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朕的终身大事,就拜托给姨父了(打赏万字章) (第4/5页)
三得给朕留下。朕要跟他学西洋话。” 朱厚照是史书中有明文记载的,第一个学习外语的汉家皇帝。 皮莱思听了这话,惊讶道:“伟大的皇帝让我回国?难道对通商之事不再感兴趣嘛?” 朱厚照笑道:“放心。你不远万里,不,四万里来大明。朕不会让你空手而归。常风,跟主客司打声招呼。赏屁来屎上等丝绸两千匹。这批丝绸由朕的内承运库出。” 常风道:“屁来屎,听见没,皇上拿自己的私房钱赏你呢!整整两千匹丝绸!” 亚三翻译后,皮莱思目瞪口呆。 两千匹丝绸?若是顺利带回欧罗巴.恐怕能卖十万埃斯库多金币!我将成为整个葡萄牙最富有的人! 皮莱思磕头如捣蒜:“伟大的皇帝,您的慷慨足矣照亮整个世界!” 朱厚照又道:“亚三留在大明,教朕西洋话。朕不会亏待他,每月给他三百两银子的俸禄。” 亚三一听,也忙不迭的磕头:“伟大的皇帝万岁!” 朱厚照吩咐常风:“将这二人先还给刘安民吧。” 常风引着二人离开。不多时他去而复返。 朱厚照问:“常卿,你觉得通商之事如何?” 常风道:“十几年前,我曾跟时任礼部主事的杨廷和,探讨过让倭国直贡白银的事。” “杨廷和,倭国如果直接贡白银,有一桩大弊。” “倭国产银。倭国有石见、生野等数座大银矿。每年产出海量白银。在他们那里,白银虽不能跟笨铁一样,但价值的确不高。” “倭国如果用海量白银,大肆购买我们的丝绸、茶叶等物。大量白银涌入大明,大明境内的银子就不值钱了。” “倭人在付出极低的代价后,会将我们的丝工、茶农辛辛苦苦产出的物品买回倭岛,便宜了他们享用。” “杨廷和的观点很有见地。倭国与大明的封贡,白了就是通商。” “现在的西洋,像极了倭国。手里掐着几座大银矿,每年产出海量白银”
正德帝道:“对!朕担心的就是这个。南方虽存在走私贸易,但规模始终不及大张旗鼓的官方贸易。流入明境的白银有限。” “一旦朕通关开海。那流入大明的白银恐怕就不是现在这个数字了。” “朕看,就这么着吧。通关开海一事作罢。留下亚三,让亚三教朕西洋话,跟朕西洋是什么样子也就罢了。” 史书载。十六世纪初,葡萄牙国王曼努埃尔一世派遣使者皮莱思入明,谋求通商,被正德帝拒绝。 正德帝留下通译亚三。亚三成为正德帝了解欧罗巴的媒介。亚三经常随正德帝一起游玩,相互用葡萄牙语交谈取乐。 然,亚三恃宠而骄。暗结宠臣江彬。正德帝驾崩后,亚三卷入江彬谋反案,被杀。 常风护着微服出巡的正德帝回了宫,随后返回了府邸,跟家里人过年。 刘瑾问:“事情办完了?皇上回宫了?” 常风微微点头:“办完了。” 常恬道:“皇上真是的,过年都要给阿哥交办差事。” 刘瑾笑道:“糖糖,这正明叔叔得宠啊!叔叔真是朱明皇族的大宠臣。先帝重用他,今上亦对他青眼高看。遇到什么事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叔叔。” 常恬笑道:“你还喊我糖糖呢。我儿子过完年都九岁了!” 常风插话:“你就是八十岁,在我和刘瑾眼里也还是糖糖。” 刘笑嫣和九夫人领着侍女们端来了饺子。一家人跟刘瑾大快朵颐。 刘笑嫣道:“刘公公,我有个事儿要求你呢。” 刘瑾问:“什么事啊。婶婶尽管吩咐就是,什么求不求的。” 刘笑嫣道:“这事儿是个积德行善的事。成阳侯张家有个仆人姓吕,做腌渍麻雀做的顶好。他有个儿子今年八岁。淘气的很,名叫吕芳。” “在马房玩耍时,这个吕芳不心磕了一脚,刚好磕在切马料的铡刀上,断了男根。” 刘瑾听了不胜唏嘘:“真是个苦命的孩子啊!” 刘笑嫣道:“谁不是呢?本来他爹在成阳侯家当仆人,一个月也有五六两的月银。在京城中算得上丰衣足食的人家了。” “谁能想到竟遭了如此劫难这孩子断了男根,今后就成了中人。刘公公能不能行行好,将他带进宫中做内宦。” 刘瑾很会话:“事一桩!婶婶这是给我积德行善的机会呢!” “赶巧,皇上登基后对各地藩王屡屡示恩。给藩王们赐了不少宫女、宦官。” “这不,昨日皇上又颁了旨意。今年第三次赏赐各地藩王。我看就让他去湖广的兴王府当差吧。” “明日让这娃跟他爹娘去一趟我外宅。我领他去内官监给他挂牌子。” 常风接话:“兴王府我熟啊。我麾下的陆松就在兴王府呢。我给他写封信,让他照顾照顾这可怜的娃。” 刘瑾道:“成嘞。” 刘瑾这一年来,受人所托往湖广的兴王府送了两个内宦。 一个是钱能所托,送往兴王府的黄锦。 一个是刘笑嫣所托,送往兴王府的吕芳。 一家人欢欢喜喜的吃完了年饭。 刘瑾道:“叔叔,可否书房一叙?” 常风点点头,跟着刘瑾来到了书房。 刘瑾道:“有些话,皇上不便直接予你。只能我转述。” “明年开了春,皇上要对朝廷上的那些文官们动手。到时你要做皇上的匕首。但皇上不打算杀人,只打算让他们卷铺盖卷滚蛋。” “皇上了‘毕竟君臣一场、师徒一场,要让别人活’。” 常风道:“皇上真乃仁慈之君。” 刘瑾话锋一转:“不过,在动手之前,皇上需要完成一件重要的事。” 常风脱口而出:“你是大婚?” 刘瑾点点头:“没错。照咱汉家王朝的规矩,少年子只有大婚之后才能正式亲政。” “现而今,刘健、李东阳、谢迁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