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三一章 终身成就奖 (第2/2页)
开阔,风格更为明显,手段也更为多样。 比如说张树平,香港顶级美术指导,也具有出色的剪辑能力,后世曾为王家伟、关锦朋剪辑过多部有分量的电影,他的剪辑能力就是在给唐书璇做副导演的时候学的,而他本人也承认过,他的美术理念在形成过程中多少受到唐书旋的影响。 王家伟的《旺角卡门》中,也可以看到唐书旋电影的影子。 可以说,陈平安和她的方式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程晓东、陈嘉尚、杜其峰等人都给他当过副导演,拍戏时从他那里接受了诸多新知识。就连徐可、王京、关锦朋等成名大导演,也曾在给陈平安当副导演时,接触到诸多不同的导演理念。 请唐书旋来颁发最佳电影大奖,众人心服口服。 除了她对香港电影的影响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金像奖的主办方《电影双周刊》,其前身《大特写》就是唐书旋创办的。现在《电影双周刊》里不少高层,都是当年唐书旋《大特写》的工作人员。 然而陈欣健的话,却让众人大吃一惊。 唐书旋颁发的并非最佳电影大奖,而是组委会决定临时加入的一个新奖项——终身成就奖! 终身成就奖? 不知情的人对于这个突然多出来的奖项感觉奇怪,知情人却是满心疑惑。 不应该是专业精神奖吗? 今年的金像奖上,增加终身成就奖一事早就在讨论了。不过香港影坛流派太多,充斥着各种恩怨,说白了就是谁也不服谁,凭什么先给你终身成就奖?
于是组委会经过慎重的考虑,决定先推出专业精神奖。香港诸多电影公司大佬都知道这件事,可现在怎么变成终身成就奖了?准备颁给谁? 唐书旋简单说了几句,感慨他离开香港后这十年来香港影坛的变化,欣欣向荣蓬勃发展的势头令人欣慰。 从礼仪小姐那里拿过信封,拆开后看到里面卡片上的名字,唐书旋笑了:“但我接到组委会邀请,担任终身成就奖颁奖嘉宾时,我还曾有过疑惑,谁会是香港第一位终身成就奖获得者。 看到这个名字,我终于释疑。至少在我看来,他绝对是最有资格获得这个奖项的,因为他为香港影坛持续繁荣做出的努力和贡献,每个人都看在眼里。哪怕我在美国,也听过他的新闻。不得不承认,他是一个非常有魅力的传奇性人物。 线下面有请办本届金像奖,终身成就奖得主陈平安陈先生上台!” 唐书旋说出“陈平安”这个名字的时候,几乎没人想到他。虽然唐书旋的话中,几乎就是陈平安这些年的真实写照,但他太年轻了。 终身成就奖,怎么着也应该颁发给上岁数的电影人不是?他才多大? 陈平安也懵了,直至周惠敏用力鼓着掌轻轻碰了碰他,他才反应过来。 “我?” “你没有听错,就是你,请上台。”唐书旋笑着说道。 掌声响起,对于陈平安荣获这个奖项,没有人不服气。虽然许多人都觉得他年纪太轻,但他这几年里取得的成就,在香港绝对的前无古人。 即便影坛内流派纷争各有不服,但是对上陈平安,还真没什么人不服气。 不说这几年在香港取得的各种成就,黑马国际的庞大娱乐帝国,只说他在美国取得耀眼成绩,就足以让所有人心服口服。 “陈先生,恭喜你!”唐书旋主动与陈平安握手,将象征着终身成就奖的奖杯颁发给陈平安。 “谢谢唐姐,您叫我阿安就行了。” “那好,阿安,获得这个奖,有什么感想吗?” “有的。”陈平安顿了一下,“终身成就奖……我是不是太年轻了?” “哈哈哈!” 台下响起一片善意的笑声。 “年轻跟获奖有关系吗?放眼国际影坛,有哪个导演能在你这么年轻的时候,数次登上各大电影颁奖礼?又有哪个导演能在你这个年龄拿奖拿到手发软? 两部奥斯卡最佳影片,两个奥斯卡影帝都出自你手,你还是第一个捧起奥斯卡最佳导演奖杯的华人导演。虽然我在美国,但我也听说过你在香港的事情。 听说你最喜欢在演员籍籍无名时挖掘新人,而且看人非常准,每个被你挖掘的新人,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知道这回来香港我做的一件事是什么吗?先把你导演的每部电影都看了一遍。 很精彩,可谓部部经典。不少电影都开创了一个崭新题材,为香港同行们提供了更广阔的思路。你说,你的年龄,跟这个奖项还有关吗?”(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