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一章 诸侯尽称王 (第2/2页)
爵,还能带领族人们,都进入繁华地段生活,这岂不是一举两得?” 沙摩柯摩擦着双手,眼中露出了兴奋的光芒。 可他的手下却是暗暗叫苦,想要再劝却又畏惧沙摩柯凶威,最后也只得作罢。 原来,官府不仅以田地、免税诱惑普通夷越勇士,还以官爵、钱财诱惑这些部落的首领。 打个比方,假如沙摩柯带领大量部落中的勇士,前去投军的话,官府就会为整个五溪蛮部落,安排好迁徙的地方。 不仅如此,沙摩柯也能够在军中担任要职,并且可以获得官爵。 在沙摩柯看来,自己纵然是五溪蛮首领,毕竟只是屈居一个小山坳之人罢了,假如能够将族人都安顿下来,又能获取大汉官爵的话,却是人生一大美事。 那位属下看了沙摩柯一眼,终究还是没有再说什么。 如果官府不会食言的话,这种政策,对于生活在山林之中的五溪蛮人而言,也是一个天大的福音。 夷越之中,不仅五溪蛮人对于此事议论纷纷,其余部落亦是如此。 其中还引出了一个年轻英雄,叫做孟获。 孟获如今刚刚二十岁,虽然不是什么蛮王,勇武之名却早已在部落之中流传。 孟获素有大志,他听说过陈旭的名声,知道中原繁华景象,对于纷乱的中原也十分向往。 故此,孟获看到榜文以后,毫不犹豫就带领了一部分勇士,前去投军,希望能够混个一官半职。 就这样,官府一纸文书下来之后,益州境内当即风起云涌。 许多夷越勇士前来投军以后,官府果真兑现诺言,将他们家人都安排到富庶之地,赋予良田、房屋。
如此一来,夷越勇士应征的热情越发浓烈,然而官府的征召标准,却是一再提高。 那些能够加入这支军队的夷越人,都有一种优越感,认为自己乃是当之无愧,被官府所承认的勇士。 就这样,一支万人的精锐夷越军队,就这样组建起来了,为此迁徙到益州腹地的夷越人,也有一万余户。 官府这等行事,不仅提升了自己的武力,还急剧削弱了夷越部落的实力。 随后,陈政按照自己父亲的意思,将这支军队命名为‘无当飞军’。 却说夷越之乱彻底平定以后,关中再无后顾之忧,沉寂许久的李儒等人,再次建议陈旭称王。 这一次,不仅是李儒等人,哪怕田丰、赵云也私底下向陈旭提过。 他们认为,如今关中大势已成,关中文武官职已经达到极限,升无可升,许多人都希望陈旭能够更进一步。 陈旭思量许久,这才默许了称王之事。 李儒得到消息以后,自然是大喜过望,纠集百官再三向天子进言。 此时,天子刘冯已经十二岁了。 他虽然不愿让陈旭进封王位,却也拗不过百官再三上书,最后只得颁布诏书,册封陈旭为秦王。 陈旭假意推脱,天子连续三次颁布诏书,进封秦王之事才彻底定下来,王都乃是长安。 元兴五年夏季,陈旭称秦王。 随后向天子进言:蒲坂虽为虞舜建都之地,毕竟不如长安大气,都城应当再次迁往长安才对。 如今朝中一应事宜,都有陈旭说了算,刘冯也不好反对,只得应允。 自从陈旭被封为秦公以后,就派人开始重建长安,让人将这座饱经战祸的城池,修建的十分气派。 就这样,陈旭进封秦王一月之后,就开始了迁都长安事宜。 与此同时,陈政也向陈旭进言:“益州诸事已定,唯有荆州刘备虎视眈眈,成都虽好,却太过偏西。” “江州位于益州腹地,既能有效管理整个益州事务,又可以防备荆州军来攻。” “儿臣以建议,将益州治所迁往巴郡江州。” 陈旭召集麾下文武,商议之后觉得非常有理,当即准奏。 这个时候,迁都长安与迁徙益州治所之事,几乎是在同一时间进行。 陈旭称王不久,袁绍因为身体越来越差,不想留下遗憾,当即紧随其后自称燕王。 其余诸侯也不愿低人一等,孙策称吴王,曹cao称齐王,刘备称楚王。 自此以后,诸王并起,大汉名存实亡。 …… 防盗章的事情我说了好多遍,真搞不明白,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有疑问。 我再解释一下原理:以后更新会先上传一章错误章节,等盗版网站将章节盗走以后,我就会把错误章节修改过来。 大家以后看到更新,不要急着去看书,等半个小时内容就改过来了。 就算不小心订阅了错误章节没关系,我修改以后,你们再去看正确章节也不会重新扣费。 如果看不到正确章节,请先把本书移除书架,再重新加入书架,就能看了。 还搞不懂的话,请加QQ群,看群公告,群号简介上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