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零二 战阵 (第3/3页)
很多很多。别的也就不说了,枯荣门的这个战阵不但需要考虑每个人之间的配合,还要考虑各种功法配合,法器的配合,傀儡的配合,灵符的配合,灵兽的配合,等等。虽然他们用的是十八人,但是陈子瑞他们这些枯荣门的头头儿们,可以说是在这战阵上面都是已经研究了近八十年时间,并且这还是因为有七煞追魂阵和八门锁龙阵的底子,不然的话时间,时间还会更长。
这里还要说一下,枯荣门他们的这战阵却也与普通的战阵完全不同的。因为大宗门的战阵往往也都是先有阵而后有人,也就是说大宗门是以战阵为基础来磨炼修士,然后再布阵。而枯荣门的这个战阵则先有人,而后有阵。也就以人为中心,将阵法以人为中心进行稍加改变。 也就是说,陈子瑞等人也就是在自己这些相熟之人的基础之上然后再不停的cao练,当他们这些结丹期的修士熟炼了这个战阵之后,再根据战阵的要求去配合法器和斗法方式,紧接着又再次完善。如此一来,枯荣门在战阵之上花费的时间也自然也就减少了很多。可是同样,他们的人数也就同样受到了极大的限制,所以到现在为止,枯荣门的这个战阵最多也只能用这十八人而已,在威力上这个战阵也是比大宗门的战阵小上了一大截。 但就算是如此,这威力也是不弱的。若是陈子瑞他们主要的十八个结丹期的修士布上这个战阵之后,他们甚至都有把握和三五名金丹期的修士斗上一斗。甚至有一次,懒残和尚,叶秋生,白心恬三人联手,外加六名虚丹修士,居然也根本不是他们这个战阵的对手。 除了这些外,陈子瑞在创立这个简化的战阵之时也还有自己的想法。因为战阵本身就有战阵的缺陷,那就是战阵永远不适合野战,因为战阵极容易被人突袭,这也就是战阵人数多的缺点。 而枯荣门的这个战阵,虽然人数极少,但是他们这个战阵的灵活性却相当高,并且他们这个战阵是攻防一体的战阵,如果是在外面大战的时候,各个小的战阵又可以相互之间组成不同的阵法来对敌。比如说,三个小型战阵也就可以直接组成一个三才阵,五个小战阵可以组成五行阵,到了那时候,这普通阵法威力也是相当的不差,更让人欣慰的是,在野战的时候,枯荣门这人数少却成了一种优势,因为他们的战阵很难被冲破。所以在野战之时,枯荣门将会大占便宜,甚至还可以形成只有自己杀别人,别人却碰不到自己变态局面,而这才是陈子瑞所真正期望的。 还有更重要的,因为枯荣门的战阵人数极少,战阵的防守的能力却是极强,若是有这些战阵在野战战场的话,那些没有练习过战阵的修士,却也都可以在战阵之中配合起来斗法。同时,枯荣门的普通修士若是在野战之中受了伤,那这些人也可以直接有个躲避的地方,所以枯荣门的这个战阵虽小,但是对枯荣门的以后意义重大。 另外,由于枯荣门战阵人数人,并且他们的战阵又是以人为中心而变化,所以枯荣门却可以直接将加入战阵修士的条件放宽了。可以让更多的人成为战阵的一员。 那些大型的战阵,往往也只有一种摆法,那样的话也就完全限制了修士的功法属性,可是枯荣门的这个小型战阵,却可以有七八种摆法,所以修士在功法上选择余地也大了很多。如此一来,枯荣门组成战阵的人数自然也就多了一些。 当然了,现在枯荣门的这个战阵依然还有很远的路要走,尤其是在制式法器上,那更是望梅止渴。 因为到现在为止,枯荣门的千炼堂虽然可以炼制地阶中品的法器,可是他们现在却连人阶中品的制式法器也都炼制不出来,更不要说地阶或者人阶极品的制式法器了,那更是还没影儿的事儿。而像制式法器这种东西,却对枯荣又太过重要,所以陈子瑞等众人却是更希望自己人能搞出来。 说实话,若是枯荣门让其它的大宗门帮着炼制制式法器的话,枯荣门以后受到的限制将会很多,也更容易暴露枯荣门的真正实力,所以陈子瑞后来也才拼命的发展千炼堂,这也是其中一大原因。 当然了,自从得到了妙法器的帮助,千炼堂在制式法器上已经有了一些经验。毕竟妙法器本身就是存在制式法器的,但就算如此,妙法阁现在最多也只是为枯荣门提供了人阶制式法器的一些工艺和材料炼制方法罢了,像地阶以上的制式法器的炼器方法,妙法阁却从来是对枯荣门讳莫如深。甚至枯荣门连看一眼人家地阶制式法器也都是不被允许的。 没办法,对于制式法器这些东西,妙法阁可是太清楚它的内在价值了,有道是,国之利器不可示于人,也难妙法阁会如此。 对于妙法阁的所作所为,陈子瑞等人后来虽然也是表示了谅解。但是陈子瑞现在却还是有些不甘心,他也总是想尽办法想找到这方面的工艺和样品。可是让他无奈的是,他的手头又没有太有份量的东西,所以这事情也就拖了下来。 除了制式法器之外,战阵这东西却也是极烧钱的东西,就算是枯荣门这最简化的灵动期战阵,却已经花掉了枯荣门数百万的灵石,到了最后,也才刚刚砸出来这十八人而已。当然了,陈子瑞他们这些结丹期修士组成的战阵自然是除外的。而这战阵难就难在所有人要功法相配合上,并且还需要所有人能共进共同,性格相投,在多数时候,每个人还要把自己的生命交到同门的手里,而这才是战阵最难的地方。 让别人决定自己的命运,这是战阵的起码的要求。而这个要求却是如此的让人难以接受,但战阵内的人又必须全部接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