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二章 调整  (第1/2页)
    方老师有班主任最棒的优点。    他能引领着全班的同学前进。    教人育人的时机就在于此。    同学们聚精会神的听着。    方老师知道他们会听进去,但也会忘记,所以他会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的重复高考的重要青春的珍贵以及努力的意义。年少的同学们像蹒跚的机器人,必须要老师时不时的上发条才行。    但陆佰充耳不闻,方老师却不再担心他了。    提高28分,年级进步45名,进入年级前二百。    陆佰证明了自己,就像班级中其他三四名正在做自己事情的同学一样。    他展示了成绩优异者身上的共性——自我驱动力。    还有成熟。    家庭的教育、自我的禀赋,总使得一小部分同学有着超出同龄人的成熟。    利弊权衡,他们都在做对的事情。    老师们此时便不再需要喧宾夺主,退居后位,让这部分人发挥自我的能动性,而他们做副船长就可以了。    ......    时间滴滴答答的过去,转眼又是一周。    陆佰觉得时间太快了。    “是时间太快,还是我的速度太慢?”    周四下午的最后一节课,体育课。    京城的教育宗旨是综合教育、素质教育,他们有空间去执行。    所以即使是高三,学校也被要求必须正常进行体育课。    解散之后,陆佰跑了回来。    他细细数了进度,暗道:“恐怕还得跑得再快点才行。”    陆佰在八开大的草稿纸上做了阶段的小结。    二阶段“升堂入室”的进阶学习走过40多天的时间。    数学进入了三角函数恒等变换的部分。    物理是,完成了牛顿三大定律和圆周运动,目前正在万有引力的部分。    化学是......    生物是......    语文,则在张文训老师的手上展现了真正的面貌——一门150分的大学科应该有的庞大体量。    浩如烟海的知识点在张老师的手上凝聚成一个井井有条的大结构。    尤其是陆佰这之前的语文能力,仅仅是社会生活中形成的母语经验,加一些习题套路的经验。    语文进步惊人。    四次课,收获满满。    一对一的教学,通过互动老师能时刻了解学生的学习程度,然后不断调整和引导,是学生进入适应的节拍。    于是张文训不断的加速加速,上课节奏快得飞起。    陆佰的接受速度远比张文训预计的快。    显然眼前的这个小孩,不像别的学生把教案扔到一边,而是有效预习了他的教案,只有这样才能在上课的时候掌握得那么快。    这使得他减少重复的讲述,而有时间把每一点都讲透彻,讲得淋漓尽致。    张文训讲得很累又很爽。    他只能一边上课一边给自己续浓茶。    陆佰用最适合智力普通学生的方法学习,保证了学习的质量。    隔一天上一天,使他可以充分的复习和预习,充分记忆和理解,并用少量习题巩固。    他每一次都是学到脑袋发胀,麻木到看着题目却读不成句,这是脑力耗尽的现象。    没有办法,他必须珍惜时间,尽自己所能去掌握。    好在他正青春,休息一晚之后,都能恢复到精神满满。    但问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