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没羞没臊的生活? (第4/5页)
/br> 任平生眉梢一挑:“也就是萧女侠,换做旁人,分文银子不出还想跟本世子住在一起,门都没有。” 萧容雪俏脸微红,瞪了他一眼,没好气道:“呸!谁跟你住在一起了!” 任平生反问:“同住一进院子,难道还不算住在一起?” 萧女侠憋了半天也不知如何反驳,嗔道:“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懒得理你。” 说完,大步流星往外走。 任平生迈步上前,紧随其后。 “等我。” ………… 转眼间,已是一日后。 石州,永宁县。 地处大周西南,四处可见层峦叠嶂,因为山脉居多,相较土壤肥沃的江东,这里的百姓要贫苦许多。 对他们而言,别说填饱肚子,就连能活下去,都不是一件易事。 即便如此,该向朝廷缴纳的赋税也是分文不少。 若只是如此,倒也罢了。 偏偏前段时间,官府突然张贴告示,说什么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每家每户都要出一名青壮,响应朝廷的号召,编成临时卫所,进行训练。 要想不被选中,倒也可以,就是得多纳赋税,为朝廷筹措军饷做出贡献。 对农户而言。 没多久就是秋收,正是最忙的时候,哪有空去训什么练。 真要是去了那临时卫所,耽误了秋收,粮食都得烂在田里,来年一家老小没有吃的,全得饿死。 所以这卫所说什么也不能去。 可官府派下来的差役却不听你解释,要么见人,要么见粮,再不然就是见钱。 什么都见不到,那就是有什么拿什么,再不然就是连捆带绑,把人送到那临时卫所。 许多交不起银子的穷苦百姓,走投无路,只能把自家女儿卖到城里,换来银子,交上这笔突然多出来的赋税,希望等来年再找机会把女儿赎回来。
其实,赶上这样的年头,能把女儿送到城里做丫鬟,倒也算是一件好事,不管怎么说,起码有饭吃,有命活。 要是遇见好人家,比留在村里好过。 因此,绝大多数的穷苦人家,对卖女儿这件事,倒也没那么排斥。 种种因素凑在一起,倒是在这石州永宁县造就了一处奇景。 县城外的官道两侧,延绵两三里路都是卖女儿的农户。 从几岁的娃娃,到二三十岁的少妇,应有尽有。 最多的还是十一二岁的少女,放眼望去,竟是看不到尽头。 有的站着,有的跪着,有的头上插着花,脸上不知涂的什么,看着有几分艳丽,有的只是用水洗了脸。 有的眼角带泪,小声啜泣。 有的面无表情,似乎已经麻木。 更多的还是带着彷徨和不安,乖巧地站在原地,等着人伢子挑选。 任平生骑着马,走在官道上,脸上没有一点儿表情。 两侧的女孩纷纷向他投来好奇和期盼的目光,希望这位骑着高头大马的俊朗小哥,能看上她们。 对她们而言,能被任平生这样的人买回去做丫鬟,是梦里才会有的好事。 “这些狗官,全都该死!” 萧容雪骑着马,咬牙切齿,眸中满是愤恨。 身旁。 任平生仍旧面无表情,一言不发。 手里紧紧攥着缰绳,控制马匹,缓慢地走着。 严格意义上讲,这是他第一次独自出门。 以前,无论走到哪里,身旁都跟着一群侍卫。 就连这一次,李勇都要带人跟着。 也就是任平生打定主意要独自历练,李勇才无奈放弃。 同样。 这也是任平生第一次直面大周百姓的苦难。 在北境的时候。 他也曾离开云州去各地视察,也见过穷苦百姓是怎样艰难求生的。 但像这样延绵几里路,排着队卖女儿的还是头一次见。 最让他觉得胸口发闷的是……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朝廷要准备与妖蛮打仗,要筹措军饷,募集新兵。 当初昭武帝做出这个决定的时候,他就在跟前。 怎么也没想到,诸公轻飘飘的一句话,落在这些穷苦百姓的头上,就是一场避无可避的灾祸。 当然。 出现这种情况,不仅仅是昭武帝和朝堂诸公的问题,地方官府占了很大的责任。 来永宁县城前。 任平生就已经打听过。 按照官府的告示,无论是富户还是贫户,全都是出一名青壮去临时卫所,不去的话缴纳的银子也是一样。 这就导致对富户而言,此事不痛不痒,随便缴纳一点银子就能糊弄过去,对贫户而言,情况却完全不同。 但实际上,内阁制定的募兵之法,和地方官府张贴出的告示完全不同。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猫腻,比如军粮,在实际的征收过程中,用到的器皿和标准器皿有不小的差距。 往往百姓准备了一斗的粮食,放进器皿里,得少个两到三成。 这两到三成的粮食去了哪里,不用想也知道,必定是落在了各级官吏的口袋里。 被这样欺负,定有血性汉子难以忍受,聚众闹事,甚至成村的造反,但最终的结果无一例外,都是以失败告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