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687章 嫌疑人的特征 (第1/2页)
韩队长再次来到邢宝华的小洋楼。 除了看望他一下,顺便借他几个人用。别看他现在有上千人的布控权,但真正的老手却很少,稍微一分开就捉襟见肘了。 邢宝华的护卫都是精兵,那素质没得说,上过战场,见过血,拼过人。 除了上千人的布控调动只适合包围,封锁道路,而真正能用在突击的人,只有几百人而已。 大部分还是新瓜单子,真正有经验的老手很少。所以,他看中了邢宝华的这十几个护卫。 为此用一个排的人数和邢宝华换换。 本以为邢宝华会不同意,要费一番口舌,他之前就看出邢宝华是个怕死的人,加上又在他最危险时刻,肯定把最好的防护力量留在身边。 谁知,邢宝华很快就同意了,把人交齐,就一句话:“把人给我找出来,不论死活每人奖一百万。我也知道你们不怕死,也知道你们顾忌什么,放心,牺牲的直接五百万给你们家里,保你们家里衣食无忧。我要是死了,你们就没这么好的老板,没人给你们发工资和巨额的奖金了。” 前面的话还很中听,后面的话,直接说胆小怕死不就得了。 这话确实很对,邢宝华作为老板,平时给的待遇是国内最顶级的,没有之一。 想再找这样的老板,那是相当的难。 韩队长带着十几个人离开,到了某大队营地,开始分配任务。突击队的中队长叫刘恒双,块头也很魁梧。 见到韩队长带领着十几个人进来,双眼微微一聚,他能看出这十几个人带有杀伐的气势。 目光坚毅,炯炯有神。要是透过他们那双眼睛,心先得寒一下。 “他们都是退下来的好手,人交给你,给我用好?”韩队长对着刘中队说道。 “是!” 刘恒双也知道韩队长的用意,毕竟想到他们要面对的是何等角色,突击队大部是新瓜蛋子,实际作战经验不足,缺少心理素质,要是有几个有着丰富作战经验老手带队,那简直就是现场教学。 他求之不得,很热情的招呼这些老手,见人就笑呵呵的敬礼捂手。 沪市刑j总队的刑侦技术人员已经到位,他们会根据狙击手所留下来的一些痕迹开展工作,并提供详细的线索。 就算狙在现场没留下什么痕迹,但他上下楼时,还是留下了足迹。 刑侦负责缩小范围,逐步把人找出来。 当找到人后突击队上去灭之。 现在的难题就是狙,藏在哪儿了。 之前那一对喜欢玩炮仗的男女再次被提审,还是加大力度的审讯。 之前已经交代得差不多,这次还得要榨一榨,万一有点有用的东西呢? 通过从医院和邢宝华身上的防弹衣上弄下来的两颗弹头分析,很快就知道了作案工具是什么型号的家伙。 苏制SVd,还是原版的。 咱们也仿制了一款,叫79式,看着相似,但弹道不同。 经侦技术员甚至还用了一个现场还原的技术,意思就是重建犯罪现场。 通过弹道的对比,加上邢宝华出现在现场的时间来分析,狙击手其实最终目标是潇天那,在准备的时候遇见了邢宝华到来。 至于为何不在病房把邢宝华和潇天那干掉,那是他没多少把握。夹角的视线受到阻碍,如果击中其中一个,另一个就能迅速的躲避开第二击。 于是他想到一个好的办法,就是计算好邢宝华下楼的时间,等邢宝华出现在院子里时,先给潇天那来一下,再给邢宝华一击。 时间都在掌控中,可没想到给潇天那一击时出现了意外。躲过一劫,留给狙的时间也不多了。 恰好邢宝华转身跑,才给了机会。 这分析的简直和狙想的一样似的,但对于现阶段来说,暂时用不上,倒是足迹分析那边已经出来结果。 男性,30-37之间,体重在135-150之间,身高在175-180之间。 别看有相当大的差距,在这年头这技术算是牛的,而且也缩小了搜索犯罪嫌疑人的范围,这就大大减少了时间。 刑侦这边还提出了一个重要的线索,那就是对方的任务没完成,会不会再来一击?这样的话他的作案工具就不会轻易丢弃。 一米二多长的狙,要是不拆的话,需要一个长方形的背包或者箱子。那么一个三十多岁身高接近一米八的人背着一个接近一米三的箱子。 走在人群中会不会太显眼? 找画师,画几幅同等身高比例的身材,背着背包或者箱子,甚至连手提着的都有。 这不是画像,而是个背影,重点在包或者箱子上。 这么突出的人,肯定会有人多看一眼。 还一个就是交通工具,如果没有人帮他提供车辆,那么他就只能租或者包租? 方向有了,那就开始行动。 以群众为基础,展开搜索。沪市各个区的街道大妈大爷们有了新任务,在辖区片警的带领下,展开街道卫生无死角的整治行动。 什么乱扔烟头啊!吐痰啊!抓住也不罚,就是批评教育一下。 老头老太们胳膊上也戴起了红袖箍,写个大牌子让大家讲文明,讲卫生。 而这些老头老太也从片警那边看到了背景画像,尤其是背着那么长的一个包。 只要看到有人背着70公分长到一米三以上的包,就喊片警。并且叮嘱,不要跟踪,不要搭话,不要阻拦。 不光发动群众路线,还有几队人马去沪市几家出租车公司和能租赁车的公司去调查寻找线索。 还别说,真有个出租车司机拉过这么一个乘客,他是在渡口码头拉的人,对方上车前他还看了一眼,还担心包长在车内不好放开。 当时还想着要不要把前座放倒,让乘客把包写着放。当时乘客拒绝了,让他开好车就行。 “你们之间还谈过什么话,他的目的地是哪儿。”来访的一位警官问道。 “问过,我当时就好好奇箱子里装的啥,这么长。”司机说道。 “他说什么?” “他说是琴。我也不知道是啥琴,或许是电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