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8章 反客为主  (第1/2页)
    “让开!!”    “通通让开!!”    定州城北,北街。    作为直接通往城门的长街,北街道路十分宽敞,可容十车并行。    因此即便路两边有不少小商小贩,平日里也极少会出现拥挤的情况。    但今天不同。    当身着黄甲的定州军入城之后,北街之上便全是急匆匆列队行军的兵汉,“哗啦啦”的甲胄摩擦声沉闷且压抑。    有几骑斥候大呼小叫的驱赶着路边商贩,百姓们纷纷躲远,也免不了会好奇的交头接耳几句。    “怎么回事?军兵怎得进城了?”    “你还不知道呢?黄府今儿晌午出事了!”    “唔?哪个黄府?”    “当然是黄大人府上了!”    “啊?出了什么事啊?竟能闹出这么大阵仗!”    “据说是有匪人。”    “匪人?那得是多少匪人啊,需得这么多军兵来剿。”    “三个。”    “三个???”    “小点声,这事儿眼下没几人知道,我可就只与你说了......”    看着不远处跑过的队伍,路边百姓议论纷纷,其中虽有人知晓内幕,但更多人眼下却是一头雾水。    不过众所周知,小道消息往往都有着惊人的传播力。    因此估计用不了多久,整件事便会传遍定州城。    三个胆大包天的匪人竟然闯入州牧府邸杀人,并且官差还拿他们毫无办法,需得军兵进城围剿。    这简直就是茶余饭后最好的谈资嘛!    到时候黄川少不了要被一些幸灾乐祸的人在背地里嘲讽,亦或是被一些郁郁不得志的读书人大骂无能。    即便这些人是少数,可对黄川的官声终究会造成一定损害。    因此若谨慎一些,眼下黄川应提前做出安排,以期可以将此事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    只是他现在根本没工夫管这些细枝末节了。    离开沈府后,黄川第一时间便奔赴“案发现场”,然后立马就得到了一个令他瞬间如坠冰窟的最新情报。    一刻钟前,那三个“刺客”放了一个丫鬟出来。    从丫鬟口中,黄川得知了刺客的“条件”。    一共十个字——    还蒙冤者公道,以死谢罪。    ......    ......    “大人!”    距离黄府仅隔一条街的茶楼内外尽是神色紧绷的官差,其余临街商铺全部门窗紧闭,路面上早已不见半个行人,唯有急促的行军声自远处隆隆而来。    有官差快步走到黄川身边,沉声禀报:“定州军到了。”    “......围。”    脸色暗沉,黄川只回了一个字。    但即便只有这一个字,他仿佛也是用了极大的力气才得以说出口。    “是!”    官差不敢多言,低头应声后立马转身跑走。    而黄川则是慢慢闭上眼睛,不再说半个字。    “......”    周围,几个州衙官吏面面相觑,皆犹豫着想要说些什么,都最终却又都没敢说。    毕竟此时若有一句话说错,那恐怕......悄悄看了一眼黄川,几人都打定主意少说少错,绝不能在这时候触霉头。    不过......    “眼下军兵也到了,都说说吧。”    几息之后,黄川缓缓睁开眼,目光扫过几人:“如今我们该怎么办。”    “这......”    几人瞬间冷汗直冒,头埋的一个比一个低,谁也不愿先开口。    “刘大人,你先说。”    视线最终落在一个白发老头儿身上,黄川淡淡道:“你是吏目,管着刑狱司法之事,你来说说什么叫作还蒙冤者公道。”    “这个......”    白发老头儿一哆嗦,心想这还用我说么?    这节骨眼上出事,摆明了就是跟灵石案有关啊!    李平阳被你构陷顶罪,你不给人留活路,没想到人家找来了高手报复你,这点事你自己心里没数么?    心里一通吐槽,但刘姓吏目肯定不敢这么说,于是便只能故作糊涂的摇了摇头。    “黄大人,下官确不知匪人嘴中的蒙冤者究竟是谁。”    “您为官一向清廉正直,想必不会出现冤假错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