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74 放下心了  (第1/2页)
    新年到,新年过,新年总是在不经意间消失在记忆里。    当然,记忆嘛,有喜悦,有难忘,自然就有苦涩了。    对杨小涛来说,这个年过的很平常,没有什么了不得的事,也没有去找几个禽兽的麻烦。    至于生活上,哪怕物资减少,但拥有系统的他,根本就不缺吃的。    若不是不想太招摇,亲近的几家也会得到照顾。    院里其他人家,却是过的紧巴巴的,尤其是贾家,除了年三十在一大爷家里过的热闹,其他时间都变得沉寂。    家里有两个孩子,单单贾东旭一个人根本撑不起这个家。    还好有易中海不时送些棒子面,支援点钱票,家里才没断炊。    即便如此,贾张氏依旧作威作福,坐享其成,吃的身上又胖了一圈。    秦淮茹倒是想找份临时工,但家里两个孩子,贾张氏也不是个靠谱的,看棒梗倒是上心,但小当……    嘴里整天的赔钱货,秦淮茹根本不敢交给她。记住网址m.97xiaoshuo    二大爷家里,自从过年开始,刘光天兄弟俩的哭喊声就没停过。    三大爷家里,扣扣搜搜的更加厉害,大年三十那晚上,阎阜贵更是一颗一颗的数着花生米,分给几个儿女。    许大茂家里倒是热闹,凭借一双巧嘴,加上在院里施舍小恩小惠,名誉得到回升,和娄晓娥的关系也好了不少。    只是两人在孩子问题上,始终没有结果,倒是成了俩人的心病。    时间光轮一转,便告别了寒冷,越过了春天,径直来到夏日。    烈日炎炎,大地被阳光炙烤着,整个人都变得慵懒。    杨小涛靠在垂柳上,手上拿着一本书,读的津津有味,对前方的钓鱼竿看都不看。    过完新年,杨小涛便忙碌起来,从三月开始,杨小涛就开始在院子里育种,收获的杂交种子不断积累,到了四月就将种子送回杨家庄,然后让小薇继续工作,为秋玉米继续育种。    算算时间,现在已经过去了仨月,也差不多到收获的日子了。    杨小涛将书本合上放到旁边背包上,心里想着。    随即伸个懒腰,面色看向水面,双手已经放在鱼竿上。    身边旺财趴在地上无聊的甩着尾巴,旁边陈大爷双眼直瞪,盯着鱼漂荡起的波纹神色紧张。    哗啦    突然间,杨小涛迅速的将鱼竿甩起来,一条鲤鱼破开水面,在空中甩着身子,最后落在地上。    杨小涛将鱼拉过来,掂量下,扔进鱼桶里。    然后对着羡慕的陈大爷比了个八的收拾,意思是,他钓八条了。    再看陈大爷鱼桶里,只有一条巴掌大的小鲫鱼,两人的差距可见一斑。    杨小涛见陈大爷不理他,继续上钩钓鱼。    自从钓鱼术晋升到四级后,杨小涛钓鱼就不用小薇出手了。    虽然不是每次必中,但十次里面五六次能够钓上来,对那些一天下来收获不多的钓鱼人来说,这效率已经很高了。    哗啦    又是一条鲤鱼被甩上来,一旁的陈大爷深吸一口气。    “不钓了,回家。”    说着就起来收拾东西,杨小涛笑了一声,将摘下鱼钩的鲤鱼扔进桶里,然后起身背上书包,拎着鱼桶一起往回走。    就在两人回家的时候,杨家庄里已经忙成一片。    地头上,看着比人还高的玉米杆子,杨大壮领着大队里的青壮都是一脸的欣喜。    打上次杨小涛回村子,整个杨家庄就在杨太爷的坚持下,原本种植其他农作物的土地,都用来种植玉米,以至于整个村子里有两百多亩种上杂交玉米。    当初众人还觉得有些冒进,心里有些不靠谱,都想着少种一些,省得到时候出了乱子,让村子蒙受损失。    可现在,两个多月风雨过去,这些玉米不但没有出现问题,还和去年实验的一个样,一个个长的老大老粗了,剥开一个,就能看到里面瓷实的玉米粒,一个个不仅饱满还个头不小。    这要是晒干了,磨出来的面粉的更多。    杨大壮现在心里除了感激杨小涛搞来这么好的种子,就是感激杨太爷的力排众议。    否则,看这情况,自己不得后悔的撞南墙?    就是如此,他还是有些自责。    “今年秋玉米,全部都种上。”    心里想着,却是大手一挥,早就等不及的青壮劳力们挥舞着镰刀,立刻上前。    杨大壮也走到田地里,弯下身子,刀锋向前越过三颗玉米杆,然后向后用力啦。    卡噗    卡噗    卡噗    连续三声,三颗玉米杆就被杨大壮攥在手心里,感受着沉甸甸的重量,心中充满喜悦。    迅速将手上的玉米杆放在身旁,继续向前迈着镰刀。    在他身后,妻子王氏带着竹斗笠,拉起放到的玉米杆汇集起来,然后左手捏住玉米棒子的末端,右手用力往下一掰。    啪嗒一声,一个被连皮包裹的玉米就脱离玉米杆,随手将其扔到一旁的篮子里。    至于里面的玉米棒子,还要在找时间扒出来。    剩下的外衣,晒干了不仅可以烧火,还能进行手工加工,村里老人用来编制蒲团用的就是它。    顺手丢到一旁的地里,然后再去掰另一个。    身后自然有人收集起来,统一带回。    卡噗    啪嗒    两人配合的节奏就如同这劳动的声音,清脆动听。    一时间,整个田地里都是噗噗噗的声音,如同收割机一般,将一片片黄色玉米林清理掉。    杨太爷坐在小山一般的玉米堆前,手上动作麻利,双手一撕,然后用力一掰,一颗粗大鲜嫩的玉米棒子就出现在手中。    杨太爷用手掂量掂量,左右都是忙碌的众人,“这一个最少半斤沉!”    旁边一老头看着乐呵,“这有啥,我这都是这么大的。”    杨太爷说着将玉米扔到身后的筐里,旁边几个小子两人用力将满筐抬走,送到打谷场里,摊开晒干。    杨太爷继续扒皮,脸上的笑容就没断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