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异样的方城 (第2/2页)
城墙内是一座方城,面积要比足球场略大一些,其中的格局倒也简单,只有三座殿宇,除了居中的隆恩殿之外,左右还有两座东西配殿。 清朝的历任皇帝,都会在这里祭祀清太祖和孝慈高皇后、孝烈武皇后,这两位皇后可不一般,一位是清太宗的母亲,另一位则是摄政王多尔衮的母亲。 清福陵,华辛佑来过不只一次,对这里的情况还算熟悉,他看到三座殿宇倒是没遭到什么破坏,但是方城内的青砖地面,已经完全被半人多高的花草所覆盖。 按理说,这样的环境应该会有不少巨虫才对,可让华辛佑奇怪的是,在他的感知中,周围只有零星的几只巨虫,而且还都是体积不算太大的那种,这导致整个方城内都平静得有些诡异。 为了弄清心中的疑惑,华辛佑还特意扩大了感知范围,将整个方城及周边都探查了一遍,可惜并没有发现异常情况。 对此,华辛佑倒也没太在意,他现在是艺高人胆大,就算猜到这里有可能隐藏着某种危险也不怕,这不是骄傲自满,而是他对自身实力的绝对自信。 既然没什么发现,华辛佑便把感知恢复到之前的状态,然后将心思放在了寻找第五枚信物的事情上。 按地图上的标注,华辛佑的第五枚信物,是在城墙上的明楼中,所以他并不用下城墙。 明楼位于隆恩殿背后的北侧城墙上,而华辛佑此刻正站在西侧的城墙上,在他旁边就是西北角楼。 华辛佑先是看了一眼不远处的明楼,随即不紧不慢的穿过角楼,拐到了北侧的城墙上,然后径直走向前方的明楼。
来到近前,华辛佑看到明楼的木门已经倒在地上,也不知道是被什么东西破坏的。 华辛佑也没做停留,直接抬腿迈过门槛进到明楼内。 “嘎嘎!咔咔!……” 因为木门上带有玻璃窗,现在随着木门的破坏,玻璃也碎了一地,所以华辛佑的军靴,踩在上面发出了一些脆响。 这些脆响声虽然不是很大,但却引起了地下某个庞然大物的注意。 而此刻的华辛佑,正好奇的打量着明楼内的场景。 以前华辛佑到东陵游玩,也来过这里两次,不过每次明楼的木门都是锁着的,并不让游客进,他也只能是通过门上的玻璃窗看个大概。 这还是华辛佑第一次真正进到明楼内部。 明楼内的面积不大,也没有什么其他的物品,唯有楼内正中竖立着一座石碑。 碑头为龙首形,中间开光部分用篆体刻《大清》国号,碑身正面是用满、蒙、汉三种文字刻写的太祖庙号和谥号,满文居中,蒙文居左,汉文居右,汉字写的是《太祖高皇帝之陵》,碑身四边刻游龙为饰,碑座为须弥式,上枋南北面刻有二龙戏珠,东西面各刻有火焰珠和单行龙。 此碑即为清福陵‘圣号碑’,通俗点讲,这就是清太祖的墓碑,其意义和普通人立在坟前的墓碑差不多。 不过非常可惜的是,现在的这块石碑,包括整座明楼,实际上并不是原物,而是经过重新修复的产物,也就是赝品。 据华辛佑所知,整座清福陵在数百年间,基本都保存的相当完好,可唯独这座明楼在六十年代的时候,被一场莫名的大火给烧毁了。 而楼内的石碑,因为当时大火高温的原因,也是完全炸裂,没有保存下来。 后来国家在八零年前后,总共四年时间,耗费了二百多万巨资对其进行修缮,但是在修缮的过程中有一个难点,就是皇帝的墓碑,只能是先立碑再建楼。 由于难度比较大,建好的石碑没有办法运进去,所以说现在这块修复好的碑,其实是用水泥做的,而不是像原来一样,用一整块儿汉白玉石做的。 华辛佑在脑中,回忆了一下有关这座明楼的信息,默默感慨了一番后,便收敛心神开始干正事,寻找信物标记。 楼内本就不大,华辛佑只是围着石碑转了一圈,就已经把这里全都看遍了,可是他并没有发现X形标记。 面对这一情况,华辛佑也不觉意外,他略一思索,就退出明楼,然后绕着整座明楼继续查找。 地图上只是把代表信物的红点,标到了明楼的位置,至于X标记具体会被画在明楼的什么地方,那就不一定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