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八章 芦苇荡 (第2/2页)
俺们兄弟几个,直到现在还在饿肚子呢。” 甘宁脸上笑意更浓,对着身旁士卒挥了挥手,说道:“拿食物给他们。” 士卒不敢怠慢,急忙拿来了不少食物。 几个东吴士卒看到了食物之后,两眼顿时冒着绿光,恨不能现在就扑上去。 只不过,他们性命都在甘宁掌握之中,倒也不敢贸然行事,只是可怜巴巴的看着甘宁。 甘宁见状摆了摆手,说道:“吃吧!” 几个东吴士卒闻言,也顾不上其它,直接扑上去争抢食物,那狼吞虎咽的模样,看得甘宁心法怒放。 “看来东吴水军的确粮尽,不然的话,这些人也不会这幅模样。” 别看甘宁显得有些粗犷,实际上却是心细如发,故意以食物试探这些东吴士卒。 假如他们表现稍微有些不对劲,甘宁就能看出一些端倪,只不过这些士卒的表现,并没有让甘宁失望。 看着几人狼吞虎咽的样子,甘宁并没有在这个时候询问什么,反而静静等待着。 直到几人吃饱以后,甘宁才再次开口询问:“既然军中已经粮尽,你们为何不领军撤退,撇弃战船从陆地上面逃跑呢?” “难道就不怕,我们在芦苇荡将你们全部消灭么?” 东吴士卒吃饱以后,说起话来更是底气十足。 一个士卒抢先说道:“我们一开始都想从陆地逃跑,有些将军也有这种想法。” “这不,芦苇荡那边还修建了一个登陆点,当时大家就准备丢弃战船,从那个位置逃跑。” “只不过,大都督以及不少将领,却不愿意舍弃战船,因为这是咱们最后的一些战船了。” “如果没有了这些战船,咱们水军基本就算没了。” “大都督的想法俺们自然了解,只不过没有人愿意待在这里等死,所以有很多兄弟们就开始闹腾了。” 甘宁听到这里,却是饶有兴致的问道:“既然你们开始闹腾,为何直到现在仍旧没有离开。” 方才说话那人,听到甘宁的话以后,才猛然想起眼前的这个男子,乃是自家敌人,当即变得有些犹豫。
甘宁眼中寒光一闪,猛然将手中大刀挥舞出去,将这个士卒的脑袋斩了下来。 鲜血,顿时将甲板染成了红色。 “啊!” 其余几个东吴士卒,见状都是大惊失色。 他们没有想到,刚才还好好说话的这个男子,不吭一声就将人杀死。 他们惊恐的想要逃跑,却发现四周都是关中士卒,脸色顿时吓得煞白。 甘宁斩掉一人脑袋,却仍旧面不改色,反而微笑着对那几人说道:“你们放心,只要肯回答我的问题,就不会死。” “这个人既然犹豫不决,就没有了生存下去的资格。” 此时的甘宁,两排洁白的牙齿,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只不过看在几个东吴士卒眼中,他们却感觉遍体生寒。 “将军只管问,只要小人知道,绝对知无不言。” 甘宁脸上的笑容越发浓烈,说道:“那么,就回答我前面那个问题吧。” 东吴士卒不敢有丝毫怠慢,急忙答道:“一开始大家都在闹腾,可是到了后来,大都督亲自出面,告知我们一些事情,大家的情绪才被安抚下来。” 甘宁眼神一闪,问道:“什么事情?” 东吴士卒答道:“大都督说过,要不了多久,联军就会派遣士卒带领粮草前来。” “不仅如此,荆州水军也快要过来了。” “只要我们能够撑过两天时间,所有的一切都会有所改变。” 提到周瑜的时候,这位士卒脸上顿时露出了敬仰的神色,可以看得出来,东吴士卒对于周瑜,是真心爱戴。 只不过,甘宁此时却是心中一沉。 他本以为,击溃了东吴水军以后,关中水军就能纵横黄河,袭扰联军后方了。 可他终究还是忘了,除了东吴水军以外,荆州水军也不是好相与之辈。 毕竟,荆州水军能够与东吴水军抗衡那么多年,战斗力又会差到哪里? 只是甘宁也知道,相比起东吴水军,荆州水军还是要差上一些。 否则的话,他们也不会在占据长江上游的情况下,屡次败于东吴水军手下了。 “告诉我,周瑜是什么时候说这话的?” 那个士卒不敢有丝毫怠慢,道:“昨天。” 甘宁脸色大变,喃喃自语道:“昨天说的这句话,那么荆州水军,很有可能会在今天抵达此地。” 想到这里,甘宁再也没有了以往的从容。 并非他怕了荆州水军,只不过甘宁担心,荆州水军过来以后,自己就没有机会生擒周瑜了。 “传我军令,全军冲锋,生擒周瑜!” 甘宁也想过,放弃东吴那些战船,而后一把火将芦苇荡烧个干净。 可实地考察以后,才发现这个湖泊之中,并非到处都是芦苇,而且那些长芦苇的地方,水都比较浅,战船行驶不易。 当然,一些小的战船,还是能够在芦苇荡附近行驶。 只不过,东吴水军大多数都没有在芦苇荡中,可以看得出来,周瑜也在防备着甘宁用火攻。 “现在放火烧芦苇,恐怕只能逼迫周瑜等人,舍弃战船从陆地逃跑,想要将东吴水军全歼,却是不太可能。” 甘宁站在战船上,目光在诺大的芦苇荡之中巡视。 “若是先强攻东吴水军,将他们逼到芦苇荡里面,再放火烧之,东吴水军必定难以幸免。” 甘宁向来都是那种雷厉风行之人,心中有了决定以后,当即将其付诸行动。 “咚咚咚!” 关中水军的到来,早就惊动了东吴水军,那些本来分散开来的东吴战船,此时也都开始向周瑜那个方向汇聚。 “杀!” 甘宁霸气四溢,率领关中水军,向东吴水军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周瑜始终站在旗舰甲板上面,冒着箭雨镇定自若的指挥着,东吴士卒也被主帅的气质感染,拼死抵抗。 故此,哪怕关中水军占据上风,短时间内也没有办法击溃东吴水军,更不能将他们驱逐到芦苇荡之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