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35 鸡飞蛋打  (第1/2页)
    这次回来要带的资料,杨艺在那边就已经想好了。    杨艺这次给那边准备的是一整套80年代以前的纺织原料生产(包括人造丝、化学纤维)、织造设备、染色设备的一条龙制造工艺。    考虑到城市人口的增加,需要更多的就业岗位。而轻纺工业正是消耗人力资源的大户。杨艺便选择了这个突破口。    其实这倒是跟改开后上面大力发展出口轻工业品的策略不谋而合。    准备好了这些资料,想到50年代的那些爱漂亮的女孩子在穿衣打扮上,从此后有了更多的选择,杨艺觉得自豪感爆棚。    几天后,杨艺回到了1953时空。    找了个夜深人静的时候,把资料投放在了轻工业部门领导的办公桌上。    杨艺为自己又帮助了祖国建设而自豪。    然而,事实上……。    第二天这些资料到了大领导他们的桌头。    “这些技术起码领先了世界水平20年。只要我们把这些给复刻出来,不仅可以解决大量城市人口的工作问题,还能出口到外面,赚取大量的外汇!    领导,求您了。让这些项目上马吧!”轻工业部门的领导哀求着。    “上马上马,我们拿什么东西给你们上马。人才、资金,如果这两项到位了,我们比你更希望这个项目赶紧上马。”    “所以,我不是来寻求上面的帮助来了嘛!”    “没有!现在全国到处都在大开发,到处都缺人才和资金,你又不是不知道。”    磨到最后,大领导们还是挤出来20个今年毕业的大学生,划给了轻工业部门,资金上也硬凑着给了点。虽然大学生的专业跟纺织毫无关系,资金也是少得可怜。但是吧,总比没有的好。    本来就报着“会哭的孩子有奶吃”的心思,还真取得了意外收获。轻工业部门的领导心满意足的离开了。    接下来除了抢大学生,高中毕业生和去年开始招人的中专生。各大部门也要“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开始抢人了。    “扫盲运动必须大规模开始展开!提升国民教育水平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了!”    上面几位在这一点上达成了共识。    而王燕妮他们正在干的事,此后也引起了更多的关注。    杨艺不知道自己这个“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给上面带来了多少甜蜜的烦恼。    就算知道,估计杨艺也会两手一摊,表示“我在后世也就一普通人,国家长期规划什么的我也不懂啊”。    ……。    王燕妮她们很忙,杨艺却很空闲。课后都有时间去盯梢贾东旭了。    几天后的傍晚。    杨艺看着贾东旭下班后去了一条小胡同里,敲开了一扇住户的门。接他进去的那个女的一看就知道不是什么正经人。    几分钟后,带着一脸满足的贾东旭走了出来。    “你这个贱人!”杨艺心里暗骂。    所以说,人类的本质就是宽于律己,严于律人。    杨艺先去到了治安所。    跟陆所长打了个招呼。说是学校扫盲活动准备下街道,然后挑选了其中一条胡同的住户。    所以想看一看这些居民的资料,以便以后能够对症下药的准备教材。    小事一桩。    陆所长直接把杨艺带到了档案室,叫保管资料的人员挑出那些资料给杨艺看。    “小艺,你先看着啊。我还有点事。”    “行,您忙您的。”    不多一会儿就找到了那个半掩门的全部资料。    然后杨艺又装模作样的看了一下其他住户的资料后,便告辞离开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