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二二章 俄国人服软了 (第2/3页)
的事情,其他像商量军务啊,跟广德秘密基地的科研人员开电话会议之类的,总之李永吉虽然很少在公众之间露面,但他是不可能真的做到什么事情都不管的。 这女人怀孕期间情绪总是容易波动,容易有烦躁之类的,所以前些日子殷素素就趁着李永吉出去搞时空交易的时候,跟丽丽一起,带着几个侍卫偷偷出宫微服私访了一回。 就是这次微服私访,让她听到了很多外界对她不利的谣言。 正所谓天子无家事,意思就是说,天子作为一国之君,就跟后世的大明星一样,一举一动都受到万众瞩目,因此他们的家事也是国事。 探究八卦是人类的天性,而天子的八卦就更是大家所津津乐道的事情。 李永吉作为中华帝国的开国之君,百战百胜,扬威与国内国外不说,而且轻徭役,薄赋税,人长的又好看,个人私德又好,所以威望在中华大地那是一时无两,就算是他的敌人,哪怕是苟延残喘的满清,对他也是欣赏居多。 这样一个近乎完人的形象,在国人心目中已经抬高到了神的地位,很难容忍别人说李永吉的坏话,就连他的女人,也总是用挑剔的眼光去看。 殷素素开始进入老百姓的视野,还是她被封为皇后以后,在此之前除了少部分人,很少人知道殷素素的存在。 这倒也罢了,但听说皇帝只专宠这一个女人之后,很多人就开始替皇帝着急了,又听说这个女人居然还掌握着权力巨大的内务府,担忧的心情就更重了,都觉得这女人必然是仗着手段迷惑天子,如果不加以限制,很有可能是要武则天第二。 中华帝国对于百姓的言论并没有过多的限制,所以大家也都敢畅所欲言,而这些人不敢说皇帝的事情,但说皇后就没什么顾忌了。 尤其是很多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读书人,他们满怀牢sao,可又不敢说皇帝,甚至也不认为是皇帝的错,于是就说皇帝身边的人,比如大臣了,比如后妃了,没有后妃,自然就说皇后殷素素。 简而言之,这些人就是愤青,只敢在茶馆等地方打打嘴炮,发发牢sao而已。 但偏偏这些话都让微服私访的殷素素听到了。 殷素素正怀孕呢,本来心情就敏感,而且实际上由于李永吉的专宠,她自己在感到幸福甜蜜的同时,也总是有一种惶恐与不真实的感觉。 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尽管跟李永吉关系密切,但李永吉身上依旧有很多秘密,而他的行为方式也总是跟正常人有所差异,这让殷素素觉得李永吉是一个十分熟悉的陌生人。 而且,殷素素天生性格温婉,当年颠沛流离的生活,又让她有一些被害恐惧症,总觉得自己现在的生活太好,怕自己的福气担当不起,很怕这一切就像梦幻泡影一样,忽然就破了。 以前她都是把这些担心压在心里,可怀孕之后。这些感觉就加强了,而这次微服私访听到那些喷子说自己的坏话,这种担忧的症状就更明显了。 或者说,听了那些人引经据典的说自己坏话后,殷素素也觉得自己似乎专宠后宫不妥。 殷素素不是不读书的人,相反,以前她的知识素养就是四大贴身女仆中最高的,后来又看了很多李永吉给她的书,尤其是历史书,所以对于古今中外的历史知道的还是蛮多的。 这些古今中外的历史书上大都记载了同一个道理。那就是女人如果被伟大的帝王专宠,下场往往都不好,而一个伟大的帝王如果专宠一个女人,那往往就会是昏庸的代名词,或者会向昏庸的方向滑落。 什么妲己啊,杨贵妃啊,武则天啊,克利奥帕特拉七世啊……一个一个的例子都在告诉殷素素,一个人霸着皇帝是不对的。是十分危险的,而身为一个皇后,断然不能有嫉妒心,否则也是部队的。是危险的。 正因为这样,所以殷素素才想让李永吉再找别的女人,这不是她的本意,只不过是她综合了各种信息。所作出的理智判断。 其实,他这已经属于忧郁症的范畴了,只不过强度还不算高而已。如果不注意,任由她这么自己胡思乱想下去,那只会让事情越来越严重,如果用一个词形容,那就是杞人忧天。 就在李永吉还想再说点什么开导一下殷素素的时候,忽然看到一名身材高挑,身穿黑色女士职业装的女子急速跑了过来。 这名女子一路跑来,但站在周围的一众男女侍卫却视而不见,根本就没有上去阻拦的意思。 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这个女子的身份不简单,因为她是皇后的亲meimei,皇帝的小姨子,同时也是内务府副总管兼代总理——殷秀秀! 由于殷素素怀孕期间不理政事,所以殷秀秀掌握了内务府的实权,而这些侍卫都是归内务府管辖,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殷秀秀就是他们的顶头上司。 要不是皇帝跟皇后在场,这些侍卫跟仕女之类的见到她还得鞠躬请安呢,断然不可能像现在这样视而不见。 只见殷素素快速跑到李永吉跟殷素素面前后,立刻规矩的一个九十度鞠躬:“参见陛下!” “行了,不用来那一套了。”李永吉一摆手,笑着道,“什么事情这么急?看看你,跑的脸红脖子粗的,一点也不像个女孩子了,这样子将来还怎么嫁的出去。” “嘿嘿。”殷秀秀一吐舌头,接着眨了眨眼,“我才不要嫁给别人呢,就算要嫁人,那也是嫁给陛下啊。” “呃,你啊。”李永吉摇摇头,“当着你jiejie就说这些话,不怕你jiejie吃醋啊。” “我姐才不会吃醋呢。”殷秀秀笑道,“不信你问我姐,就是她整天对我说这些的,说的我都烦死了。” “哪有,我只是……” “好了好了,都别说了。”李永吉连忙摆手,“秀秀,还是说正事儿吧,你这么急着找我,到底为了什么?” “哦,对了!”殷秀秀一拍脑袋,“陛下,大喜,大喜啊陛下。” “喜从何来?” “是俄国人,陛下。”殷秀秀满脸兴奋的道,“陛下,俄国人服软了,同意了我们谈判条件,答应割地给我们,我们赢了,我们赢了俄国人了,这难道不是大喜事么?” …… 俄国人的确服软了,除了赔款问题外,几乎答应了中国人的一切条件,而为了不赔或者少赔款,他们还多拿出了大量土地出来,用土地换赔款。 俄国人肯这么痛快的答应中国人的条件,本身就意味着俄国承认战败,反过来说,这意味着中华帝国取得了胜利,而且是对一个西方列强取得了大胜利,这个胜利的意义可比打败满清之类的还要高,可以极大的振奋民心,增加政府的公信力跟凝聚力! 要知道,随着中华帝国的成立,随着政府对洋务的重视,随着各种介绍西方的书籍在市面上大肆流行,随着公务员考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