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七章:海盗危机 (第2/2页)
主将回一回中原叙旧了。
而且随着波斯征服战和南亚征服战结束后,华夏无法吞并伽色尼、古尔、旁遮普三国,却要将其分割成多个小邦国分散统治;波斯征服战之战,同样无法吞并全境,只能将其割裂成二十九个邦国收缴贡品,都是在向晁盖示警----目前国家疆域扩张到了一个极限,需要拿出时间好好消化当前的收获。
一个交通,一个移民,都需要时间来布置。
晁盖拥有帝王之证,可以很快稳定占领地区的民心,但他毕竟无法真正做到长生久视。只有当华夏铁路延伸到邦国都城,并保护汉民迁移扎根,成为当地人口的多数,才算是真正完全的占领,否则只是名义上的征服。
“陛下,下一步我军方略为何?”
被封为布武侯的刘法干劲十足。虽然这个“布”是喀布尔的“布”,但听起来很威风啊。
合武侯王进得知武松已经升为公爵,也明白了自己将来的奋斗方向,战斗的欲望也很强烈。
完颜娄室这次负责领兵攻打旁遮普,算是把他的帅才发挥的淋漓尽致。他的兵力最少,火炮最少,攻打的旁遮普却是三个邦国中最强大的一个,攻城灭国的速度却丝毫不比刘法和王进弱,甚至在指挥艺术上远远超越二人。
晁盖也明白,完颜娄室这种帅才是压制不住的,历史上的女真战神在南亚再次显露锋芒。晁盖干脆也顺水推舟,准备将猛安卫扩建为猛安军,让他成为常驻南亚的将领,以后从东北征调的女真部族优先补充到他的麾下。
“此处成立南亚都护府,刘法担任大都护。射声军、猛安军配合。”
南亚治理会是一场长期工程,晁盖不可能一直耗在这里,所以干脆放权给当年的西军第一统帅刘法,由其统领三支军团自行其是。
“多谢陛下,臣一定竭尽所能,为帝国治理好此地。”
刘法成长于鄜延,成名于熙河,在对战西夏过程中功勋卓著,但却一直被童贯压制,无法施展胸中抱负。
刘法也不禁感叹,自从被陛下俘虏后,幸亏自己投降的快,转变的也迅速,否则像那顽固不化的种师道和折可求,就因为错过了投降的最佳良机,在主力军团中没了位置,如今只能主持新兵训练营。
而自己率领主力军团跟随陛下东征西讨,工城灭国,立下诸多功勋,如今不但裂土封侯,还成为治理一方的大都护,这都是陛下恩典啊。
“治理此处,当恩威并施,我们暂时不需此处土地,需要的是这里的黄金与奴工。此后十年之内,你们当继续征讨未向我华夏进贡的番邦。攻城、掠财、夺人,但不占地。向其他邦国借道,并允许他们组成捕奴队,我们向他们以一银币一个成年男子的价格收购,相信很多人愿意配合我们的行动。”
南亚次大陆有近两百个大大小小的邦国,但是目前来朝贡的只有北方平原地区的一百多个,南方德干高原上那一百多个邦国或消息闭塞,或装聋作哑,或不屑臣服,但不管什么原因,不服王化者,皆可杀。
“臣等谨记于心!”
刘法、王进、完颜娄室躬身答道。
南亚都护府成立后,将与控制尼泊尔的高原都护府接壤,再与攻略孟加拉河口的沧澜都护府形成一条线,等中亚铁路建设完成,这条从喀布尔一直通向广州的铁路也可以开工建设了。
到时候从南亚和东南亚的黄金、人力、原材料将源源不断输送回华夏。华夏再将其加工成商品卖给他们,赚取中间的剪刀差。
完美!
天启十年,四月五日。
一则不太妙的消息传来。
在中冬的一支商队在波斯湾遭遇海盗劫掠,五艘商船,只有一艘残破不堪的逃到恰赫巴哈尔港,当地总督紧急将情况汇报给龙骧军。
呼延灼闻听消息后大怒,命令岳飞羽林军向巴格达塞尔柱施压,威胁交出凶手,否则就开战。
巴格达塞尔柱苏丹穆罕默德二世也是一脸懵逼,他这个名义上的塞尔柱之主,其实早就被底下的军阀们架空了。这次海盗劫掠事件,确实有军阀参与,那就是卡塔尔一代的塔曼部落。
大食商人之前成群结队、漂洋过海的前往东方华夏做生意,并从广州、泉州等地运回丝绸、瓷器、茶叶等货物,获得几十倍的盈利。
但自从华夏开海之后,大量的华夏商人开始去海上闯荡,再加上华夏先进的航海技术,可谓是一步步反攻,一步步走远。
先是抵达马六甲,在那里开展海贸,又得到南海水军、安南都护府的庇护,很快就抢夺了当地市场,大食商人无法前往广州,只能在马六甲与华商交易,利润缩水了一半。
但至少还有十倍利润,日子还算过得去。
可谁知,华夏商人在东南亚站稳脚跟之后,继续远航,有的直抵中冬,有的抵达红海的麦加、麦地那,有的甚至远航到非洲东海岸直接与那里的土著交易。
这一下让大食商人们的利润暴跌,随着华商远航来此的越来越多,大食商人们便勾结官吏刁难华商。
可随着华夏大军占领波斯,让当地官吏也不敢太过刁难。于是商人们开始铤而走险,寻找地方部落,雇佣勇士,再加上他们提供商船,扮演海盗劫掠华商船只。
这种事他们做过许多次,只要不留活口,就没人追究。茫茫大海,因事故翻船的太多,根本无法追究。
但这次他们遇到了一队比较强悍的商队,船上雇佣了许多华夏武士,双方激战良久,终被一艘商船杀出重围,逃了出去。
这事儿就闹大了。
“犯我华夏者,虽远必诛!无论是谁,都要付出代价。”
远在南亚的晁盖听闻此事后,明确下令,继续向巴格达施压,必要时渡过底格里斯河。同时向国内传令,五大海军进行换防。
阮小二玄武海军南下抵达釜山港,负责黄河以北海域巡防及剿匪事务。
阮小五渤海海军改称镇东海军南下福建温州港,负责黄河以南珠江以北海域巡防及剿匪事宜。
阮小七黄海水军改称远洋海军,继续负责美洲开拓事宜。
钟相东海海军改称安南海军,南下马六甲,负责东南亚及附近海域巡防及剿匪事宜。
李俊南海海军改称南洋海军,前往南亚孟买港驻扎,负责威慑中冬诸国海域及剿匪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