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6】一个关于洗脚的故事  (第2/2页)
柜眼中露出一丝疑惑,然后猛然清醒过来,连忙松开苏平:“哦哦,在下失礼,公子请问吧。”    “掌柜觉得这话本如何?”    苏平问道。    刘掌柜皱了皱眉,思索片刻后道:“情节十分精彩,处处勾人心弦,非常难得,但……”    “不是正统文体,对吗?”    苏平笑着补充,“你想说,我的话本太过白话,读起来无甚韵味,不符合当下风尚。”    媒体文自然不能用拗口的书面文风,不然将会缺少情绪渲染。    读倒是能读,只是那样的话就丧失了媒体文的主要卖点。    “正是。”刘掌柜点了点头。    “那掌柜可有想过一个问题,为什么同样的情节,大部分人宁可去听书,也不自己购买话本呢?”    苏平又问。    “一是因为听书的花销更低廉,二是说书人……你是说?!”    刘掌柜不假思索,回答到一半的时候才猛地惊醒。    “二是因为,书面文体对于很多人来说,太过晦涩难懂,与其买话本看,倒不如去茶楼听人说书。”    苏平慢条斯理道,“堂堂大庆京都,整个中州最繁华的地方,权贵不知凡几,真的缺一个月多掏几两银子的人吗?”    或许大庆缺富人,但阳京绝对不缺。    一桌普通的席面都要三四两银子,酒楼却从来没缺过生意。    也正是这些一顿饭几两银子往上的人,宁可去茶楼听书,也少有买话本的。
    倒也不是看不懂,而是话本这东西,本就是娱乐性质强过文学性质,读得费心费力那还能叫娱乐吗?    然而偏生就从没有过人用白话写话本。    中州的历史上,话本很早就诞生了,但那些人写话本,都是临时应急而已,赚些银子继续回去苦攻儒道。    直到十几年前,蛮族之患暂缓,才渐渐出现了彻底以写话本为生的人。    可想而知,苏平的白话体话本,对当下的话本行业来说,是多么颠覆性的创新。    刘掌柜内心如惊涛骇浪,一时说不出话来。    “掌柜觉得,若是将此部《将军恨》刊印成册,会有多少人愿意掏银子?”苏平目光灼灼的盯着刘掌柜。    “你想出书?”    刘掌柜终于反应了过来,顿时心跳加速。    《将军恨》太勾人了,虽然越看越气,但越气越想看,就很诡异。    以他多年的眼光来看,单就是这个话本的剧情,绝对要比清泉居士的要更加卖座。    更别说,白话体这种文风,一旦推广开来……    “正是。”    苏平点了点头。    他最开始的打算,是将话本整个卖给书肆,等于是版权买断。    但刘掌柜的表现,让他临时更改了决定。    想想看。    无涯是阳京第一书肆,在这儿当掌柜,看过的话本数量,绝对不是一般人可比。    连刘掌柜都状如疯魔,还担心话本不火吗?    既然明知会火,买断和分成傻子都知道该怎么选。    “昨日不知大家当面,在下怠慢了。”    刘掌柜心念电转,突然对苏平抱拳一礼,“还未请教大家怎么称呼。”    这可是财主,得赶紧弥补一下关系。    “大家不敢当。”    苏平还了一礼,“敝姓苏,掌柜唤我苏小子便可。”    “苏公子。”    刘掌柜不敢托大,又一礼后切入正题,“出书的话,在下建议先请人抄录十余册,看看读客们的反应再做打算。”    闻言,苏平心里泛起嘀咕。    抄录?    自己那几两银子,够抄几本?    “这个先不急。”    想了想,苏平有了注意,伸手从怀里掏出一沓纸张放下,“此是另外一部,名为《公子入赘》,刘掌柜不妨先看看。”    刘掌柜:“……”    苏平也不在意,闲庭信步的走了出去,留下刘掌柜独自在风中凌乱。    新话本是昨晚写的,同样只有全本的一部分。    至于内容,当然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讲的是一个深藏不露的儒道年轻大佬,为报恩改头换面入赘侯府,给侯爷夫人洗脚的故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