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四十九章 对蒙古特攻 (第2/2页)
的,在朱由校的威胁之下,林丹汗居然萌生了一个想要和建奴联手,对抗大明的念头。在战场局势尚未分明的时候,蒙古大可等候时机。如果明国轻易就战胜了女真,那么蒙古暂时臣服,也未尝不可。如果明国惨胜,那么蒙古大可以对金国伸出救援之手,悄咪咪将女真吞并的同时,对死伤惨重的大明来上重击。如果女真获胜,那么就可以按照自己一开始的计划,对明国伸出援手,不让女真可以鲸吞关外一家独大,在维持辽东混乱的局面下,可以挟救援之功,向明廷索要财粮珍宝!思路,瞬间就清晰了起来。看了看似笑非笑的天启帝,林丹汗心中暗笑。姜还是老的辣,明国皇帝年纪小不懂事,真以为口头结盟,就是真正的结盟了么?不过这样也好,更方便本汗,从中取利!“尊敬的圣主,您卑微的仆人谨听圣喻!”“草原上的雄鹰们,将会化作饿狼,将圣主的敌人,全部撕碎!”朱由校当然是无可无不可,他要的只是让蒙古人可以到时候准时准刻的集结足够的兵力在宁远周边。只有在蒙古人的面前,打出了大明的威风,打出了大明的武勇,才能够让蒙古人折服。女真如今人心惶惶,暗流涌动。加上朱由校留下的后手和掣肘,足够让此时在锦州的皇太极焦头烂额。更别提还有着袁可立沟通刘兴祚,会在建奴后方兴风作浪,搅动风雨。这样的局势之下,建奴宁远之战,是没有赢面的。朱由校是想要杀鸡给蒙古这只猴看。说到底,广袤的草原,实在是太大了。想象一下,如果无法有效的对蒙古草原一发入魂,直接让蒙古草原为大明所倾倒。那么朱由校得花多少时间,才能够统合蒙古?就像是原本的历史上一样,建奴干的活儿不足以让蒙古彻底心服口服,结果导致蒙古成了建奴最能拿的出手的三个皇帝心腹之患。这是长远的立足不稳。而就看当下,如果不能给蒙古一次性摆平,让他们失了反心,那么偌大的草原之上,朱由校得花多少时间,才能够平定整个蒙古。游牧民族可不是什么说杀一个头领就能够全面征服的。神化自己,扶持根正苗红的蒙古共主,成了朱由校一统蒙古,让蒙古为自己所用的最好方式。林丹汗的小心思,朱由校虽然没法全猜到,却也能猜到个几分。这点小心思,对于朱由校而言,压根就不算什么问题。伸手在自己的衣襟里摸了摸,撤出了一块羊皮。朱由校随手将这块羊皮丢给了林丹汗。“唔,林丹汗,趁着现在的朕还在这的这点时间,你给这羊皮上的内容,临摹抄录几分,好好看看。”“朕希望,你能有所得。”林丹汗悻悻一笑,心里却丝毫不以为意,双手端端正正的接过了朱由校手中的羊皮,看也没看就吩咐自己的几个亲卫将领拿去临摹。天启帝当前,应当是谨小慎微的伺候着天启帝,而后再去考虑什么别的东西。毕竟在林丹汗看来,天启帝的这份羊皮,哪怕是写满了东西,那也对自己造成不了什么太大影响。可林丹汗哪知道,他因为自己的谨小慎微,没有去查看的这一份羊皮卷,就是朱由校的杀招之一。就是朱由校对付他们这些蒙古贵族的杀招。谁让他们,信奉的是密宗,信奉的是藏传佛教?而众所周知的,就是佛教旁的不行,洗脑算是天下第一名!虽说小小一张羊皮,不够收录多少内容。可这其中内容一旦被这些蒙古贵族拿去印证,拿去和藏地的高僧讨论禅理。那么朱由校的这一套理论,就能顺理成章的,被开发保存下来,从而流传到蒙古的所有贵族当中,对他们进行洗脑。从而,他们会更加渴望完全的内容,完全的经文。而后,他们会为了这些经文内容,甘愿成为朱由校的马前卒,为大明王朝,踏破欧罗巴的每一寸土地!时间转瞬即逝,看着一个蒙古游骑快步走到帐中,朱由校挑起了眉头,放下了手中拎着的酒壶。“清点好了么?额木扎?”额木扎点了点头,瓮声瓮气道:“回禀伟大的天启大帝,已经清点的差不多了。牛二百五十六头,羊一千七百头!”听着这个数据,朱由校咧嘴笑了笑道:“挺好,既然已经清点完毕了,那么林丹巴图尔,朕,就先行一步了。”“宁远之战时,朕希望你能够做出明确的判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