止。反而会变得更加激烈,更加残酷, 套用前世一句老话:要有政治头脑。 什么是政治头脑? 简而言之,就要要有继续战斗的准备。所谓高瞻远瞩,不过是一句堂而皇之的形容词罢了。 后世不就有一位伟人说过: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 李神通不是傻子,焉能看不明白这其中的奥妙? 不过他同样也很清楚,在未来的战斗中,他并不占任何优势。与其他李氏族人不同,他们或是从一开始就追随李渊,并肩作战。比如李孝基;或是本雄霸一方,手握大权,立下过显赫功勋。比如李叔良、李白驹、李德良李神通一开始并未参与太原起兵的筹谋,太原起兵之后,他被迫逃亡南山,更是在李渊入主关中的事情上,没有出过半分力。之所以能被李渊看重。说穿了就是因为他李氏族人的这个, 份。 现在也许好一些,可是在以后的话” 李神通不得不为日后筹谋打算。 他和李建成、李世民关系不错。可以作为一个保障。 但如果保障能更多一点,谁又能够拒绝?从目前来看,李氏族人当中。恐怕就是以李孝基父子实力最强横。 李孝基身为宗正卿,封笆王,拜陕州总管,可谓实权派。 而他的儿子,那个从未在李氏族谱中露面,甚至很多人都不知道的神秘人物,正坐在面前。 来到荣阳之后,李神通才算是明白了李言庆的实力。 薛收,河东薛氏族人,薛道衡之子,薛孺养子。 杜如晦,京兆杜家族人。是佛门宗族杜法真的族孙,大业年间进士出身,如今已经执掌一方。 姚义,狭石姚氏族人 长孙无忌,李言庆的妻兄,隋开国大将军,被称之为可与龙城飞将相媲美的长孙晨之子。未来,恐怕是霹雳堂的执掌人,在归唐降将丰。也颇有人望。如今驻守牛渚口,掌控荣、管重地。手段颇为高明。 这四人,皆前途无量。 再算上汲郡徐世绩,李言庆妻兄裴行俨,李言庆麾下大将苏定方,怕借有督镇一方的才干。 这还没有算上李言庆老婆,那位僚蛮公主宇文朵,在哦蜀地区的影响力。 谋者无数,猛将成群”别的不说。就以言庆那四大护卫来说,足以让李神通垂诞三尺! 这是明里的,李言庆已经摆在台面上的实力。 那暗里的呢? 李言庆还有多少暗着没有表露出来?哪怕李言庆将来不再掌权,以他父子之能,以他那些谋者和好友的忠心耿耿,以他的手段和才智,李神通甚至想不出,长安何人敢不惧言庆。这家伙的资本,太雄厚了! 雄厚到让李渊也会束手无策的地步。当然了,李渊对言庆的喜爱。也会是李言庆一大护身符。不和这样的人联手,不和这样的人成为朋友,李神通还能找出什么样的盟友呢? 李言庆一开始有些懵。 不过很快就想明白了李神通的心思。 其实,他何尝不想在宗室中获的盟友?李道玄算是其中之一,那么李神通将会给他增加更多筹码。 于是,他哈哈大笑,“叔父客气了,道彦大哥若愿留在巩县,我正求之不得。” 李神通轻呼一口浊气,这心里的一块大石,总算是放回了肚子里。 误会已经解除,自然就是歌舞升平。只是李神通高兴了,一旁的郑宏毅,却是手足无措,不知如何是好。 李言庆对郑家施加的压力,犹存! “言庆哥哥” 李神通父子离去之后,郑宏毅有些尴尬的走上前来。 李言庆哼了一声,没有理他。 还是李道玄一旁看不下去,轻声道:“六哥,郑公子唤你呢 按照李氏族谱中排序,在李言庆这一辈儿当中,言庆行六,李世民行七。只是由于李世民现在身份不同。故而大家都称他二哥。实际上呢。李言庆的年纪,可是比李世民的大几个月。 “你闭嘴!” 李言庆抬头,目光森冷。 李道玄本想为郑宏毅说两句话,可是被言庆这么瞪了一眼之后,立复闭上嘴巴。 我的今天,六哥这飙起来,怕二哥都比不得” 言庆深吸一口气,许久后,长叹一声,“宏毅,我知你身不由己。此事原本也怪不得你,论身份,叔父比你高;论辈分,郑公也长于你。可我很生气,你就算身不由己,也应该知会我一下。哪怕一封书信,哪怕简单一语,我都不会怪你,可你,竟默默随从!若非我有所防备的话,这一次岂不是要吃那下马威?最可恨,你竟然去帮着其他人,来算计我?” “我没有,” “你住口!” 郑宏毅委屈的站在一旁,却不敢再开口了。 从小和言庆一起长大,更跟随言庆在高句丽东征西讨。当年郑醒的事情,他没有站在言庆一边,言庆没有怪他。后来他得了朝廷封赏可最大的功臣,却闭门幽居三载。无所收获。 对言庆的厉害,郑宏毅可谓了解颇多。 那是一种自内心的敬畏,而这一次,他也的确是犯错在先。 “爷爷过世前,命我一定要好好照拂郑家。 这些年来,我也一直这么做。宏毅。你拍着胸口说,这几年来,我待你郑家,可有半分差池?” 郑宏毅,不知如何开口。 “算了,这一次的事情,我也怪不得你。 回去告诉郑公,摊丁入亩可以不执行,但租庸调必须执行”这,对你郑家而言,有好处。” “啊?” 郑宏毅抬起头,惊讶的看着李言庆。 言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