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赴宴 (第3/3页)
不及!
最令人心寒的是陛下竟对这些人越发的纵容,依我看,我大周江河日下,陛下乃是……” 话没说完,就被程祭酒打断:“陛下也有难处,整顿吏治,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这个过程必定会引起不小的动荡,恰好这十几年,是我大周最经不起折腾的十几年,陛下心中存在顾虑,保守行事,乃是人之常情。 再者,这些人虽然搜刮民脂民膏,却也确实为朝廷弄来了银子,若是没有这些银子炼制丹药,武圣的伤势未必能拖到现在。” 他说的这些,许汝贤又何尝不明白。 也正因如此,他才一直压抑心中的愤懑,没爆发出来。 “罢了,不说这些,喝酒。” 许汝贤心中烦闷,端起酒盏,一饮而尽。 程祭酒同样一饮而尽。 这个时候。 伶人唱戏的声音从一楼传了上来。 “女扮男装,书院求学?” 程祭酒听到唱词的内容,微微一怔,猜测道:“楼下唱的莫非是梁山伯与祝英台?” 许汝贤一脸茫然:“何为梁山伯与祝英台?” 程祭酒道:“一部话本,国子监的学子常常传阅,我也略有耳闻。” 说到这,顿了顿,继续道:“自我回京以来,学生间传阅的话本越来越多,若只是当作消遣,倒也无妨,但有些学生,已然踏入歧途,沉迷其中,无法自拔,哎……实乃害人不浅。” 许汝贤眸中露出一抹诧异:“国子监的学子竟也沉迷话本?” 能进国子监的学生,哪一个不是向学之心无比坚定。 毫不夸张的说,个个都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主儿。 实在难以想象,他们竟然会抛下圣贤书,去读话本,还沉迷其中,无可自拔。 程祭酒叹了口气,一脸无奈:“在此之前从未有过,就是那个墨韵斋大量印制话本后,方才出现这种情况。” 许汝贤好奇的问道:“什么话本,说来听听。” 程祭酒道:“《西厢记》、《白蛇传》、《画皮》、《梁山伯与祝英台》……一共十余部话本,文风相差无几,都没有署名,应当是同一人所著,却不知道是谁。” 说到这,他有点儿郁闷。 自他接手圣院以来。 国子监学风浓厚,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已是蔚然成风。 却没成想,短短一两个月,被几部话本毁了个干净。 听见这话,许汝贤犹豫了一下,开口道:“《白蛇传》,我也看过,确实有趣,坊间传闻是任平生闲暇时所著,却不知是真是假。” 任平生…… 程祭酒怔了一下:“哪个任平生?” 许汝贤看了他一眼,反问:“京师难道还有第二个任平生?” 这么说。 还真是镇北王世子? 程祭酒懵了:“他一介武夫,竟还会写话本?” 他倒不是瞧不起任平生。 只是觉得,身为武夫,又是镇北王世子,没必要去写话本。 许汝贤道:“行路难都作的出来,写一部闲趣话本,又有何难?” 听到行路难,程祭酒才想起来,任平生曾经做出过能够流传千古的佳作,一时陷入沉默。 这个时候。 楼下嘈杂的声音传了上来。 “世子当满饮一大杯!” 紧接着是任平生豪爽的声音。 “好!” 许汝贤和程祭酒互相对视一眼,眸中露出一抹恍惚之色。 “原来醉花阁掌柜说的包场,是镇北王世子他们……” 这一刻。 程祭酒忽然升起一股冲动,到楼下去问一问任平生,那些话本是不是他的作品。 倒也没什么,就是好奇。 犹豫了一下,还是克制住了冲动,看向许汝贤:“不说这些,喝酒。” ………… 另一边。 大堂里。 武勋子弟排着队找任平生拼酒。 任平生也不扭捏,来者不拒,独战群雄。 推杯换盏之间,气氛达到了顶峰。 不远处。 晋王坐在原地,脸色阴沉。 他本以为这些武勋子弟会来找自己敬酒,自己可以借此机会,收买人心。 却没想到,他们一个个竟是无视了自己,全都涌到任平生跟前。 实在可恶! 一旁。 七皇子见任平生那边热闹的很,不由回想起猎场中的一幕幕,心中也升起一股冲动,给他敬酒。 刚站起身,就听一旁的晋王淡淡的道:“你要做什么?” 七皇子道:“去找任平生喝酒。” 晋王冷冷道:“自古以来,只有臣子敬皇子的酒,何时有皇子敬臣子的酒?” “……” 七皇子闻言,犹豫了一下,又坐了回去,眼巴巴的看着热火朝天的另一边,想要参与,却又顾忌三皇兄,只能呆呆的坐着。 时间流逝。 不知过了多久。 酒过三巡。 大家都已微醺。 忽然有人道:“那日在宫中,世子为云和殿下做了首诗,文采斐然,在下记忆犹新。 如今,我等即将南下出征,世子可否也为我等做首诗,送别我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