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烟火,作诗 (第2/2页)
/br> 天枢下的苏宸负手在后,大声道: “放!” 武则天微讶。 朕没安排这一出吧? 群臣也愕然,宁国侯打算放什么? 百姓也安静下来。 “呲呲。” 端门御道响起轻微的响声,只有少数人依稀能听清。 短暂的沉寂。 然后…… “嗵”的一声,一串串火星和烟雾,径直的窜上天空。 近似于闷雷似的声音,一道道优美的弧线划过夜空。 含有烧碱的光弹在半空中炸开,绽放出一朵黄色的花朵,色彩绚丽,夺人眼目。 黄色花朵尚未坠落消散,又一朵绿色点缀其间,黄绿相间,分外绚烂。 旋即便是五颜六色。 那流光溢彩四散开来的点点金光,把夜空装点得灿烂夺目。 嚯! 嚯! 所有人都仰首望天,看着夜空绽放在天枢顶端的七彩花朵。 武则天懵了。 太平公主目光失神。 上官婉儿沉醉在漫天烟火里,那些绽放的光芒是如此耀眼,刹那间的美丽成了永恒。 那惊艳一幕恍如九天惊雷,那种陡然超脱世俗的惊艳,给人带来的震撼感,实在难以言表。 那种绚烂辉煌,将所有人彻底震撼! 各国使节匍匐在地。 他们满目骇然。 神迹! 这绝对是神仙恩赐的仙物! 大周帝国果然被仙人眷顾了! 耀眼的礼花在空中闪烁,没有人开口说话。 虽然人人情绪激动,但他们死死克制,只是盯着夜空中的光芒。 宁国侯绝对不是人! 不是凡人! 是仙人! 能造出这样耀眼的神物,绝对是谪仙临尘!
“这是玉城折腾出来的?太辉煌了!” 武则天凤眼投映着五彩的烟花,神色中的震撼消散不去。 她心里萌生一个念头,难道玉城是仙人转世? 夜空繁华的烟火,苏宸背负着手,静静欣赏。 不知不觉间,张易之、上官婉儿、太平公主、苏皓、张昌宗都凑到他的身边。 与天上炫丽多姿的烟花交相辉应。 高兴之际,太平公主开口道:“宁国侯作诗浑然天成,如有神助,不知本宫能否有兴得诗一首?” 唰! 周围听到太平公主话的人都齐刷刷转头看向苏宸。 但都不敢起哄,只能静默期待他的回应。 苏宸顶着众人的目光,看了一圈。 上官婉儿穿着一身宫裙,画着淡妆,身上最为显眼的,还是她额头的一点红。看见这一点红,苏宸顿时想到了梅花妆。 精致的宫裙飘飘欲仙,与额头上的梅花妆一起将她一身雅正的气质又衬出了几分艳丽。。 皓齿明眸,鼻梁高挺,樱桃小嘴,以及盈盈一握的细腰。 上官婉儿身体的每一处都美的恰到好处,又仿佛散发着不可接近的气息。 绝美二字在这一刻,都无法形容上官婉儿在苏宸眼中的美貌。 苏宸最后望着太平公主,微微张口,“公主殿下盛情难却,下官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在众人期待的目光,苏宸开口吟诵道:“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 会向瑶台月下逢。” 此诗一出,掷地有声,全场皆惊,落花流水,横扫千军。 一阵喝彩之后,众人兀自品味着其中滋味,太平公主的脸上也是红一块粉一块,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张易之此时再也顾不得别的,吟诵道:“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苏宸首先念道:云想衣裳花想 容。“想“即像。“花指牡丹花。读解这一句,是可以双解的,或者说,看见天边的云彩就想起的衣裳,看见娇嫩的牡丹花儿就不由得想起太平公主的容颜。 接着又道:春风拂槛露华浓。拂即轻轻擦过。“檻”即花圃的围栏。“华”通“花”意思是说,春风吹拂栏杆,露珠润泽花色更浓。太平公主受到陛下的恩宠,正是春风得意之时。这一句表面描写了环境之美,其实暗示了太平公主春风得意的状态。特别是苏宸抓住了那似如花儿上沾满了露水一样的滋润容颜来突出了内心的骄人之态。 “若非群玉山头见”暗寓太平公主美貌似天仙。这一句的意思是说,如此天姿国色似如天仙的女人,如果不在群玉山头见到,你是见不到的这样的美人的。这一句是在上面把太平公主的玉颜比作花儿而的过渡到写人的整体。此时的太平公主还真有飘飘欲仙之美。 最后写道会向瑶台月下逢。会向即应在。瑶台也是西王母的居处。这一句的意思是说,那一定只有在瑶台月下,才能相逢。这一句还是写太平公主是天仙。这一句与上一句是相互联系起来的,一个是见”,一个是“逢”,都有相遇的意思。二者之前用若非与“会向相连,即若非会向即是“不是就是之意。也就是说,杨贵妃不是“群玉山头所见的飘飘仙子,就是瑶台殿前月光照耀下相逢的神女。玉山、瑶台、月色,一色素淡的字眼,映衬花容人面,使人自然联想到白玉般的人儿,又像一朵温馨的白牡丹花。与此同时,苏宸又不露痕迹,把杨妃比作天女下凡,真是精妙至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