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三章 新年愿景 (第1/2页)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大晋正隆六年的新年到来了。 大年三十这天晚上,谢神策与谢老三、谢堤以及院子里的两个婢女吃了一顿年夜饭。 然后醉醺醺的谢神策也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时候被谁弄上床的,总之再次睁开眼,就又是新的一年了。 新年的大朝会据说热闹非凡。 鲜卑人在朝贡中又加了五百匹良马,双方的贸易合作再次深入。南宋的一位皇子请求晋国一位宗室女为妻。燕国再次表示了友好的倾向。秦国虽然没有什么表示,但是在盐铁粮食的贸易中投入相当大的本钱,扩大了贸易规模。 大晋经过战争不但没有显示出疲态,反而更加蓬勃了,就连往年一直不安分的山东马匪,在过去的一年都安静了不少。黄河的水患也不严重,远不能给晋国造成什么伤害,商业禁令的放松又为晋国的国库增加了不少的税收。 唯一不怎么让人开心的就是西北了。原本西北军扶植的贺楼部,在这次大朝会上显得有些倨傲。不过晋帝威临四海胸怀天下,自然是不会计较的了。然而晋帝不计较,不代表下面的大臣不计价。这才正月初一,据说就有好几拨人到四方馆闹事了。 西北军养了一条白眼狼。 这就是晋都中上层官员以及底层百姓所以为的。 当然也不全是傻子,什么养匪自重、捞取军功之类的话也是有的,不过很快就被普遍的看法淹没了。 谢家世子,哦不,晋阳公主驸马谢神威都与贺楼部少族长干了一架,还能说西北军是另有目的吗 不过世、咳咳,驸马爷那一架可是打出了风采又打出了水平的,四方馆门外聚集了许多了游手好闲的二世祖,虽然被驸马府的人拦在了门外,没亲眼见着里面的山呼海啸到底是个什么样子,但谢神威最终是浑身染血又毫发无伤的出来了,这就很能说明情况。 贺楼部的少族长连同侍卫不等到元宵佳节,便早早的走了。这件事情成为了元宵节之前,晋都最热门的话题。 在正月初二这天,谢神策在家见到了来访的司马家三兄弟。 这一次司马檀来的意图就很明显了,就是借拜年的机会表示心意的。 谢神策静静的观看着司马家兄弟与父亲谢裳的愉快相处。 对于谢神策,司马家三兄弟还是比较忌惮的,所以虽然偶尔有意的将话题向谢神策身上引导,想与谢神策作交流,但是都被谢神策礼貌而又直接的拒绝了。 司马家兄弟旁敲侧击的比如说谢神策遇险啊,比如说蔡家案件等等啊,谢神策都笑着以“缇骑的事情,一向是不能对外说的,请表哥见谅”给挡了回去。 谢神策搬出了缇骑司的招牌,三兄弟自然也就无法再问下去了。毕竟就是他们的祖辈父辈,在缇骑面前也是没有多大的发言权的。 在经过简单的试探之后,三兄弟大概知道了拥有缇骑司提督身份的小表弟,跟他们已经不是一个世界的人了。 至少在权力上、影响力上,谢神策已经甩开了他们不止一条街。 因为这种不平等,稍后的谈话三兄弟渐渐的将“尺度”控制在了一个不会显得轻燥浮夸又能带动气氛的程度上。 这话题自然就不会是政治军事而是文学了,不过显然,身边坐着一个“谢小先生”,这样的话题也是班门弄斧了。好在司马檀及时的将话题转移到了谢神策的三国风云上才避免了两位兄弟出丑的可能。这个话题就可以各抒己见了,必要的时候再请谢神策点评一下就能很好的带动气氛。 其实司马槿与司马杉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纨绔无能之辈,只是跟司马檀、谢神策等人一比,还是有些差距的。二人是长年受到司马瑜教育的,文学教养自然不会差,只不过司马檀看来,这两位兄弟可能还是对谢神策的诗才很是有不服的,所以言语之中多有锋芒,为了避免争论,这种情况下司马檀自然是做一个和事老为好。 你们就是再不服气谢神策的诗才,那也得拿得出一两首能让大伯赞不绝口的作品啊。一点都不知道掂量掂量自己...... 没见过这样争先恐后扇自己巴掌的。没见到谢神策直到现在都是风轻云淡的表情么人家根本就没有把你们放在心上...... 司马檀看着两个兄弟侃侃而谈,谢裳微笑不语,时而点头的样子,有点担心自己在谢裳面前的形象会不会被两个兄弟给拉低了。 谢裳是一个不温不火的人,虽然在大晋官场近乎隐形,但是每每有大事的时候,总能有他的影子。之所以说是有他的影子不是说什么谢裳是幕后推手之类的,而是因为每次的重要会议,都有他在,但是在人群中十分的不起眼,很少说话,作用基本相当于陪衬,就像一个影子。 一般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