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88章 大改 (第4/4页)
控股实验室。 三家单位全部都是独立。 只有大米电子工厂被单独弄成集体股份制。 新建的办公大楼,被划分两部分产权,一半给大米工厂,一半给大米科技。 实验楼划分给大米海纳控股所有。 在订单,财务支配上是大米科技说了算,也是主导其他两家单位。 邢宝华现在享受百分之百的股份,妥妥的私营。 其实他是在试探,如果上面真不允许,他会再次释放股份或者让出去。 大米科技,也可以看作一个皮包公司。 不需要太多的人,因为邢宝华已经把代理商弄成一个大网。联络簿在手,这就是财富。 更别说体验店和售后了。已经撒网下去,随时可以去遥控指挥。 实验室里的外籍员工和本土大学生等,全部归纳到大米实验。 后期,大米实验室会弄一个股权池,来保证和吸引人才来工作。 万事开头难。 邢宝华和高管们开了好几天的会议,引起厂里不少人猜想。 很多人都以为电子厂遇到什么困难,不然不会开这么长的会。这也是建厂以来头一回见厂领导们在开会上较真。 老孔在办公室里抽着烟,也是一脸的愁容。 由于没有长职务,他没资格参加会议,连旁听的资格都没有。 他这个知书有点难,现在还是光杆司令一个。 加上很多车间也装了门禁卡,更没资格进去,导致他想深入了解都难。 尤其是实验楼,那边那么多房子空着也不让人帮过去办公。也不知道邢宝华脑子怎么想的,挤在这小小的二层办公楼里。 他一直在想找突破口,可始终没找到那个恰入点。 如果这位老孔能换个思路去考虑,或许能找到一个出口。 他缺的是啥,厂职务。 有了职务不就有一些权限了吗? 可惜,他始终认为他是上级派下来的,是领导。也是代表了一种身份,也就是这种思维导致他目前的尴尬。 开了好几天的会,也想知道会议的内容。很是担心电子厂有什么解决不了的市,甚至还想说,有困难可以找组织嘛! 这不是还有上级吗? 会议开了四天半,总算在众人期待中开完。 会议内容会以文件下发到车间和科室。 当正式的文件下发下来。电子厂炸锅了。 惊天的锅。 文件中支持,每年在农历的腊月,开始汇总工作经验,同月15日,召开全厂职工大会。 为期三天。 当然,在不耽误生产下,要选举出代表来参与大会。 电子厂因为会议文件内容,炸了锅。 老孔在办公室看到文件,而是炸了毛。 嘴里直接囔囔着:“他怎么敢。他怎么敢?” 随后拿起电话给刘主任打过去,说道:“刘主任,我需要一辆车,安排一下,我有事情去市里汇报工作。” “对不起,厂里暂时没闲置的车。倒是办公区有几辆办公用的自行车,你可以使用。”刘主任在电话里说完,就挂上电话了。 同时刘主任也感叹,邢宝华这一手,做的真狠啊,这种魄力真的很少见。 先给职工们提前一个月知道消息,是让他们准备举荐代表进入职工委员会。 当然,在职工委员会里也会投票选出厂长,各级的中层管理人员。 厂里的事项,将由职工委员会来决定。 比如盖职工房,福利等等。当然,也要承担相应的债务问题。 大米改变了,不再是由一个人说了算。 这种改变模式,最先震惊的是那些远道而来的学习先进模式的师生们。 现在又有课题要研究了。 如果真要给即将改变的电子厂一个定义,那就是又要回到集体模式。 只是?现在的集体模式,有几家好过的。是否可取? 这些都在学者心中打了好几个问号。 随后的几天,媒体开始报道电子厂的新模式。 让所有员工持股的模式,是否值得推广? 这才很多舆论家,没在喷邢宝华,大部分都在观望。也有不少人为邢宝华拍掌说话。 很应景的一句话,邢宝华要实现了。 他是不是富人? 是的。 带动大部分人群!他把股份分下去,让跟着他干的员工达到财富均匀。 这种事儿没几个人能做到,但他邢宝华敢做了。 要是上面不给邢宝华发个锦旗,对得起他无私。 老李厂长放下手中的报纸,心里排腹道:“就他,还无私?值钱的都让他弄走了,就留下一个厂子当做代工厂。 我就琢磨着这小子憋坏呢?果然啊!现在看着都很高兴,账上可都是负债呢?年底能发下奖金去就不错了。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