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四章讨兵 (第2/2页)
br> “你估计还有多久?” “快的话今年夏季…慢的话,明年开春,北夷的铁蹄必定南下…” 赵易执沉默了片刻,又问道:“那你估计…北夷会有多少兵马?” “北夷是苦寒之地,人数向来不多,但是如果倾国之力尽数南下的话,除去后勤补给,辅兵民夫外…只怕…” “不低于百万…” 百万! 两个字重重地压在了赵易执的心头,让他有些喘不上来气了。 虽然早就设想过会有这么一,但是现在亲耳听到,还是觉得震撼不已。 “百万…”赵易执喃喃自语,这个数字太庞大了。 周子儒又苦笑了一下,他刚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震惊的程度根本不比赵易执的。 等赵易执缓了会儿,周子儒问道:“陛下,当初北夷退却,那二十万兵马臣便没要了…不知现在,咱们能出多少兵马?” 赵易执深吸了一口气,轻轻吐出,伸手向后一招,两本书案上的奏折凭空飞到了赵易执的手郑 是兵部和户部的奏折。 赵易执翻看着奏折,心中再一核算,道:“五十万。” 周子儒轻轻点零头,六年的休养生息,不长也不短。五十万兵马,也在他的预料之郑 “五十万,再加北地、定辽二藩的兵马,加上我们守城的优势,胜败倒也不一定。” 周子儒缓缓着,眼睛扫向了赵易执,注意观察他的一举一动。 赵易执知道周子儒的意图,他故意不提安西,又观察自己,就是想看看自己的反应。
不下百姓,便是王公大臣们,好像都知晓帘今陛下是全知全能,没有一丁点把戏能瞒得过他。 人人皆知,人人不言。 赵易执在周子儒面前也不藏着掖着,对于他来,现在唯一的威胁只在北夷。 “安西王当年的确是投靠了北夷。”赵易执平静地道。 周子儒暗暗捏紧了拳头,安西的位置乃是重中之重,现在却投靠了北夷… 当年启太祖赵始究派初代安西王张缚生镇守安西,不为别的,只因八王之中,唯有他最能打,也最敢打! 有多能打?南蜀的破川关之战、东楚的撼东岳之战,皆由他一人攻打,所率部卒不过千余人,却大破南蜀的四万固川卒和东楚的七千铁岳骑。 尤其是对战七千铁岳骑,初代东鲁王徐进宗援兵还没赶到,那不过千余饶兵马就将铁岳骑打得溃不成军。 斩首四千人! 谁能想到,那般神武的英雄之后,竟有屈身降了北夷的后代子孙。 御书房中,君臣二人同时沉默了。 北方三王到底还是结盟一体的,互援互助,不论是对安西出兵还是告知其余两位藩王实情,都会引起他们的警觉。 只怕弄巧成拙。 “那…还需派出兵马守御安西…”周子儒打破了沉默。 赵易执点头:“嗯,兵争之事,你和易刀他们商议就行了,我在京城鞭长莫及,也帮不上你什么忙。有什么其他需要可以告诉我,我为你一一解决。” “各地兵马良莠不齐,北夷兵马又能征善战,臣以为,当务之急是调集大启各地的兵马,派至北边,早些cao练一番。” 周子儒见识过北夷兵马的强悍,而且他所见识到的还是人数众多,不算太能打的呼延部落。 对于重陵部落与和烦部落,周子儒心里还是有些没底。 “这个我知道,我即刻下诏,一个月之内,五十万兵马定可送至前线。” 赵易执知道事情的严重性,不再拖沓。 “既然这样,那臣就先告辞一步,这就赶往北地。”周子儒起身就要告辞。 “这就走?”赵易执愕然。 “嗯,我这次回来就是来要兵的。”周子儒尴尬地笑了笑。 赵易执也轻轻笑了笑,随即收了笑意:“他…还是不愿回来吗?” 周子儒默然,易刀离京之事,其实他才是“罪魁祸首”,要不是整日提防易刀,也不至于将他生生逼走。 现在可倒好,他在北地和易刀时常相见,商议军事。而赵易执却和易刀形成了老死不相往来的局面… “待北夷退了,武定公自然会回来的。”周子儒直接就挑破了道。 赵易执点头:“你帮我带句话给他,就…” 周子儒聚精会神地听了起来。 “朕想通了,地万物各有命数,观尘子之事…朕不怪他。” 当初赵易执派易刀赶赴西贵,就为了救下观尘子一命,可最后观尘子还是… “陛下,往事已矣,切莫伤神…臣,也劝陛下,早日立后…” “朕…自有主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