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八章 巨大牺牲 (第2/2页)
些疲惫不堪。 眼看荆州军粮草被烧,司马懿知道刘备大势已去,索性直接下达命令,让大军返回江州。 江州城内,陈政身体虽然不好,却一直没有入睡。 张飞、庞统、张任三人的死讯,已经传到了城中。此时的陈政,心情十分复杂,有悲有喜也有忧。 “孝直死间,张将军不顾生死,如此忠义之人却落得此等下场,真是令人扼腕叹息。” “孝直首级与张将军尸体,如今还在刘备手中,一定要将他们换回来呢。” 想起了张飞的首级,陈政脸色终于舒缓了一些。 他相信,只要自己提出条件,绝对能够用张飞尸体,将法正首级与张任尸体换回来。 “他们虽然死了,却要有个风风光光的葬礼,名留竹帛之间。” 想起了张任巨大的牺牲,陈政还是感觉心中有些愧疚,他不由自主,朝着州牧府内院走去。 这里被士卒团团围住,平常没有一人能够自由进出。 进入内院以后,看着几个没有丝毫灯光的房屋,陈政眼神无比复杂。 这几个屋内,隐藏的人自然是张任家眷,其中包含了张任父母、妻儿,也仅限于这几个罢了。 当司马懿猜到张任乃是诈降以后,就考虑着如何联系上张任,让张任知道陈政已经明白了他的用意。 只不过张任初投刘备,尚且没有得到信任,如果那个时候派人前去联系,很可能会让张任陷入危险之中。 如果不联系上张任,后面也不好继续行事,甚至张任都不敢妄动。 毕竟,法正虽然准备了后手,毕竟太过隐晦,张任也担心陈政能不能明白,自己如果妄动,很可能会白白送了性命。
这也是为什么,张任一开始投奔刘备,却没有丝毫动静的缘故了。 虽说张任也的确担忧,会被刘备发现乃是诈降,故意韬光养晦,也未尝不是在等待陈政的回应。 不过只需要一个信号,张任就能知道,陈政已经理解了自己的意思,那个时候也是张任动手之时。 思来想去,司马懿就想到了诛杀张任满门这条计策。 其实以陈政的品行,哪怕张任投降刘备,也绝对不可能将其满门诛杀,这一点司马懿知道,张任也知道。 这不仅仅因为陈政仁厚,还是因为有着法律的约束。 依照律法,纵然张任投降刘备,他的家眷也只会被发配到边疆,一辈子沦为囚犯。 毕竟,现在处于战争年代,每一个人口都极其宝贵,陈旭不想做无谓的杀戮。 当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发生以后,事出反常必有妖,张任只要静下心思量一下,一定可以猜出其中端倪。 司马懿还知道,以庞统的才智,张任想要被完全信任非常困难。 诛杀张任满门,不仅能够变相为张任传递消息,还能够让刘备、庞统对于张任放下戒心。 毕竟,假如张任真的满门被杀,就算一开始乃是诈降,也会演变成真正的投降。 司马懿虽然定下计策,却也要小心谨慎,既不能让别人看出其中猫腻,也不能真的将张任至亲杀死。 司马懿思来想去,就想出了这个李代桃僵之计。 为了实行这条计策,司马懿甚至罔顾律法,在城中暗自掳掠了几个,与张任至亲比较相似的百姓。 不得不说,这些无辜的百姓,成为了战争的牺牲品。 可是为了胜利,法正、张任连性命都可以不要,更不用说只是几个百姓了。 当然,司马懿的所作所为,也只是非常隐秘罢了。 可为了不让其他人发现,司马懿也只能将张任的至亲换下来,其余家仆、远亲之类,都被真的杀掉。 不仅如此,杀死这些人以后,司马懿还让士卒将他们弄得披头散发,满脸血污。 随后,司马懿更是让人,用生石灰将这些脑袋腌制了一遍,经过脱水以后,这些人的面容更是很难被认出来。 为了保险,司马懿还专门让人看守这些脑袋,下令所有人只能远观而不可靠近。 司马懿的这一招,的确瞒过了所有人,也的确让张任得到了刘备、庞统的信任。 甚至于,就连张任一开始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也信以为真,悲痛万分。 不过悲痛过后,张任当即发现了其中蹊跷的地方,心中一直感到疑惑不解。 而此时,张任已经得到了刘备的信任。 司马懿终于悄悄派人,与张任联系上了,这才有了后面一系列的谋划。 虽说张任至亲没有被杀,可其余几十口性命,却也是巨大的牺牲。 “张将军,我欠你太多。” 陈政发出了一声叹息,而后转身离开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