篡唐_第廿九章 黄雀(九千字)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廿九章 黄雀(九千字) (第3/4页)

信败退瓦岗寨。

    一时间,张须陀八风营之名。响彻河洛。

    原本蠢蠢欲动的各路英豪。也纷纷止步,观望态势。

    张须陀本欲乘胜追击,征伐瓦岗。却不想一场初雪突然到来!接连数日大雪,使得张须诧不得不停止攻击。大雪过后,道路变得泥泞而湿滑。加上距离已脱离了豪阳范畴,使得粮草辐重的运输格外困难。张须陀在几次犹豫之后,最终只得决定,放弃攻击,退守于牛渚口。

    “昏招!”

    李言庆得知张须陀退兵的消息,忍不住脱口咒骂。

    虽说在他内心深处,始终希望隋室能变得更加混乱,可眼见瓦岗破灭在即,张须陀却停止攻击。亦忍不住摇头叹息。

    “张须陀在齐郡虽说战无不胜,但终究只是一个闯将,而非帅

    薛收劝慰道:“张须陀能征惯战,却有妇人之仁。我曾听人说,之前练郡兵时,有兵卒太过疲惫,在校场上昏死过去,张须陀竟当众落泪。原本以为那是他的手段。可现在想来”

    如今蚁贼士气低落,若换做他人,定会不顾一切,乘胜追击。蚁贼不过乌合之众,只要再败几阵,势必会全军溃逃。那时候,就算是粮道不畅,张须陀也不需要去担心愕重粮草问题。”

    妇人之仁吗?

    也许吧!

    李言庆也听到一些风声,说张须陀之所以退兵,是不愿麾下部卒受酷寒之苦。

    如若真这样,那之前自己。确是高看了此人。

    不可否认,张须陀在齐郡战无不胜。可同时也要看到,齐郡蚁贼和瓦岗蚁贼有明显不同。不管是王薄还是左孝友,皆仓促起兵,麾下部众不堪大用,虽人数众多,但是并不值一提。

    而瓦岗不一样,自大业七年开始,至今已有六载。

    瓦岗可谓是神经百战之辈,和隋军有过无数次交锋,经验丰富。

    加之翟让麾下,也多猛将。勿论是单雄信还是程咬金,都多多少少精通一些兵法,更有黄君汉这等智将存在,非同小可。

    如今,瓦岗寨又有李密这样的人物,更使得瓦岗如虎添翼。

    李言庆此前设计离间翟让和李密,使得翟让对李密颇有顾忌。张须陀此时用兵,正是机会。

    他这一退回牛渚口,再想攻打瓦岗军,恐怕就要付出惨重代

    可是,李芊庆无法开口。

    张须陀也是倔强之人。不可能轻易改变主意。

    自己身为军府郎将,坚韧荣阳司马。如果过多插手张须陀的兵事,势必会引张须陀不满。

    李言庆思来想去,最终决定,亲往虎牢,面见张须陀。

    能听得进去,他就听;若是听不进去的话,李言庆也没有办法。反正,他已经尽到责任。

    工如李言庆所猜想的那样,互岗军此时。正被愁云笼罩口

    和张须陀连续三次交锋,瓦岗军皆大败而回。不仅仅是接失了数千精兵。还折了王儒信。伤了单通单雄信,军中士气可谓低落到了极致。本来,瓦岗攻取金堤关之后,声名大振,隐隐有天下英雄以瓦岗马是瞻的趋势。

    各路义军纷纷和瓦岗军联系,准备前来瓦岗投奔。

    孟让、郝孝德、王德仁等一干义军领,已派人前来和翟让接洽,准备在新年之际,歃血为盟。

    可现在,瓦岗三战三败后,孟让等人也都随之没了音讯。

    翟让心里也清楚。如果不能尽快挽回这种顾势,瓦岗军势必分崩离析。只是张须陀太强悍了!八风营战无不胜。攻无不取,令瓦岗军上上下下,都不禁为之惶恐,根本不敢和张须陀交锋。

    如此下去。又如何的了?

    翟让万分苦恼。于是召集心腹,前来商议。

    瓦岗军如今也算是人才鼎盛,武有程咬金单雄信,文有邸元真贾雄。翟让虽失去了自家侄儿翟摩侯,但实力犹存。

    他把所有人召集过来。商讨如何应对张须陀的攻击。

    “大将军既然有心抵御张须陀,何不将密公请来,一同商议?”

    程咬金在犹豫片刻后。终于鼓足勇气,向程让建议说:“密公谋略过人,想那张须陀,定不在话下。”

    翟让闻听,不由得眉头紧蹙。

    当初攻取金堤关,被李言庆施以离间之计。

    后来翟让也不是没有想明白,可是这心里,始终对李密怀有几分戒。

    “世人只知蒲山公。而不知大将军”长此以往,瓦岗还是瓦岗,却最终不复为大将军之瓦岗。”

    这是翟让的哥哥程弘私下里对他说过的话。

    翟让深以为然。加之李密设计说服元宝藏投降,王伯当又射杀了卫文通。使得李密在瓦岗军中,声威日盛。翟让已经感受到了。来自于李密的压力。所以在返回瓦岗之后,翟让对李密日益疏远,即便是有什么事情,也不会和李密商议。同时,他还加强了对李密的压制。

    比如把王伯当的兵权削去!

    比如把房玄藻、王当仁派出去,使之和李密分开,

    诸如此类的手段,层出不穷。为的就是让李密知难而退,自己乖乖离开瓦岗。

    若是李密真的愿意离开,翟让也不会为难他。昔日李密带来多少兵马,程让会全数奉还李密。

    偏偏,李密好像认准了瓦岗,始终不肯离去。

    这也使得翟让对他留也不是,不留爷不是。干脆让李密负责辐重粮草,在瓦岗充当后勤官。

    程咬金提起李密。让翟让很不高兴。

    可如今状况,似乎还只能向李密请教。

    翟让犹豫片刻。终于松口:“既然如此,那就烦劳知节亲自走一趟,请密公前来一同商议。”

    就算翟让愿意启用李密,也绝不会亲自过去邀请。

    也许这就是成大事者和普通人的差别吧刘玄德可以三顾茅庐。请得诸葛亮三分天下;翟让呢,即便是有求于李密,也不愿折节屈身。由此可见,魏征说的不错。程让非做大事之人!

    程咬金心里暗自感叹一声。不过在脸上,却没有任何表现。

    翟让肯定想不到。他这为了面子的一个。行为,却使得心腹爱将生出2心。

    坐在大厅里,翟让还在思考着,一会儿李密来了,究竟是该起身相迎呢?还是坐在原处不动!

    不一会儿的功夫。李密带着王伯当,随程咬金走进大厅。

    王伯当现在不再领兵。就呆在李密身边,平日里负责保护李密安全,闲暇无事的时候,聆听李密讲解兵法韬略。程咬金过去邀请李密的时候,李密正捧着一部,和王伯当说话。

    “三郎,你可知我这一世,最大的错误是什么吗?”

    王伯当摇头道:“学生不知。”

    李密把书本合上。轻叹一声,“我最大的错误,就是当初小觑了李言庆。此子端地妖孽无比。以十龄年纪,竟写出这等奇书。这三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