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六十八章 不解 (第1/2页)
孔有为跟着林萧一路走出来,似乎还有一邪要说的样子,林萧见状,就提议一块儿去喝个茶,聊点儿事情什么的。 “好啊,我正有此意。”孔有为立刻就点头同意了,然后又说道,“如果不是担心林书记你工作繁忙的话,早就想要叨扰一番了。” “也没有多忙。”林萧听了就笑道。 市纪委这边儿的工作,显然是要比宣传部忙多了,毕竟干部任用和监督方面,市纪委要做的工作很多,这些是不争的事实。 只是作为一把手,林萧这个市纪委书记,也就是把握一个大概即可,若是每一件事情都要他来cao心的话,那还不得累死人啊 领导嘛,本来就是把握大方向的,只要路线不出问题,思路清晰,方法一以贯之,就不会出什么问题,或者还能够将工作给做好。 两人聊了几句,林萧就说道,“还是去你那里吧。” “也好。”孔有为点头答应下来。 毕竟去纪委喝茶,听起来似乎总有一些不大舒服的感觉,去宣传部那边儿就没有什么压力了。 林萧坐到孔有为的办公室之后,秘书就过来给冲了茶,然后就很知趣地离开了。 两位市委常委凑到一块儿喝茶,显然不是什么简单的事情,做秘书的自然知道这个时候应该怎么做。 “刚刚才知道,令尊竟然是林正南局委,真是让人有些意料不到啊。”孔有为一开口,就提到了林正南,倒是让林萧感到有些意外。 能够知道他根底的人,确实不多,却没想到孔有为这家伙居然先一步得知了,确实让林萧感到不得不刮目相看。 豪门子弟,其实也分为两种极端类型,一类人就是喜欢时时处处都将自己的家世挂在嘴边儿上的那种,唯恐天下人不知道他是谁的儿子,谁的孙子。 而另一类人则是不大愿意提及自己的家世,就像是林萧这样的,在青山的几年当中,基本上都是隐姓埋名,不肯提及自己的身世,有的时候甚至会觉得自己的家世其实是一种束缚什么的。 这样的两种不同的心理,自然是跟当事人的能力大有关系的。 “其实做豪门子弟,也未必就处处都沾光。有的时候,我们也需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东西。”林萧没有否认,只是有些感慨地说道。 既然孔有为已经认出了他的身份呢,那么再说什么其他的否定的话,那就有点儿不大合适了。 “那倒是真的,事实上任何人活在世上,都会有不如意的时候。”孔有为就感慨道,“我当年走上仕途,是从写材料开始的,就走了不少的弯路,磕磕碰碰走到现在这一步,也不容易。” “跟着宣传部,总是犯错误嘛。”林萧听了,顿时就笑道。 “可不就是这样子”孔有为也笑道。 机关写材料的,俗称“秀才”,听起来似乎很高大上的样子,但是在许多人的眼里,如果只会写材料,没有其它特长,多半会沦为“锈才”,大好才华给埋没掉。 “写材料,祸从笔出的例子可真不少。”孔有为谈起了自己的专业,不由得有些唏嘘地说道,“以前我就没少犯错误。” 基本上,各单位的笔杆子们,都有一项编外重任,就是宣传报道。这宣传,并非所有的东西都能写,有的时候就容易写出问题来。 “当年我有位同事,给一把手当秘书时,写了一篇一把手整治单位司机酒后开车的报道,一把手倒是满意了,却将二把手得罪了,因为醉驾司机是二把手的堂侄。”孔有为就对林萧说道,“后来,二把手当了一把手,少不了给这位同事穿小鞋。所谓跟着组织部,年年有进步,跟着宣传部,经常犯错误的说法,大抵如此。” “这算是无妄之灾了。”林萧说道。 当笔杆子,确实很容易得到上升的机会,但文章可以做敲门砖,但绝不能靠它搭官阶。 正所谓“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虽然古代有人凭一篇八股文平步青云,但那也只是偶遇一位欣赏八股文的上司而已。现今的领导赏识笔杆子,多凭报上的几块“豆腐干”。 持才傲物,这一点几乎是所有笔杆子们的通病。 有道是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领导日理万机,材料写得少,文字方面肯定要差一点,其它诸如酒量、夜生活、交际能力远在笔杆子们之上,而这些,才是官场上真正的受用。 如果仅凭文字功夫比领导强,就不满别人领导自己,就满腹牢sao、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